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5、86页例题1、例题2、例题3。
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包含两部分,即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统计学上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难点。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平均数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学均分,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存在着片面或错误的认识,例如把代数的平均数理解为统计学上的平均数。教学中我要帮助学生打破原认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统计学平均数的产生、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感知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体会平均数代表性、虚拟性等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上的意义,会求平均数。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代表性和虚拟性。
教学准备:希沃白板、课件、圆形磁片、探究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四(3)班一、二组同学进行投球比赛,每人投10个。第一组投中的总数为28个,第二组投中的总数为30个,哪个组投球的水平高?(师出示课件)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投球情况统计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每组的人数不同,不能比总数。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先出示两组的投球总数,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比较两组的投球水平。再出示各组投球的具体数量,学生会发现用总数比较两组的投球水平不公平了,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理解意义,探究方法
1、感知意义,探索方法
用总数来比较两组的投球水平不公平,就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数量来代表每组的投球水平。
(1)用一个数代表第一组的投球水平。
你想用哪个数来代表第一组投球的水平呢?为什么?
这组每人投中的都是7,我们就用7来代表第一组的投球水平。(师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因为四个数据都是7,学生很快就想到了用7代表这组的投球水平。此时,我再用课件出示篮球图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雏形),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一样多”,为寻找代表第二组投球水平的数做好铺垫。】
(2)用平均数代表第二组的投球水平
①发现原始数据代表平均水平不合理。
我们可以用表格中的哪一个数来代表第二组的投球水平呢?
学生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发现表格中的原始数据都不能代表第二组的投球水平。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讨论哪一个原始数据能代表第二组的投球水平,学生通过辩证思考,发现原有的数据都不能代表第二组的投球水平。再一次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原始的数据都不能代表投球水平,用哪一个数才行呢?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埋下伏笔。】
②感知平均数的代表性。
请同学们拿出探究纸,可以在图中画一画,也可以列式计算,找到代表第二组投球水平的数。
学生探究。点名学生上台板书算式。
学生汇报移多补少和求和平分的方法,师出示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③学生感知平均数的虚拟性。
平均数6在在第二组投球的时候出现过吗?用一个没有出现过的数来代表第二
组的投球水平,可以吗?
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没有出现的平均数6能代表第二小组投球的整体水平。
现在我们来比比,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哪组的成绩好?
【设计意图:数据不一样多时,用哪一个数可以代表第二组的整体水平呢?有了用7代表第一组整体水平的基础,有了“数量‘一样多’时,容易找到代表整体水平的数”的经验,学生想到了移多补少,想到了平均分,从而深刻感悟平均数的本质,寻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
2、深入理解,实践应用
刚刚我们用新知识“平均数”解决了投球比赛中遇到的问题。其实,生活中还会经常遇到用平均数解决的问题。
(1)课件出示例题3。这是咱们学校的环保小卫士亮亮统计的自己家一个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情况。你能帮他算一算,亮亮家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吗?
(2)学生计算汇报。
(3)组织学生议一议: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
一个家庭每天丢3个,咱们学校大约有6000学生,一天会丢多少塑料袋?看到这个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回答后进行环保教育。
【设计意图:求出的“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通过学生的交流,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平均数的代表性和虚拟性。同时,借此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感受:如果每个家庭每天扔三个塑料袋,会导致我们以后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的改变。】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2题。
第一问: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第二问:全班交流,对下星期冷饮店准备多少箱饮料进行预测。
2、问题讨论:小军的身高是1米40厘米,他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米20厘米的游泳池中,会不会有危险?
学生交流,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理解游泳池最深处大于1米20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预测下星期冷饮店准备多少箱饮料,让学生试着利用统计出的数据进行预测;通过讨论小军会不会有危险,再次理解平均数的代表性和虚拟性。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平均数是与我们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统计量,它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反思、总结的好习惯。】
板书:
平均数
9
8
5
3
6
最高
较高
较低
最低
不高不低
没有出现
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