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分子热运动暑期训练
一、选择题
1.
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授课时,将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抽出后制作了一个水膜,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如图所示,这表明(
)
A.分子间存在斥力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下列诗词中,体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香
B.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烟
C.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絮
D.
“沙迷双眸人不见,尘覆万柳鸟无鸣”沙
3.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一定的气体,关于这些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升高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不一定都增大
B.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不一定都降低
C.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相同
D.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都有
4.下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电子位于原子的中心
B.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C.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D.固体很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隙
5.
关于分子、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B.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分子
C.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
D.分子的直径约为1
mm
6.如图所示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新冠病毒的照片,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等途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分子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B.病毒分子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C.温度越高,病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佩戴口罩可防止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7.在“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用极薄的金箔贴饰的精美“金器”——黄金面具,如图所示是电子显微镜下的一些金原子。下列有关金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是否处于固态可以从其原子的排列方式上进行推断
B.人们也可以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分辨出它们
C.这些金原子是保持静止不动的
D.金原子之间有间隙,说明金原子间只有斥力
8.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
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 )
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9.疫情防控期间,喷洒了“84消毒液”的教室充满刺鼻的气味,这说明了
A.
分子之间有间隙
B.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D.
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10.“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能远远感知是梅不是雪,是因为闻到梅花香味,“暗香来”说明( )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是运动的
D.分子间有斥力
11.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B.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
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
D.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12.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等量、等温的水,用一支滴管分别在水面、水中、水底滴一滴红墨水,记录整杯水变红所用的时间。这项活动要探究的问题是红墨水扩散快慢是否
A.
与墨水演滴的大小有关
B.
与滴墨水的位置有关
C.
与烧杯的容积有关
D.
与水的温度有关
13.下列图中的现象,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沙尘暴天气时空气中弥漫着沙尘,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乙图: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比预计的要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丙图:注射器中的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D.丁图: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4.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锐锐同学总结一些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二、填空题
15.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直径很小,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来观察。
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分子直径约为1×10-10m),由此可判断飞沫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
16.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厚度约,合______如图,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______。
17.
科学家为了说明戴口罩防护的重要性,用高速摄像机拍下了打喷嚏的过程。数万个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的小液滴(气溶胶),组成高密度喷射物,最远可达8米,大量病毒随产生的小液滴传播开来。小明认为病毒随喷嚏向四周飞散是扩散现象。你认为他的说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物体的温度越______,组成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就越激烈。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_℃,此状态下水分子______停止热运动(选填“会”或“不会”)。
19.
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__。俗话说“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太大,导致分子间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0.分析实验现象,回答相关问题.
甲图说明_______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乙图说明_______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5年后它们可以互相渗入约深,说明_______分子也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明为了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进行了几个实验:
(1)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为95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___,此时混合液的密度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且混合均匀后,分子___________(选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2)如图2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则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___________方。(选填“上”或“下”)。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______。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C,②4°C,③20°C,④30°C,则在温度下___________(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3)如图3,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了___________。
22.
小迪的爸爸是个手艺高超的木匠,小迪发现爸爸用乳胶粘的木制家具,要等到干后才结实。请你帮他分析原因,把以下各空补全。原因:用乳胶粘木制家具时,乳胶液体和木头分子充分接触,彼此间只有微弱的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作用,只有当乳胶干了变成了____态,分子间的距离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下同),分子间作用力____,流动性才能完全消失,木头才粘得结实。
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A
3.
C
4.
C
5.
A
6.
C
7.
A
8.
D
9.
B
10.
C
11.
A
12.
B
13.
A
14.
C
二、填空题
15.
电子显微镜;不是
16.
30?
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17.
不正确;小液滴不是分子,小液滴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
18.
高
0
不会
19.
引力;几乎没有作用力;斥力
三、解答题
20.
?气体?
液体?
固体?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21.
间隙
小于
继续
在做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上
④
分子间存在引力
解:(1)[1]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小于100mL。
22.
引力;固;变小;变大
试卷第8页,总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