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教学难点:画规定大小的圆。
教具准备:教师专用圆规、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每人提供圆规、圆形物品等。
一、情境导入:
1.设计实验,感受无数个点围成了圆。
师:同学们,瞧,谁来了?
生(齐):懒羊羊
师:那要把3盒蛋糕均匀地放在与懒羊羊距离相等的地方,该怎么办呢?
生1:将3盒蛋糕围成正三角形
生2:将3盒蛋糕围成圆
师:好,我们来看一下,以懒羊羊为中心围成的正三角形,跟你的想法一样吗?
师追问:那如果是4盒蛋糕呢?
生(齐):正四边形
师:5盒呢?
生(齐):正五边形
师:6盒呢?
生(齐):正六边形
课件依次出示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
师:蛋糕盒数依次增加下去,你想到了什么?
生(齐):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 (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师:请你仔细观察和比较,你觉得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1:圆的边是弯曲的,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边都是直的
生2:前面学过的平面图形有角,圆没有角
师:同学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师:圆以内部分称为圆内,围成圆的曲线称为圆上,圆以外的部分称为圆外。
二、画圆
(同时出示圆和椭圆)师:同样是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你们觉得谁更饱满一些呢? 生:圆!师追问:想一想,圆为什么比椭圆更饱满呢?(找一个同学说一说)学生说完,师:是不是像他说的这样呢?我们看一看。(出示里面画线的圆和椭圆)。所以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墨子对圆有一个经典的解释----“圆,一中同长也。”这句话先放在这里,有的同学大概不理解,学完了这节课,你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师:你能画一个这么饱满的圆吗? 生:能!
师:现在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练习纸上画一个圆。
(学生画圆,教师巡视)
(2)交流展示
师:同学们完成的真快,请几个同学说说你是利用什么物品画的圆?
生1:胶带里面的轮廓 生2:硬币外面的轮廓 生3:杯盖的轮廓 生4:圆规(这个同学一定是画的不规范的同学)
师:这位同学刚才介绍他是用圆规画的圆,那么你能介绍一下圆规吗?(请他上讲台介绍---手柄,两只脚,一只是针尖,一只是铅笔芯。)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圆吗?(学生说一遍,老师不用重复)
师:那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位同学画的圆。你们觉得怎么样?(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品,同学进行评价。)
生:不太好
师:想一想,他画圆时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
生1:针尖没固定
生2:两脚间的距离没固定好
师:因此画圆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齐):针尖要固定,两脚间的距离不变
师:同学们在画圆时还应注意什么?
生:画圆时手要拿着圆规的手柄旋转,圆规旋转过程要倾斜,重心放在针尖上。
(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圆)认识圆心和半径
师:画圆时针尖固定的这一点谁知道叫什么?(请一个同学说一下,老师标字母o)两脚之间的距离不能变,这个距离叫什么?
生:半径
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半径是从哪里到哪里的距离?
生:就是从这(手指圆心)到这(手指圆上的点)的距离
师:能用标准的数学语言说一说吗?(师边做手势边提示,关键是说出圆心和圆上这个名称,学生说不完全老师后面总结一遍,不要重复总结)
师:半径就是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板书)可以用小写字母r来表示。
(再出示准备好的另两幅图)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两个圆位置一样吗?(展示学生两幅作品)
生:不一样。
师:那是因为什么导致圆的位置不同呢?
生:圆心
师:你真厉害!回答问题一针见血!那就说明什么确定了圆的位置?
生(圆心):圆心!
师:这两个圆为什么不一样大呢?
生:因为圆规两脚分开的有大有小(也可能有学生直接说”因为半径不一样长)如果这样回答,就直接跳到问题“那么圆的大小是由谁决定的。)
师:这圆规两脚分开的大小是圆的什么呢?
生:是半径。
师:因此圆的大小是由谁决定的呢?
生(齐):半径!
师:这两个圆谁的半径更大一些?
生:(略)
练习:师提问:如果要画半径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尖的距离应该是多少?如果圆规两脚尖的距离是3.5厘米,画出的圆半径是多少?
研究半径的条数:
师:想一想圆中能画多少条半径?
生:无数条
师追问:为什么能画无数条?
生:因为圆上有无数个点。(万一学生回答不出来呢?师可以用粉笔点出圆上的一个点,问“这个点能和圆心连接成半径吗?”,换一个点,“这个点呢?”再换一个点,“这个点呢?”你有什么想法?)
师:圆是由无数个点围成的,每个点都能和圆心连接,形成一条半径。
师:不仅能画无数条半径,它们的长度。。。。?(学生接:一样长)
板书:无数条半径,长度相等
师:因为我们刚才画圆时两脚之间的距离变没变?生:没变 师:所以。。。。。。?(生接答“半径相等”)
师:同学们,如果咱们班同学要画一个同样大的圆,应该怎么办呢?
生:半径一样。
师:那么请大家用圆规画一个半径3cm的圆?(学生自由操作,老师不要把画法讲那么细致)40秒后展示作品
师:哪位同学和大家画的圆不一样大?(请他说说错在哪里)
四、直径
师:现在孙老师在黑板上的圆内再画一条线段。
师:请你仔细观察,发现它跟刚才半径比有什么不同?
生1:它比半径长。
生2:半径一端在圆心上,而这条线段通过圆心。
生3:半径一端在圆上,而这条线段两端都在圆上。
师:我们把这条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称为直径。可以用字母d来表示。请在你画的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标上字母d
师:在一个圆中你能画出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怎么样?(时间关系原因不用问了,因为在半径时讲过了)
生1: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师:你能说一说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吗?(这里无需讨论)
生:直径是半径的2倍。(或者可能回答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么你怎么证明直径是半径的2倍?(这里进行讨论)
1分钟后回答
生1:通过量一量长度 生2:通过折一折比一比 生3:在画圆的过程中体会到的。(学生也许说的不太到位,老师看情况总结一下,说过的不用再说)
师:现在大家都同意直径是半径的2倍了,对吧?(停顿一下,看学生反映)
生:是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圆,(出示两个圆,一大一小,大圆标出直径,小圆标出半径,差别要大一些。)直径能是半径的2倍吗?你有什么想法?(请1或2个学生说一下)
生:在同圆或等圆里(学生不一定能说出等圆,老师在总结时补充一下,把结论说准确)
师:你有更简洁的方法表示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吗?(如学生回答不出来,请翻开书,看书,然后回答,时间不超过1.5分钟)
生:d=2r
师:r等于什么? 生:r=d÷2
师:或者
师:同学们,光说不练等于白干,下面有几道题,看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好?
(出示练习,做成课件)
练习:1、一个圆直径8厘米,半径是( )厘米
2、画圆时圆规两脚分开的距离是5cm,圆的半径是( )厘米,直径是( )厘米。
3、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4厘米的圆( ) (填“大或者小”)
六、圆是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圆心、半径和直径,这位同学画的圆,没有那么明显的针尖痕迹,你能找到圆心吗?
生:能!
师:请你想个办法找到这个圆的圆心。(学生操作,40秒左右)请一个同学说说。
生:把一个圆先对折,再对折,展开后两条折痕相交的点就是圆心。
师:两条折痕实际上是圆的什么? 生:直径。
师:也就是说要想找到圆心,我们只要找到两条直径相交的点。
师:你发现对折以后圆会怎样? 生:可以完全重合
师:它是什么图形? 生:轴对称图形
师:你能指出它的一条对称轴吗?指一指。(生上黑板指)
师:圆有多少条对称轴?
生:无数条。
七、生活中的圆
师:同学们,其实生活当中有许多圆,孙老师就收集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展示图片)
师: 1、车轮 (师:想一想车轮的圆心在哪里?学生指一指。“车轴”,师:半径呢?“车条”)师:车轮做成圆形的有什么好处?(生:好转圈,圆滑,不太颠簸) 师:你能想想三角形,椭圆形做成的车轮吗?(边做动作边问)
师:车轮之所以圆滑好转,就是因为它从中心到圆周上任意一点的线段长度都相等) 出示墨子的话——圆,一周同长也。 (师:现在你明白了吗?)
2、这是我们学校的特色操表演,有许多同学围成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圆,但这些圆都有一个共同点,你知道吗?
生:圆心是同一个
师:真聪明,像这样的圆我们称它为同心圆
师:这是水波纹,也可以看做同心圆
师: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片,请同学们课后想想,生活中为什么有些物体设计成圆呢?比如窨井盖?(这里不说,课后自己去交流)
八、回顾与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请3个同学即可,说不完整也不用再补充)
师:好,我们学习了很多圆的知识,还有很多关于圆的知识,我们以后会继续学习。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这节课,下课!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O
半径r r=
在同圆(或等圆)中 无数条 长度都相等
直径d d=2r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