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鸦片战争课时练
一、选择题
1.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中,清朝集结了几十倍于英军的兵力应战,但这些军队分散在几十个沿海重镇,以致每个战场的平均兵力仅与英军作战人数相当。该学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 )
A.人心向背 B.军心士气 C.装备优劣 D.战术应用
2.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A.1640年6月 B.1839年6月 BC.1840年6月 D.1841年6月
3.下列表述与林则徐有关的一项是( )
A.坚守虎门,战死炮台 B.虎门销烟,意志坚强
C.收复新疆,捍卫主权 D.黄海大战,以身殉国
4.近代历史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协定关税 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③①
5.“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这一观点的根本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
A.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清朝第一次完败给西方
6.中国近代史上,使中国主权遭到破坏的第一个条约是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天津条约》D.《虎门条约》
7.道光十九年(道光元年是1821年)……大清朝广东海面上剑拔弩张的时刻,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山雨欲来,而在广州虎门外的穿鼻洋上,一场堪称鸦片战争前哨战的激战:中英穿鼻洋海战,轰然打响。中英穿鼻洋海战的背景是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五四运动 D.南昌起义
8.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大门以推销商品,掠夺原料
C.林则徐下令停止中英贸易
D.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
9.“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记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说明中国人民很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B.因为吸食鸦片,中国国内有亿万人相互仇杀
C.刀枪火炮都有很大的危害
D.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10.鸦片战争后签订的《虎门条约》规定:“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英国人从中获得了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的最惠国待遇
C.协定关税的特权 D.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1.英国通过鸦片战争与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A.英国和中国公开交易 B.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在中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1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林则徐的禁烟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
B.英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
C.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D.鸦片走私导致中国银荒兵弱,不堪一击
13.历史事件的发生一般都有其决定性因素。下列四位同学对“假如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论题的讨论,体现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决定性因素的是( )
A.甲说: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因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与林则徐禁烟运动无关
B.乙说:英国仍然会发动鸦片战争,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后急需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C.丙说: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因为英国的鸦片贸易没有受到损失
D.丁说:英国仍然会发动鸦片战争,因为林则徐禁烟使英国利益受到了重大损失
14.“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幅对联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事件对人民的危害?( )
A.家庭暴力和失火 B.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C.鸦片输入 D.烟草输入
1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
B.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
C.英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
D.鸦片走私可以使中国银弱兵荒,不堪一击
16.“毒品是全球性的灾难,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拒绝毒品,珍爱生命。”这是八年一班一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在班会上,学生们讲述了“虎门销烟”,与其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魏源 B.张之洞 C.林则徐 D.关天培
17.2019年6月3日下午,“传承销烟精神·共享无毒生活”广东省全民禁毒工程“6·3”虎门销烟180周年纪念日活动在东莞虎门举行。下列历史人物领导虎门销烟的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李鸿章
二、综合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
——摘自某清朝大臣
请回答:
(1)这位大臣是谁?
(2)哪一位皇帝派他去禁烟?
(3)派他去哪禁?
(4)禁烟中的一次重大事件是什么?
(5)禁烟的影响如何?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40年代,英国最早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又率先开始工业革命,一个多世纪的积累,使其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鸦片战争前后,英国每年的煤产量达到3000多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40万吨;筑成铁路数千公里。英国2/3的劳动力从事工业生产……1836年英国拥有大小船舰500余艘。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一个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清朝的八旗兵和绿营兵,其装备水平与清朝早期相比反而有所退步。而且军队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十分虚弱,但每年仍消耗饷银2000万两以上(占当时清政府近半年的财政收入),其腐朽的程度难以想象。
材料三:鸦片战争中,英国装备齐全,大船3000多吨,大炮100多门,风帆战列舰,前后左右哪儿都可以开火,三层甲板,三层炮,人家炮弹打出去是爆炸的,里面是火药。咱们小船100多吨,10门火炮,炮位还是固定的,只能朝前打,要是敌舰在左方,赶快划桨赶上去。咱们中国的炮弹打出去像铅球,压根儿打不着人家。
(1)依据以上材料,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依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启示。
20.鸦片战争
(史料收集与整理)
③7月21日,我们奉命以现有的兵力向敌军进攻;现在开到的人数约计一千人,配有三门小型野炮。……敌军阵中旌旗林立,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其中有弓箭手,有手持长矛的士兵,看起来很为奇特。……我军在城内的进攻遭到了敌军最顽强的抵抗,这完全出乎总司令的意料之外,在许多场合中都是寸土必争的。镇江城被占领后,满军总司令海龄首先自杀。
——[英]康宁加木《鸦片战争——在华作战回忆录》
④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战前的封建社会在战后一步步发生变化。
——马敏《中国近现代史》
(1)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对表格中四则史料进行归类。(填写序号)
A.文献史料:___________;B.实物史料___________;
C.口述史料:___________;D.影像史料:___________。
(2)按照史料价值可以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也叫直接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第二手史料是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上面四则史料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有___________。
(史料分析与运用)
(3)据史料②及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据史料③及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鸦片战争中清军英勇作战,最终仍然失败?
(4)据史料④及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性质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
1--10DCBAC BABDB 11--17CBBCC CA
18.(1)林则徐。
(2)道光帝。
(3)广州。
(4)虎门销烟。
(5)显示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同时鸦片贸易沉重的打击,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9.(1)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时,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期,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废弛,统治者合战不定。总之,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难以抵挡新兴的资本主义。
(2)启示:我们应该认清鸦片战争的实质,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增强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20.(1)A:④;B:①;C:③;D:②
(2)①②③
(3)英国维护罪恶的鸦片战争走私贸易;打开中国市场。武器落后;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任答一点)
(4)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