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16 00:2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测试题-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
1.下列诗词所描写的月相出现时间相同的是(? ?)。
①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雨后对愁眠
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A.①③? ? ? ?B.③④? ? ? ?C.①③? ? ? ?D.②④
2.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下列属于端午节这天的月相是(? ? )。
A.? ? ? ?B.? ? ? ?C.
3.古代(? ?)认为高高的大山支撑着天空,而星星则从天上垂悬着。
A.印度人? ? ? ?B.中国人? ? ? ?C.埃及人
4.在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知是不同的,如①地球是个球体;②地球是个两端稍扁、中间略鼓的球体;③天圆地方。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
A.①②③? ? ? ?B.③①②? ? ? ?C.②①③
5.与中国相邻的大洋是(? ?)。
A.北冰洋? ? ? ? B.印度洋? ? ? ? C.太平洋
二.填空题(共7题,共22分)
1.帆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 ? ? ),最后才看不见(? ? ? )。
2.航海家(? ? ? )绕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发点,进一步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 ? ? )的观点。
3.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 ? ? ),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直到(? ? ? ),朔月,亮面在左侧。(填“大”或“小”)
4.(? ? ?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它是通过观察影子的(? ? ? )来计量时间。
5.科学家用(? ? ? )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
6.(? ? ? )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7.太阳上有黑子,(? ?)上有环形山。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环形山是月球上特有的地貌。(? ?)
2.遮挡物离接收影子的屏越近,产生的影子越大。(? ?)
3.影子的产生不仅要有光源还要有遮挡物和光屏。(? ?)
4.月球是太阳的卫星。(? ?)
5.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
四.填表题(共1题,共8分)
1.填表题。小芳想制作月球档案卡,请你帮助她一起完成。
五.简答题(共2题,共10分)
1.地球和太阳、月球相比,有什么特点?
2.科学家向月球发射激光,2.56秒后,激光返回到地面,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是多少?(光速为300000千米/秒)
六.综合题(共2题,共20分)
1.如图所示,这是一个三球仪模型,三个球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
1.请在图中分别标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
2.当三个星球处于当前位置时,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日食? ? ? ?B.月食? ? ? ?C.上弦月
2.如图,真实的太阳比月球要大很多,但我们看起来觉得差不多大,原因是是什么,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得出答案吧。
1.实验材料及其用途连线。
圆纸筒? ? ?模拟太阳
小圆纸片? ? ? ? ? 模拟地球视角
大圆纸片? ? ? ? ? 模拟月亮
2.实验过程
(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模拟的是(? ? ? )、(? ? ? )、(? ? ? )。
(2)如果乙和丙两位同学位置不动,甲同学需向(? ? ? )(填“前”或“后”)移动距离,直到看到的(? ? ? )大小和小圆纸片差不多为止。
(3)丙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可以采取(? ? ? )或(? ? ? )的办法测量自己和乙分别于甲之间的距离大小。
3.得出结论是因为(? ? ? ),所以看上去,太阳和月亮大小差不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C
4.B
5.C
二.填空题
1.船身;船帆
2.麦哲伦;球体
3.大;小
4.日晷;方向
5.光年
6.日晷
7.月球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填表题
1.四分之一;四十九分之一;八十分之一;六分之一
五.简答题
1.地球上有淡水空气、大气层、海洋、各种动物和植物,温度适宜人类生存。
2.38.4万千米
六.综合题
1.;B
2.1.;
2.地球视角;月亮;太阳;后;大纸片;拃;步;
3.太阳离地球远,月亮离地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