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比热容训练 2021年暑假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3比热容训练 2021年暑假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16 10: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3比热容暑期训练
一、选择题
1.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反映了物质吸热、放热能力
B.不同物质比热容一定不同
C.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比热容大
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2.
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高于乙升高的温度。由此可知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的甲液体放出的热量比乙液体放出的热量多
C.
甲、乙两种液体相比较,乙液体更适合作冷却剂
D.
甲物质的熔点高于乙物质的熔点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桶水用去一半,剩下的水比热容为原来的一半
B.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C.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比热容一定不同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5.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伤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A.
质量较小
B.
凝固点较低
C.
沸点较高
D.
比热容较大
6.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7.下列说法中,能够反映物体放出热量与物体质量有关的是(  )
A.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
B.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C.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D.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
8.下列哪个不是海风和陆地风形成的原因
A.
海水的比热容高于大地
B.
海水的温度变化较慢
C.
海岸通常比海水接受到更多的阳光
D.
热空气的密度比冷空气的密度小,有上升趋势
9.周末,亮亮同学在一次家庭郊游中听到他爸爸与其他叔叔在争论为什么用水作为汽车散热剂的理由时,他作出了正确的评判,小强同学的选择是(  )
A.水易流动
B.水的价格低,经济
C.水的燃点低
D.水的比热容大
10.
质量相等和初温相同的铜块和铝块,加热相同时间(已知c铝>c铜),
则有(
)
A.铜块吸收的热量多
B.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C.两者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铝块上升的温度较高
11.已知水的比热容是,用如图所示的家用电热水壶烧开一壶自来水,水吸收的热量约为
A.
B.
C.
D.
12.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是2:3,放出的热量之比是3:1,它们降低了相同的温度,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
A.9:2
B.2:1
C.2:9
D.3:1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B.冰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可能吸收了热量
D.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
二、填空题
14.
比热容反映的是不同物质的____________,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__________。物质的比热容__________(填“随”或“不随”)物质的质量、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改变而改变,物质的种类和状态发生变化,其比热容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壶身与壶嘴构成了___________,因此壶身与壶嘴的水面保持相平。如果将茶壶放入冰箱冷藏,使壶内1kg的水温度降低,在此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J,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c。
16.
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大的性质。如图所示的是2020年7月12日沿海城市北海和内陆城市百色两地的气温情况,请根据两个地方的气温变化情况判断城市________(填“甲”或“乙”)是北海。
17.初夏的贵阳,天气凉爽,日平均气温在20℃左右,此温度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人的正常体温,但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常用搓摩双手的方法保暖,这是通过______改变物体的内能。如果将10kg
、20℃的水加热到40℃,需吸收_____J的热量。
18.
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初温均为20
℃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m甲<m乙),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加热过程中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
____(填“相同”或“不同”),第30
s甲液体的内能____乙液体的内能,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乙液体的比热容。(后两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解答题
19.如图1所示为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
设计实验时:用水和煤油做实验,应使水和煤油的_______相等.
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_______.
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
烧杯号
液体
质量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
1

300
20
30
2

120
20
30
3
煤油
300
20
30
4
煤油
300
20
25
比较分析1、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比较分析1、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分析_______、_______号烧杯的实验记录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图2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像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
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填“温度升高的高低”或“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的.
能否准确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本次实验成败的关键.酒精灯和电加热器都可作为热源,你认为选______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______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__℃。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4)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______升温较快,______的比热容较大。
21.
小明用如图(a)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天平和_____。
(2)实验前,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调节
___(填“A”或“B”)的位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装好器材后,选用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上____相等、____相同的液体甲和乙,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分别加热,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比较____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A.加热时间   B.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5)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b)所示,分析图象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___吸收的热量较多;在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升温较高,__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均填“甲”或“乙”)
(6)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较多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如图(c)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次实验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是
____(填字母代号)。
A.控制变量法
B.理想实验法
C.转换法
D.类比法
22.质量是的铝壶内装的水,其温度为,如果共吸收的热量,则水温将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A
3.
C
4.
D
5.
D
6.
C
7.
D
8.
C
9.
D
10.
C
11.
B
12.
A
13.
C
二、填空题
14.
吸热本领;不同;不随;一般改变
15.
连通器;?;热传递
16.
比热容;甲
17.
低于
做功
18.
相同;小于;大于
三、解答题
19.
质量?
电加热器?
质量不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
4?
乙?
加热时间的长短?
电加热器?
电加热器工作状态稳定,能够更好地通过控制加热时间的长短准确地控制吸收热量的多少
20.
质量
39
加热时间
沙子

21.
(1)秒表
(2)A;使酒精灯外焰加热
(3)质量;初温;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
(4)A;B
(5)乙;甲;乙
(6)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等或只需要一次加热,实验耗时较短等
(7)AC
22.
解:,,?
因为,水的末温与铝壶的末温相同,?
所以,?
所以
,?
所以水温将升高到.
试卷第8页,总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