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word版,共4页两课时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word版,共4页两课时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6 07:0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的叔叔于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整体诵读,感知文意,多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了解故事情节发展。
【课前导学】
收集作者莫泊桑的资料(分点整理):
本文选自短篇小说集(?? ),作者(?? ),(? )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 )、(??? )等。



二、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勾画并疏解疑难字词。
 拮据( ): 阔绰( ):
煞白( ): 诧异( ):
褴褛( ): 张皇:  
与日俱增: 十拿九稳:
流氓( ) 栈桥( )? 牡蛎( )
蚝( ) 撬开( ) 嘟囔( )
三、小说的三要素有(?? )、(?? )、(???? ),其中(? ? )是最重要的。
【课中导学】
一、导入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说:“没有一个讽刺作家能写尽金银珠宝底下的丑恶。”的确。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有过精彩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没有别的联系了。”
  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二、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对人物的理解。
三、学生听读全文,明确人物关系,尝试复述故事梗概。
  要求:1、文中的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尝试从课文内容中归纳一张于勒的“简历”。  
2、找出出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同称呼的词语及其态度的变化。
(从"经济"的变化--"称呼"的变化--"亲情"的变化来梳理情节)
于勒的经济状况 对于勒的称呼 对于勒的态度






四、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试根据下面的提示,多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
  1、原因一结果(逻辑) 2、期待一破灭(心理)
  3、开端一发展一高潮(情节发展) 4、悬念一结局(技巧)
五、合作探究:
  1、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从行文看,对于勒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着墨,而对菲利普夫妇的刻画却用了很多篇幅。那么,本文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2、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课后导学】
请同学们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乎情理的想象,依据下列情境提示,续写小说的结局:
游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揣摩小说语言,理解小说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2、体会本文巧妙的构思及曲折的情节。
3、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联系生活实际,体验与反思。
【课前导学】
一、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独到之处在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请同学们品味下面的语句,揣摩母亲在希望破灭时的心理和感情。
  1、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2、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3、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二、“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默念的三句话意思
有什么异同?为什么重复写?这表现“我”的什么心理????


【课中导学】
一、找出文中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揣摩语言,品味人物形象。
二、合作探究,体会匠心构思。
  1、文章开头在写了菲利普一家的家境后,不接着写于勒,而是写他们一家星期天到海边栈桥散步的习惯,写父亲永不变更的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文中关于于勒去美洲前后的情况,是运用什么方法交代的?这部分内容对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
  3、写二姐婚事的成功,全家决定举行婚礼之后到哲尔赛岛旅行,这与整个故事情节有什么关系?
  4、安排两位先生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这样一个细节,作用是什么?
  5、“我”给于勒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一段描述,对表现主题起什么作用? “我”在整篇小说中的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三、体验反思
  1、品读课文,探究“谁是最可怜的人”?
2、这篇小说主题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课文以于勒的遭遇为引线,精彩的情节发展犹如一把利剑,劈出了病态社会中人性的扭曲。经济的世界,金钱的关系,把于勒推入了人生悲剧,使菲利普夫妇淡漠了爱心和同情,变得庸俗、狭隘和自私。观照生活,思索人生,我们找到了健全、美好心灵的答案。
【课后导学】
一、假设课文中出现的“于勒”是假的,这一切都是真正的“有钱的于勒”买通船长演出的一曲双簧戏。当真“于勒”为“若瑟夫”的言行而感动,拿着支票来到菲利普一家人面前时,请你发挥自己的想像,描绘一下菲利普夫妇的神态和心理。
二、有人说,势利是人类普遍的劣习和商品社会必然衍生的生活现象,它是超越时代和地域的,“菲利普”永远不会绝迹。你是否也这样看呢?请以短文阐说。
(任选一题完成,200字左右)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