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 单元 圆的认识 练习课 类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2.在活动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本课知识点(考点): 会画园,会标出直径、半径和圆心 。会在指定的图形内画园
教学过程:
教学(学习)知识内容 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一一、复习
1.填空。
(1)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所有的直径??????,直径是半径的??????,半径是直径的?????。
(2)把圆规的两脚分开,使两脚的距离是2.5厘米,这样画出圆的半径是???,直径是????。
(3)连接????????和???????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圆的半径,用字母???????表示。它的长度就是画圆时????????????的距离
(4)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用字母?????表示。
2.作图。
(1)r=2cm (2)d=8cm
二、基本练习
1.再现图形。
引导:圆是怎样的图形呢?各人用圆规画出一个圆。
提问:哪位同学能根据画圆的过程,说说画圆要注意些什么?
说明:要固定一点,保持定长,旋转一周,便可以画出一个圆
2.回忆特征。
(1)引导:回想一下你还知道了圆的哪些知识,有哪些可以用字母表示出来。请你在圆里画一画,并用字母表示。
交流:你在圆里表示了些什么?圆心是怎样确定的?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
(2)提问:半径和直径有哪些特点?
说明:在同一圆里,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所有半径相等,所有直径也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
追问圆的半径都相等,说明了圆有什么特点?
说明: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3)根据半径说出直径,根据直径说出半径。
出示:r=3厘米 r=2.5分米 r=1.2分米
d =3厘米 d =4.2分米 d =5米
3.画圆。
要求学生画出半径是2厘米和直径是6厘米的圆。
学生画圆,说说圆规是怎样操作的(主要说明圆规怎样确定半径)
三、发展练习
1.做练习十三第5题。
(1)学生了解题意,在正方形内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任意画一个圆。
在四人小组里比一比,谁画的圆大一些。
提问:想一想,如果要把你的圆也画大一些,画圆时需要怎么做?
如果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半径应该确定多少毫米?为什么?
要求:请大家试着在正方形内把这个最大的圆画一画。
(2)提问:比较你画的两个圆,哪个大、哪个小?
想一想,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指出:通过画圆和比较,发现半径短画出的圆就小一些,半径长画出的圆就大一些,所以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做练习十三第6题。
让学生独立比较,同桌互相交流。
指名说说每组两个圆的大小,并说明想法.
说明:半径长的圆就大,半径相等的圆一样大。
3.做练习十三第7题。
(1)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每个圆心的位置。
交流:表示圆心O1、 O2 、O3位置的数对各是怎样的?
(2)让学生完成第(2)题、第(3)题。
交流填充和画圆的结果。
提问:把圆平移到新的位置,实际上只要把圆的什么平移?
想一想,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
指出:移动圆心,就移动了圆的位置,所以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4.做练习十三第8题。
(1)提问:右边圆里直径是哪条线段?为什么?
说明:直径是经过圆心的线段。
(2)同桌学生合作,量出每条线段的长,并记录数据。
引导:比较这些线段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
说明: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3)让学生观察测量方法,同桌互相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测量。
提问:左图的圆是怎样测量直径的?为什么可以这样测量?
右图是怎样测量的?这样测量的依据是什么?
5.做练习十三第9题。
让学生阅读问题,同桌讨论。
提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要装在圆心的位置?
6.做练习十三第10题。
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图形,明确是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和圆。
让学生画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每个图形上能画几条就画几条。
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引导:看看每个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猜猜可能有什么规律,请你说一
说。
四、全课总结
1.小结交流。
提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本课课堂作业:
本课家庭作业:
本课作业错误率较高的情况:
(1)题目
(2)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