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6 10:5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背景: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小数简便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学生在了解整数凑整、小数凑整的基础上能够将已有知识迁移到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中来,根据相关的运算定律及分数特点凑整简算。但是学生在计算整数和小数加减法中经常在减法性质和带着符号搬家中存在问题,因此本节课安排了拓展延伸的环节,希望学生通过练习,从而避免简算中的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后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两组算式找出每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得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的结论。由于正确运用定律可以使分数计算简便,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在练习两组计算让学生掌握带着符号搬家和去括号的计算。
理论依据。
1、自主探究。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实施策略。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是在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并不困难,在学生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收集方法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观察,并发现巧算的规律,体会巧算的好处。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感悟解题策略。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中感悟分数加减法简便运算的知识点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理解运用
4、开展多元评价。注重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评价的形式多样,方法灵活。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理解能力的提高。
学习目标:
1、我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对分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2、我能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与同伴一起经历、共享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3、我会认真审题、倾听他人想法,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运用整数小数加减法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养成简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减法性质的运用,能分析题目特点,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懂得如何去括号。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分析,归纳迁移,指导练习

学法:分析比较,练习反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本节课在设计上按照“自主学习,归纳分享,总结规律”设计原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回顾一下
2、加法运算定律、减法的性质
二、出示学习目标:计算四组
(1)
(2)
(3)
(4)
三﹑自学指导
思考:
这四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
这一特点与整数加法的什么运算定理相同吗?
通过比较,你觉得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适用吗?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对分数减法是否适用?
四、先学
1﹑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练习、观察。
学始质疑。
3、我的收获
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对分数减法同样适用。
出示另一组学习目标:
(1)
(2)
(3)
六﹑自学指导
思考:
这三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
通过比较,你觉得移动数字和去掉括号吗? 
四、先学
1﹑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练习、观察。
学始于疑。
3、学生分享
移动数字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去括号时遇到减号时括号里要变号

4、检验是否正确
温馨提示:
在计算分数加减法时,要注意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数的特点,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的速度。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终身受用无穷。
六、当堂检测
七、拓展延伸
八、盘点收获
提问:同学们,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我的收获
分数加减简便算,看准分母再计算。
运算定律可以用,运算性质也能用。
移动数字莫着急,符号数字一起移。
去括号时要谨记,加不变来减变号。
九、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