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7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7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6 11:5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列举法找到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寻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他们的公因数。
教学难点:
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教学过程:
直接板书课题: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学生读课题。
师:当大家看到这个课题时,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生1:……
生2:……
同学们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又该如何去解决呢?今天我们大家在活动中共同探讨、学习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探究学习新知识
1、学习公因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例3(学生自主分析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第一步:抽学生猜一猜哪种正方形可以铺满这个长方形。
课件展示结果,组织学生说明原因。
第二步:讨论6、4与12和18的关系。
第三步:讨论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呢?
第四步:讨论1、2、3和6这四个数与12和18的关系。
总结:公因数的意义。
2、学习最大公因数
PPT出示例4,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学生按照学案自己完成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一:列举法。
集体反馈,抽生汇报信息。
课件出示方法二:画集合图
总结: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三、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课件出示教材第27 页“练一练”,学生先独立完成,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1、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2、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1、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完成练习五的第1、2题。
2、自己阅读课本第30、31页,收集课本上向同学们介绍的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因数的方法。看谁收集的准确,并能用例子来解释。
六、板书设计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
最大公因数:几个数的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
方法一:列举法
方法二:画集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