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 5.4.1认识因数、质(素)数和合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 5.4.1认识因数、质(素)数和合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16 13:2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因 数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5、56页。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写算式以及找1~10各数所有因数的活动中,经历认识因数、质数、合数的过程。
2、了解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了解质(素)数、合数,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能找出100以内所有的质数。
3、能积极主动参加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做法和发现的结果,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方案:
一、认识因数
1、师: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学习有关自然数的知识,12就是一个自然数。看到12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12是自然数,是一个偶数,它是2的倍数,3的倍数,4的倍数,6的倍数。
如果学生说出12是1和12的倍数,教师提出表扬。
师:你能把12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写的算式?
生:1×12=12
师:对,我们可以把12写成1×12的形式。也就是12=1×12。还有吗?
学生可能出现六种情况:12=1×12,12=12×1,12=2×6,12=6×2, 12=3×4, 12=4×3。
2、通过讨论可把出的算式整合为三个算式。
师: 同学们写出了六种情况。看看这两个算式(12=1×12和12=12×1)
生:它们两个乘法算式的乘数相同,都是1和12,这两个算式可以算一种情况。
12=2×6和12=6×2, 可以看成一种情况,12=3×4和12=4×3可以看成是同一种情况。
师:既然它们一样,我们就可以把这几个擦掉。
先看这个算式(12=1×12),我们以前学习乘法时知道在乘法算式中1和12叫乘数,其实乘法中的乘数也叫因数。(板书课题)
像1、12就是12的因数。
师:再看看,12还有哪些因数?
生略。(指导学生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遍12的因数都有哪些?
生说。
师(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一遍吗?)
板书:12的因数有:1、2、3、4、6、12。
2、尝试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把12的所有因数都找到了。
如果老师给你一个自然数,你能找出它的所有因数吗?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试着找出18的所有因数。
别着急动笔!先想一想怎样才能找全,想好了再动手。
教师巡视,重点了解学生找因数的方法。
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汇报一下你写的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些因数的?(投影展示说)
先叫没找全的说,然后其他同学补充。
再介绍规律的方法。
(先补充。师:谁把18的因数找全了,举手。)
师:你们真棒,肯定有自己的好方法,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找的?
生说。
找列式的。2、找一头一尾。3、老师可以介绍自己的方法,一上一下。
学生交流写的结果和自己找的方法,教师板书。学生找因数的方法可能有:
●利用乘法找。因为18=1×18,18=2×9,18=3×6,所以18的因数有1、2、3、6、9、18。
●利用除法找。因为18÷1=18,18÷2=9,18÷3=6,所以18的因数有1、2、3、6、9、18。
●学生可能会一个一个找,可能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找。
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做的对就要给予鼓励。
师: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法找出了18的所有因数。现在,大家讨论一下,要找到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怎样找不容易遗漏或重复呢?
●一对一对找,比如18的因数有:1、18;2、9;3、6。
●从小到大按一定的顺序找。所有数的因数都有1,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从1开始找,1、2、3……。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学生想不到,教师可作为参与者参与讨论:我有一种想法,大家看好不好?……
二、认识质数、合数
1、找1——10各数的因数
师:刚才我们通过讨论得出:找一个数所有因数可以按一定顺序、一对一对的找,你们会找了吗?现在就请大家用这种方法,找出1~10各数的所有因数,把它们写在老师课前发给你的作业纸上。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重点指导学生找因数的方法,检查书写中是否有遗漏或重复现象。
师:谁愿意让大家看看你找的结果?
学生说,老师课件出示。
2、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写出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孙老师上课先试试,如说不出就讨论。)
●1是每一个数的因数,而且是最小的一个。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就是它自己。
●1只有一个因数。
●除1以外每个数的因数都有1和它本身。
……
2、认识质数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看看每个数因数的个数一样吗?
生:不一样。
现在,你能不能根据因数的个数把1—10各数分分类?
生1:一个的一类,两个的一类,三个的一类,四个的一类。
生2:一个的一类,两个的一类,两个以上的一类。
如果学生没有出现这种分类方法,老师就直接出示。
师:刚才这几个同学的分类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是在是这样分类的,你能看明白吗?这种分类方法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类的?
●2、3、5、7是一类,它们都有两个因数,4、6、8、9、10是一类,它们都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师:数学家们也是按照这样的分类方法把自然数进行了分类。像2、3、5、7这样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像4、6、8、9、10这样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师:谁来试着说一说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多找几个人说。
师:同学们说的意思对,就是有点啰嗦,咱们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请看大屏幕。
自己读一读。
师:我们知道了2、3、5、7都是质数,4、6、8、9、10都是合数。看看这还有一个数呢!想一想1是质数还是合数呢?为什么呢?
生: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因为它只有1个因数。
师:对,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只是一个自然数。
师:今天我又认识了质数和合数,同学们还有问题吗?
看看这几个数,想一想它是质数还是合数?
游戏:判断学号
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号,请学号是偶数的同学起立;请学号是奇数的同学起立。
师:有没站起来的吗?都站起来了。这次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请学号是质数的同学请坐,你坐下了,你几号,对吗?你呢?
请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请坐。你怎么没坐下,你几号?1这个数和其他数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生:【师结合学生发言板书: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看来1和质数合数没什么关系,谁能说一句话,让1坐下呢?
3、总结质数表
师:在刚才做游戏的时候,我发现××、××、××动作可快了,××的反映就比较慢,为什么呀?(挑着学号大的同学采访)
师:确实碰上比较大的数,要想马上知道它是质数还是合数还真不容易。(过渡)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我们一起制作一个质数表,拿出作业纸,在作业纸上有1——50个数,想想怎样找出5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
师:刚才,我们有些同学接受任务后,有的马上就去找,有人在思考。要是我,我可不及于去找,而是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去找。说说你们是怎样找的?(把质数留下,其他的数去掉,古代数学家就是用这种筛选的方法制作质数表的。我们都来试试吧!)
师:谁来说说你找的结果,说一说你是怎样找的?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按照质数的概念逐个进行判断,看这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没有其它因数。
●根据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把2留下,把2的倍数都划去;接着把3留下,其他的3的倍数都划去;把5留下,其他的5的倍数都划去 ;然后再一个一个找。
师:我们找到了50以内所有质数,大家数一数共有几个?
师:这几个数十分特殊,也很重要,老师希望同学们能记住他们。
三、练习
1、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提问: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根据质数表。
师:那如果我背不过质数表怎么办?
生:找出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
师:判断是质数还是合数,是不是把所有的因数都找出来呢?
生:不必要,只要发现这个数除了1和本身以外还有其它的因数,不管有几个,它都是合数。
师:真棒!如果能背过质数表我们可以很快的进行判断,就算没背过,我们也有办法
2、判断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