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1.1.2分散系及其分类 基础知识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1.1.2分散系及其分类 基础知识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28 16:21:29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同步基础练习题
1.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CuSO4溶液
B.蔗糖溶液
C.NaOH溶液
D.Fe(OH)3胶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达尔效应不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溶液与浊液也有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
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0-9m
D.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
3.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
B.“雨后彩虹”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同时也与胶体有关
C.胶体分散质粒子较大,不能透过滤纸
D.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为1~100mm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4.化学概念相互间存在如下3种关系,下列关于概念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混合物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
5.根据气象台报道,近年来每到春季,沿海些城市经常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
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6.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苏打水、牛奶、豆浆
B.碘酒、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盐水茶水
D.
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7.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
)
A.向NaOH溶液中通人CO2得到的无色溶液
B.向碘水溶液中滴加四氯化碳,充分振荡,静置后的下层液体
C.向沸水中滴人饱和的FeCl3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
D.向CuSO4溶液中加人NaOH溶液得到的分散系
8.清晨的树林,可以看到一束束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人林间,这种现象源自胶体的(
)
A.丁达尔效应
B.聚沉
C.电泳
D.布朗运动
9.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
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
nm
D.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与分散剂分离
10.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是(

A.蛋白质溶液
B.FeCl3溶液
C.生理盐水
D.AgCl悬浊液
11.关于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1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②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③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④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只有④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④
D.只有②③④
13.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B.光线透过鸡蛋清时,会发生丁达尔效应
C.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D.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14.下列有关分散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盐溶液静置后会分层,下层比上层咸
B.悬浊液中一定不含直径小于1nm的微粒
C.胶体区分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D.从颜色上能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材料粒子直径在1~100m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B.溶液是电中性的,而胶体是带电的
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D.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以制备Fe(OH)3胶体
16.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

A.稀豆浆
B.石灰乳
C.稀硫酸
D.Fe(OH)3胶体
17.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灰乳不是分散系
B.分散剂一定是液态
C.一种分散系里只有分散质和分散剂两种物质
D.Fe(OH)3胶体是一种液态分散系
18.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色玻璃是固溶胶
B.雾、云、烟都是气溶胶
C.用滤纸能把胶体中的分散质与分散剂分离
D.气溶胶和液溶胶的差别在于分散剂的物质状态
19.津冀地区遭遇三轮雾霾袭击,用非常简洁的话描述雾霾天气就是“气溶胶细小粒子在高湿度条件下引发的低能见度事件”。气溶胶是胶体的一种,关于气溶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溶胶的分散剂是气体
B.根据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可以将胶体分为9种
C.气溶胶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
D.胶体不能透过滤纸
20.晚会上,我们看到了灯光产生的各种变换的光柱,这是气溶胶发生的丁达尔现象。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A.气溶胶是一种分散系
B.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mm之间
C.分散剂是空气中的水珠
D.气溶胶的分散剂是空气
21.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100nm之间
B.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呈红褐色
D.能透过滤纸
22.如图所示,家庭小实验制得的分散系按分散质粒
子直径大小分类,指明属于哪种分散系
(填字母)。
①溶液:
;②浊液:
;③胶体:

23.实验室制取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
逐滴加在
中,继续煮沸,待液体呈
色时停止加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下列每组物质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Cl、KCl、
NaClO、BaCl2
(2)HCIO3、KClO3、Cl2、NaClO3
(3)H3PO4、H4SiO4、HCl、H2SO4
(4)浊液、溶液、胶体、水
(5)空气、N2、HCl气体、CuSO4·5H2O
(6)铜、金、汞、钠
25.现有如下实验:①将1gKCl加入99g水中②将1g可溶性淀粉加入100g水中,搅拌均匀后煮沸③将1CaCO3粉末加入100g水中,充分振荡④将0.1g植物油加入10g水中,充分振荡混匀⑤将96mL酒精与5mL水充分混合其中所得到的分散系中,属于溶液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胶体的有
属于浊液的有
26.现有7种物质:①NH3;②Na2CO3;③NaOH;④稀盐酸;⑤Cu⑥NaCl;⑦Fe(OH)3胶体。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
(2)Na2CO3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这种分类方法的名称是
(3)比较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④
(填“>”或“<”)⑦。
(4)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操作方法是
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过滤后的泥水
(填“没有”或“有”)此现象。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同步基础练习题(解析版)
1.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CuSO4溶液
B.蔗糖溶液
C.NaOH溶液
D.Fe(OH)3胶体
解析:当光束通过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说明该分散系为胶体。CuSO4溶液、蔗糖溶液、NaOH溶液均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达尔效应不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溶液与浊液也有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
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0-9m
D.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
解析:溶液与浊液不会发生丁达尔效应,A错误;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10-9~
10-7m之间,B错误;胶体粒子的直径大于10-9m,C错误;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胶体和溶液,D正确。答案:D
3.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
B.“雨后彩虹”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同时也与胶体有关
C.胶体分散质粒子较大,不能透过滤纸
D.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为1~100mm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解析: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实验室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A正确。雨后彩虹”属于丁达尔效应,与胶体有关,B正确。胶体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C错误。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为1~100mD正确。答案:C
4.化学概念相互间存在如下3种关系,下列关于概念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混合物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
解析: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A错误。化合物包括氧化物、酸、碱、盐等,B正确。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故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C错误。胶体是一种混合物,故混合物和胶体属于包含关系,D错误.。答案:B
5.根据气象台报道,近年来每到春季,沿海些城市经常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
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解析: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小液滴构成的,小液滴的直径在1~
100m之间,所以雾属于胶体。答案:D
6.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苏打水、牛奶、豆浆
B.碘酒、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盐水茶水
D.
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解析:苏打水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牛奶、豆浆都是胶体,故A错误;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泥水是浊液,血液为胶体,故B正确;白糖水是蔗糖水溶液,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茶水是溶液,故C错误;Ca(OH)2悬浊液为浊液,澄清石灰水为溶液,石灰浆为浊液,故D错误。答案:B
7.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
)
A.向NaOH溶液中通人CO2得到的无色溶液
B.向碘水溶液中滴加四氯化碳,充分振荡,静置后的下层液体
C.向沸水中滴人饱和的FeCl3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
D.向CuSO4溶液中加人NaOH溶液得到的分散系
解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是稳定体系,A项错误;B.碘溶于四氯化碳中形成溶液,是稳定体系,B项错误;沸水中加入氯化铁饱和溶液形成氢氧化铁胶体,是介稳体系,C项错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是浑浊状态,最不稳定,D项正确。答案:D
8.清晨的树林,可以看到一束束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人林间,这种现象源自胶体的(
)
A.丁达尔效应B.聚沉
C.电泳
D.布朗运动
解析:符合丁达尔效应的含义,所以是丁达尔效应。答案:A
9.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
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
nm
D.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与分散剂分离
解析:Fe(OH)3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悬浮在水中的杂质,可净水,A项正确;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B项错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m之间,C项错误;胶体的分散质和分散剂都可以通过滤纸,不能分离,应用半透膜使胶体分散质和分散剂分离,D项错误。答案:A
10.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是(

A.蛋白质溶液
B.FeCl3溶液
C.生理盐水
D.AgCl悬浊液
解析: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A正确;FeCl3溶液属于溶液,既能透过滤纸又能透过半透膜,B错误;生理盐水属于溶液,既能透过滤纸又能透过半透膜,C错误;AgC悬浊液属于浊液,既不能透过滤纸又不能透过半透膜,D错误。答案:A
11.关于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解析:不加热时FeCl3的水解程度小,难以得到Fe(OH)3胶体,A错误;FeCl3+3NaOH=Fe(OH)3↓+3NaCl,得到Fe(OH)3沉淀,不能得到Fe(OH)3胶体,B错误:向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可以得到Fe(OH)3胶体,C正确;FeCl3+3NH3·H2O=Fe(OH)3↓+3NH4Cl,得到Fe(OH)3沉淀,不能得到Fe(OH)3胶体,D错误。答案:C
1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②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③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④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只有④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④
D.只有②③④
解析:根据酸分子能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故①错误;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三大类,故②错误;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可以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故③错误;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转化,根据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故④正确;故选A。
13.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B.光线透过鸡蛋清时,会发生丁达尔效应
C.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D.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解析:只有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此法不能区分溶液与浊液,因此也不能据此给三种分散系分类,其分类的依据应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故D错误。胶体和AlC13溶液都能通过滤纸,A正确;答案:D
14.下列有关分散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盐溶液静置后会分层,下层比上层咸
B.悬浊液中一定不含直径小于1nm的微粒
C.胶体区分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D.从颜色上能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解析:A错,食盐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静置后不分层。B错,悬浊液中含有水分子,其直径小于1nm。C错,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不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mm。D对,Fe(OH)3胶体呈红褐色,FeCl3溶液呈棕黃色,可从颜色上进行区分。答案:D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材料粒子直径在1~100m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B.溶液是电中性的,而胶体是带电的
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
D.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以制备Fe(OH)3胶体
解析:胶体分散系是由分散质(胶粒)和分散剂组成的,纳米材料粒子直径虽然为1~100mm,但它不是分散系,不属于胶体,故A错误;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某些胶体粒子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带电,但整个分散系仍是电中性的,故B错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故C错误;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以制备Fe(OH)3胶体,故D正确。答案:D
16.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

A.稀豆浆
B.石灰乳
C.稀硫酸
D.Fe(OH)3胶体
解析:稀豆浆属于胶体,石灰乳属于浊液,稀硫酸属于溶液,Fe(OH)3胶体属于胶体,因此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稀硫酸,选项C合理。答案:C
17.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灰乳不是分散系
B.分散剂一定是液态
C.一种分散系里只有分散质和分散剂两种物质
D.Fe(OH)3胶体是一种液态分散系
解析:A.石灰乳是悬浊液,是分散系,错误;B.分散剂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气态或固态,错误;C.一种分散剂里可以溶解一种物质,也可以溶解多种物质,错误;D.Fe(OH)3胶体分散质是Fe(OH)3,分散剂是水,是一种液态分散系,正确。答案:D
18.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色玻璃是固溶胶
B.雾、云、烟都是气溶胶
C.用滤纸能把胶体中的分散质与分散剂分离
D.气溶胶和液溶胶的差别在于分散剂的物质状态
解析:滤纸只能把悬浊液中的分散质与分散剂分离。答案:C
19.津冀地区遭遇三轮雾霾袭击,用非常简洁的话描述雾霾天气就是“气溶胶细小粒子在高湿度条件下引发的低能见度事件”。气溶胶是胶体的一种,关于气溶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溶胶的分散剂是气体
B.根据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可以将胶体分为9种
C.气溶胶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nm
D.胶体不能透过滤纸
解析:直径在1~100m的微粒分散在气体中形成气溶胶,所以气溶胶的分散剂是气体,故A正确;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有气气、气液、气固、液液、液气、液固、固气、固固、固液9种组合,所以可以将胶体分为9种,故B正确;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mm的分散系,则气溶胶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mm,
故C正确;胶体可以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故D错误。答案:D
20.晚会上,我们看到了灯光产生的各种变换的光柱,这是气溶胶发生的丁达尔现象。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A.气溶胶是一种分散系
B.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mm之间
C.分散剂是空气中的水珠
D.气溶胶的分散剂是空气
解析:气溶胶的分散剂是空气。答案:C
21.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100nm之间
B.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呈红褐色
D.能透过滤纸
解析:A.溶液中溶质粒子直径小于1mm,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n之间,选项A错误;B.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选项B错误;C.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液体,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选项C错误;D.胶体和溶液都能透过滤纸。答案:D
22.如图所示,家庭小实验制得的分散系按分散质粒
子直径大小分类,指明属于哪种分散系
(填字母)。
①溶液:
;②浊液:
;③胶体:

参考答案:①ACD
②B
③E
解析:植物油不溶于水,但溶于汽油泥土不溶于水,食盐、蔗糖易溶于水形成溶液,墨水是胶体溶于水,还是胶体。
23.实验室制取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
逐滴加在
中,继续煮沸,待液体呈
色时停止加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饱和的FeCl3溶液
沸腾的蒸馏水
红褐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解析:制Fe(OH)3胶体的步骤应为饱和的FeCl3溶液→沸水→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Fe(OH)3胶体。
24.下列每组物质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Cl、KCl、
NaClO、BaCl2
(2)HCIO3、KClO3、Cl2、NaClO3
(3)H3PO4、H4SiO4、HCl、H2SO4
(4)浊液、溶液、胶体、水
(5)空气、N2、HCl气体、CuSO4·5H2O
(6)铜、金、汞、钠
参考答案:(1)NaClO
(2)Cl2
(3)HCl
(4)水
(5)空气
(6)钠
(本题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只有NaClO不是氯化物,即不是盐酸盐,它是次氯酸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也不同于其他三种物质。(2)只有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其他均为+5价。(3)只有盐酸为无氧酸。(4)浊液、溶液和胶体均属于分散系,是混合物,而水是纯净物。(5)只有空气属于混合物,其他均为纯净物。(6)只有钠属于活泼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的前面,其他均为不活泼金属,排在H之后;或只有汞常温下为液态。
25.现有如下实验:①将1gKCl加入99g水中②将1g可溶性淀粉加入100g水中,搅拌均匀后煮沸③将1CaCO3粉末加入100g水中,充分振荡④将0.1g植物油加入10g水中,充分振荡混匀⑤将96mL酒精与5mL水充分混合其中所得到的分散系中,属于溶液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胶体的有
属于浊液的有
参考答案:①⑤

③④
解析:①分散质KCl溶于水后以离子形式存在,粒子直径小于1mm,属于溶液;②淀粉分子大,溶于水形成胶体;③CaCO3不溶于水,充分振荡,形成不稳定的体系,放置即沉淀,所以属于悬浊液;④油不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⑤酒精与水混合后形成溶液。
26.现有7种物质:①NH3;②Na2CO3;③NaOH;④稀盐酸;⑤Cu⑥NaCl;⑦Fe(OH)3胶体。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
(2)Na2CO3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这种分类方法的名称是
(3)比较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④
(填“>”或“<”)⑦。
(4)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操作方法是
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过滤后的泥水
(填“没有”或“有”)此现象。
参考答案:(1)②⑥④⑦
(2)交叉分类法
(3)<
(4)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用一束光照射Fe(OH)3胶体,出现光亮的“通路”

解析:(4)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得到Fe(OH)3胶体,整个过程不能
用玻璃棒搅拌;利用丁达尔效应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用一束光照射FeOH)3胶体,出现光亮的“通路”。过滤后的泥水属于胶体,也能产生丁达尔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