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6 12:3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得出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复习导入。
1、说说下列分数的意义。
1).班级男生占全班的。
2).一段路已经修了。
2、计算下列各题
探索新知。
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 其中1/2种黄瓜, 1/4种番茄。黄瓜和番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式解答。
怎么计算?同桌相互讨论,交流。
汇报算法,并说说你怎么想的。
答: 一共占这块地的3/4 .
试一试:计算下面各题, 得到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小结:怎么计算异分母分数加、 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练习巩固
1.一台拖拉机耕一块地 ,上午耕了7/8公顷,下午比上午多耕了1/4公顷。 下午耕地多少公顷?
2.看图填空。
+ =
( ) + ( )

+ =
( ) + ( ) =
( )
3.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学生仔细观察,检查对比,说一说错在什么地方。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成最简分数。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法和加法
先通分 再计算,能约分的要约分
教学反思: 计算教学必须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或多或少多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或知识经验。1、学习新知之前,有必要复习一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为避免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给学生造成暗示,把异分母通分这一感觉,在学习新知之前,没有必要复习通分知识。所以,在上课开始,我就出示了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式,让学生口算,并让学生小结其方法,以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不仅是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需要,也是学生发现算理,理解算理的有效途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为什么要化成同分母分数?从探究过程中,归纳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学生经历这样的探索与感悟,对算理的理解十分深刻。当然,由于课前对学生操作能力估计不足,加之在教学中本人对一些教学细节处理欠妥,这里花费了太多时间,这也需要自己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改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