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6 07:1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默写
1.遥怜故园菊,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不知何处吹芦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5.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一诗中,写山、月、江水等景致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的句子是:          ,           。?
6.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流露出诗人无限沧桑之感,表达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          ,          。?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暗喻行军的特定环境,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的句子是:        ,        。?
8.《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峨眉山月歌》,回答问题。
9.这首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这五个地名分别是    、    、    、    、    。?
10.请简要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1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两句。
(二)阅读《江南逢李龟年》,回答问题。
12.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的前两句中,诗人通过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怀念。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寓意甚多,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显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1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三)阅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回答问题。
14.这首诗写了    这一传统节日,从“    ”“    ”等词语可以看出。?
15.这首诗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在表达诗人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四)阅读《夜上受降城闻笛》,回答问题。
16.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17.任选角度,赏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两句。
18.请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应傍战场开
2.一夜征人尽望乡
3.岐王宅里寻常见
4.夜发清溪向三峡
5.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6.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7.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8.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9.峨眉山 平羌 清溪 三峡 渝州
10.示例:峨眉山上夜色正浓,半轮明月高悬山间,有如青山吐月,月色皎洁,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
11.这两句诗中三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移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2.[解析]C “后两句直抒胸臆”错。
13.这两句运用了反衬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突出表现了诗人的感伤。
14.重阳 九日 登高
15.岑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表达的是诗人思乡的惆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着对和平的渴望;孟诗中的菊花开在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农家小院中,表达了诗人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16.示例:夜里,回乐烽前的沙地像雪一样洁白,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
17.示例一: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月色比作秋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
示例二:这两句通过描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冷与苦寒,为后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感情基调。
18.诗中通过写边塞的凄冷和戍边将士“闻笛”时“尽望乡”的举动,表达了诗人和将士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