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计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出找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能找出1-100的自然数10以内某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和倍数。
2、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3、使学生进一步培养对数和运算的学习兴趣,激发对自然数特点的探索愿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
教学设计过程:
直接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将带领同学们在不包括0的自然数中去认识两种数的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
揭示课题:(板书:因数与倍数的认识)
数形结合,认识含义,探究规律。
那么究竟什么是因数与倍数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老师给你们布置三个任务,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
活动要求:
①、用大屏幕打出12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请学生在心中摆不同的长方形。
②、用乘法算式表示自己摆的长方形。
③、组织交流:根据乘法算式,说不同的摆法。
“1×12=12”“2×6=12”“3×4=12”随着学生的口答师大屏幕演示不同的长方形。
1、认识因数、倍数的含义。
师:(1)别小看这些算式,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就在这儿。就拿3×4=12举例吧,数学上说3和4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2)哪位同学能模仿老师刚才讲的,根据2×6=12,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5)师:同学们认识了因数和倍数,那老师考考你们?例如2×3=6,所以说6是倍数,2和3是因数。这样那说可以吗?
追问:为什么?(因为因数和倍数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2、探索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例2找出36的所有因数,说说你是怎样找的。
师:(1)刚才老师发现一个奥秘,有好多数都是36的因数。谁能在老师说五个数时间内中把36的因数一下子找出来?(学生回答)
(2)只有这2个吗?(学生说出)
(3)其实找36的因数并不难,难的是有什么办法可以把36所有的因数都找出来,而且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你能想出好的方法吗?(学生小组合作或独立探究。)
(4)集体交流,让想到这些方法的学生自己介绍找36的所有因数的方法,师生依次点评。
(5)总结:通过那么多方法的比较,你觉得用什么方法找36的所有因数?
强调:(因数的书写方法)有序书写
3、试一试P31页
15的因数、16的因数。
完成试一试后讨论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学生总结:①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②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探索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例3。
(1)今同学们会找到一个数的因数,想学习找一个数的倍数吗?出示例3你能用列举的方法找出3的倍数吗?想一想,能找出多少个?
(2)学生独立找,并且集体交流。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问:“你能把3的倍数全找出来吗?”
(3)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方法?(尽量让学生说)
5、试一试P31页
2的倍数、5的倍数。完成试一试后讨论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学生总结:①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②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32页练一练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倍数和因数的认识
1×12=12
2×6=12
3×4=12
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也是4的倍数。
因数的特征:①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②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倍数的特征:
①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②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实际教学中问题情境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一、导入:
师:谁能说出一个自然数?能说多少个?有最大的吗?谁能说一个最小的自然数?
导语:今天我就带领同学们在不包括0的自然数中去认识两种数关系。(板书课题)
生:(让四个学生分别说)
生:无数个。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生:0(说不出由教师补充)
生:(倾听)
引出学生对自然数的回忆.
规定学习内容的研究范围。
新授
1、倍数和因数的意义的认识
(课件展示拼图情景)
师:你能想到哪些摆法?
师:(收集)把你们讨论的摆法告诉大家?现在能用乘法算式表示你的摆法和正方形个数吗?
师:其余的孩子还有不同的摆法吗?用乘法算式表示你的摆法和正方形个数。
师:(介绍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同学们能说出后面两个算式中数之间的关系吗?
师:(讲解倍数和因数的依存关系)
生:(同桌交流、说说)
生:摆3排,每排4个正方形。
生:3
X
4
=
12
生:摆1排,每排12个正方形1
x
12
=12.
生:摆2排,每排6个正方形
2
x
6
=12.
生:(仿照说倍数和因数)
生:(倾听)
能根据情景想到拼
成长方形的形状。
学生从现实情景中得到整数乘整数等于积的乘法算式。
感知在算式中倍数和因数的关系。
师:同学们认识了倍数和因数,那老师考考你们?
展示:因为2
x3=6,所以说6是倍数,2和3是因数。这样说行吗?追问:应该怎说?
师:在乘法算式中能判断倍数和因数,那在除法算式中不能说清吗?展示:12÷2=6
你能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生:不行。
生:6是3的倍数,2和3是6的因数。
生:12是2的倍数,12是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引出判断、及时练习)
强化理解倍数和因数之间依存关系。
体会乘、除法中都可以说明倍数和因数。
2、找因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能算式中判断谁的因数,那么我说一个数你们判断一下它是不是36的因数?
4
追问:你是怎样判断的?有不同想法吗?
师:请写出两个数的积是36的算式。(只写一个)说出谁是谁的因数?
师:请写出36除以一个数等于另一个数的算式。(没有余数,只写一个)说出谁是谁的因数?
师:从乘法中能找到36的因数是
和
。从除法中能找到36的因数。同学们想用哪种方法找出36的全部因数?
要求:学生分为两部分,分别用乘法和除法去36的因数。可交流。
师:(收集)现在老师想知道同学们找到了多少个36的因数。展示学生做的过程。追问:(指着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师引导小结:用乘法找36的因数是怎样做?用除法找36的因数是怎样做的?在乘以、除以时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因数的书写)
师:请用你善于发现的小眼睛观察36的因数。能找到最大吗?能找到最小吗?有多少个?
师:(教学一个数因数的特征。)
及时练习:
生:是
生:因为4
x
9=36
生:因为36÷4=9
生:(分别写,展示一个学生)
生:(分别写,展示一个学生)
生:乘法
生:除法
生:(学生组做,师检查)
生:(学生写出一个算式就只说一个算式中的因数)
生:(乘法)用两个数相乘积是36.
生:(用36除以一个自然数等于另一个自然数,没有余数。)
生: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去乘或除。
生:最大是….最小是….有
个。
生:(倾听)
感受因数的由来。
体会求因数的方法。
让学生得到交流学习的机会。
生生评价中得到找因数的方法。
3、找倍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会找到一个数的因数,想学习找因数的方法吗?
师:考考你的小耳朵,听听老师说的数是3的倍数吗?6、你是怎样想的?5呢?
师:你能说出一个3的倍数吗?你是怎样判断9是3的倍数的?
师:同学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3的这些倍数的?
师:(方法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通常用这个数与自然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相乘。请同学们找出5个3的倍数?
师:(收集)我们把3的倍数写完了吗?怎么办?
及时练习:(找2、5的倍数)
师:用你聪明的小脑袋分析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生:想
生:是,因为2x3=6
生:不是,因为没有一个自然数与3相乘得到5.
生:9
生:3x3=9
生:(讨论后作答)用3去乘自然数,积就是3的倍数。
生:(倾听)
生:(学生独立完成)
生:没有
生:省略号表示
生:(学生独立完成)
生:(同桌讨论)
(收集)生:
激趣
感受倍数的由来
经历找倍数的过程
生生评价
巩固练习
提供交流学习机会
三、巩固练习
1、对倍数和因数意义的巩固。(追问判断的理由)
2、巩固找倍数的方法。
四、课堂分享:
把你学到的告诉大家?(让学生说出学过的知识)
以上是我在教学《倍数与因数》时,针对教学设计与实际上课的情况作对比,整理出我们在启发式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提问设计作出的案例分析。教案为课堂教学提供思路指导,问题是激活课堂、诱发学生思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