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长征胜利万岁》同步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黔驴技穷(qín)
窑洞(yáo)
追剿(jiǎo)
闽南(mǐn)
B.千钧雷霆(tíng)
堵截(jié)
寒噤(jīn)
寒喧(xuān)
C.熙熙嚷嚷(rǎng)
削弱(xuē)
娄山(lóu)
嶂碍(
zhàng)
D.疲惫不堪(bèi)
豪绅(shēn)
跋涉(bá)
歼灭(jiān)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识记汉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项,“黔驴技穷”的“黔”应读“qián”。
B项,“寒噤”的“噤”应读“jìn”;“寒喧”改为“寒暄”。
C项,“熙煕嚷嚷”改为“熙熙攘攘”;“嶂碍”改为“障碍”。
故选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膺品
裁员
滞纳金
死皮赖脸
B.重叠
扫描
大杂脍
戴罪立功
C.针灸
陷阱
原生态
鼎力相助
D.作崇
编纂
候车室
出其不意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辨析汉字字形的能力,学会识别形似字、音近字,根据字形、意义来准确记忆和辨析,坚持向字典学习汉字,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A项,“膺品”应为“赝品”;
B项,“大杂脍”应为“大杂烩”;
D项,“作崇”应为“作祟”。
故选C。
3.下列诗句中,不含借代的一项是
(
)
A.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B.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不含借代的一项”,这是考查借代这种修辞。了解借代手法的概念内涵,借代是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事物。A项,“万国衣冠拜冕旒”以“衣冠”代指“官吏”,以“冕旒”代指“天子”。B项,“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用“绿”代指“树叶”。D项,“烽烟”是烽火之烟,古时边防设烽火台,外敌入侵时,举烽火报警,这里代指“战争”。C项,秦观《春日》诗中“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两句,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勾勒出一夜雷雨过后芍药和蔷薇仿佛多情的少女泪光晶莹、娇弱慵懒的神情、形态,别具情味,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A.电车不慌不忙地跑着,客客气气地响着铃销,好像在说:“借光,呃,借光。”
B.在形形色色的昆虫家族中,七星瓢虫算是比较高雅的,它飞翔的时候轻缓悠闲,就像撑着小洋伞散步的名媛淑女。
C.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D.楼房在夜里呈现出银灰色,静静地蜷伏在雾气沼沼的地平线上。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认真分析题目中每个句子的特点,然后确定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排比、反问等。例句用“散布了许多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来写长征,使用的是拟物的手法。
A项,用“不慌不忙”“客客气气”“说”来写电车,把电车当成人来写,用的拟人的手法;
B项,“高雅”“悠闲”来写七星瓢虫,是拟人的手法;“它飞翔的时候轻缓悠闲,就像撑着小洋伞散步的名媛淑女”,把轻缓悠闲飞翔的七星瓢虫比成撑着小洋伞散步的名媛淑女,使用了比喻的手法;
C项,把“我们之间已经隔的距离”用“厚障壁”来作比,使用的比喻的手法;
D项,将楼房当做能“蜷伏”的物来写,用的是拟物的手法。
【点睛】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明喻是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如同等。暗喻是本体、喻体同时出现,用是、成等连接。借喻是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
第II卷(非选择题)
未命名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共分6个部分,展陈面积2000平方米,展出照片275张、文物252件。展览当日,人们从四面八方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追寻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面对80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一位青年人正手托画板,专心致志地
红军长征主题的美术作品,在
的参观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他在谈参观感受时说:“虽然没有亲历长征,通过这个展览,却有
的感觉,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
长征途中,不仅红军要突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要战胜大自然中无数艰难险阻,克服饥寒、伤病等种种磨难。红军官兵团结一致,生死与共,以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汇聚
摹写
熙熙攘攘
设身处地
B.汇流
临摹
川流不息
设身处地
C.汇流
摹写
熙熙攘攘
身临其境
D.汇聚
临摹
川流不息
身临其境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长征途中,不仅红军要突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要战胜大自然中无数艰难险阻,饱受饥寒、伤病等种种磨难。
B.长征途中,不仅红军要冲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要战胜大自然中无数艰难险阻,饱受饥寒、伤病等种种磨难。
C.长征途中,红军不仅要突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要战胜大自然中无数艰难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等种种磨难。
D.长征途中,红军不仅要突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要战胜大自然中无数艰难险阻,克服饥寒、伤病等种种磨难。
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冰山雪岭空气稀薄,沼泽草地渺无人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他们身上表现了出来。
B.冰山雪岭空气稀薄,沼泽草地渺无人烟,彰显了他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翻过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过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表现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翻过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过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
【答案】
5.D
6.C
7.C
【分析】
5.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汇聚,聚集;汇流,水流等汇合。文段说的是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博物馆,应用“汇聚”。
第二处,临摹,模仿(书画);摹写,①照着样子写,②泛指描写。文段说的是青年人在照着红军长征主题的美术作品作画,应用“临摹”。
第三处,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前者侧重于行人连续不断,后者侧重于场面的热闹拥挤。文段说的是参观的人接连不断,而不是“热闹”,应选“川流不息”。
第四处,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结合后面的“感觉”可知,应选“身临其境”。
故选D。
6.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画线句“长征途中,不仅红军要突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要战胜大自然中无数艰难险阻,克服饥寒、伤病等种种磨难”存在两处语病。第一处是语序不当,因为整句话主语是红军,所以,“不仅”要放在“红军”之后,排除AB两项;
第二处是搭配不当,“克服”与“磨难”不搭配,可将“克服”改为“经受”,排除D项。只有C项全部修改正确。
故选C。
7.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
由补写处前面的“以……意志”可知,此处的主语应是红军官兵,排除A、B两项;
D项后半部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陈述对象改变,根据主语一致的原则,排除D项。
故选C。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井冈山,唯有敬畏我才能心安
帕男
《莱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天子者,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浅显地说敬就是敬重,畏就是恐惧和害怕。有谁敢说来井冈山是为了旅游的,至少我不敢。
在我的意念里,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到井冈山一游。此次学习,可谓是“命”,我当然不信命,可冥冥之中却在暗示自己。
“井冈山”三个字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里,30年挥之不去。
首先读的是袁鹰的《井冈翠竹》,开篇第一句至今仍记得:“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接着又有这样的一段描写:“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家乡多毛竹,和井冈山的并无二致,与竹子的交情可谓深远,甚至可以说惺惺相惜,和生活的旅伴一样。
但井冈山的竹子不再是竹子,是铁骨铮铮的伟大战士,是屹立不倒的一种精神。
亦如袁鹰所写:“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到井冈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竹子。漫山遍野且密密匝匝,一眼望不到尽头。
其形高挺,接天摩日,叶叶交叠,尾尾相衔,连阳光都难泼进来一点,小涧清流,雾气氤氲,这气场,突然令我肃然起敬。在竹林中穿行,我居然未敢触碰一棵竹子,脑海里老装着袁鹰的那段文字:“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
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
我不忍更不敢触碰他们,不忍的是怕这些竹子就是当年战士的化身,应该让他们静静地站在那里,不染尘埃:不敢是怕惊扰了他们早已安息的灵魂。
竹子是“节”与“洁”的象征。
谁不知道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青,而且“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这种君子之风,不正是我们所景仰的吗?故而郑板桥大为赞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此刻,我还想起了宋人苏轼的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可见竹子的高洁备受文人青睐。
在参观完小井红军医院后,我们来到了离医院不远的烈士墓凭吊。就在绕纪念碑行告别礼时,我看到路旁的树林里有一块伏卧在地的小石碑,上刻有“魂归井冈红军老战士曾志”以及生卒年,不了解曾志的人定以为这与小井红军烈士墓相邻,和巍巍青山做伴的树葬墓是乡下某位过世的老人。
实际上她也真的把自己当成井冈山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老战士,这与乡下普通的老人何异?可曾志毕竟是大名鼎鼎名副其实的中国革命老人。
据说有“满湘美女”之称的曾志,1911年5月2日生于湖南省宜章县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1924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6年8月考入湖南街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4月上井冈山,先后任有四军后方总医院党支都书记、红四军组织科干事、红四军前委工农运动委员会民运股股长、妇女组组长等职。她参加过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广州市委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职。
曾志是从枪林弹雨、炮火硝烟、敌特追捕、白色恐怖中走过来的人,历经九死一生,她的意志坚如磐石。
在培训班互动课时,我又听了曾志在井冈山的孙子石金龙讲他奶奶曾志和全家人的事情,更令我高山仰止。原来在1928年年底,曾志产下了一名男婴,但迫于战争形势,她不得不将出生不久的孩子托给了当时留守井冈山的王佐部队一个叫石礼保的副连长代为抚养,这名男婴也就是石金龙的父亲石来发。丢下孩子,曾志就随着部队,告别了井冈山。
新中国成立后,曾志多次托人到井冈山寻找孩子。直到1952年,时任广州市委书记的曾志才终于得以母子相见。别以为儿子找到当市委书记的母亲,就再也不用当农民了。曾志把石来发留在身边住了一段时间后,就让他重新回到井冈山当农民,直到老死井冈山。
我在房间里,对着毛主席“重上井冈山”的牌匾,尝试朗读袁鹰《井冈翠竹》中的一小段:“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顿时,我的心里豁然明亮,此次来井冈山,不是宿命,而是必须。
记得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来井冈山,除了敬畏你还敢生出什么奢想?
(有删改)
8.下列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乡多毛竹,和井冈山的并无二致”,这表明作者认同井冈山的竹子,但这两地的竹子给作者的感受并不一样。
B.文中引用郑板桥和苏轼的诗文,凸显了竹子的“节”与“洁”,彰显了井冈山红军战士为革命奉献牺牲的高洁品质。
C.“就让他(石来发)重新回到井冈山当农民,直到老死井冈山。”这表现了曾志虽位高权重却大公无私。
D.前文“此次学习,可谓是‘命’”与文末“不是宿命,而是必须”的表述,前后矛盾,表现了作者对井冈山既敬且畏的纠结心理。
9.下列对作品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述《菜根谭》中的句子,既引出了“敬畏”一词,起到点题的作用,又明确了“敬畏”的含义,为下文做铺垫。
B.文章写井冈山的竹子,既摹其形,又现其神,从形与神等方面表现了井冈山的竹子带给作者的心灵震撼。
C.“和巍巍青山做伴的树葬墓是乡下某位过世的老人”,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革命老人曾志魂归故里。
D.文章以“我的行踪”为线索,具体叙述了“我”在井冈山学习的经历,抒写了“我”对井冈山的独特的感受,形散而神不散。
10.文章由井冈山的竹子转向对“曾志”的叙述,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
11.文章的题目“井冈山,唯有敬畏我才能心安”,有什么含义?
【答案】
8.D
9.C
10.①曾志是中国革命老人,是井冈山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老战士,作者写她使情感有了依托,让文章更加真实,富有感染力;②曾志身上集中体现了井冈山竹子的坚韧和高洁,由竹及人,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深化了革命主题。
11.①井冈山是中国革命圣地,在“我”眼中井冈山已不是单纯的一处自然风景,而是一处信仰高地,一方革命者的精神家园;②从这里出发的及最终埋葬在这里的革命者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他们的高贵品质令世人敬畏;③作者的井冈之行,是一次朝圣,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30年的愿望得以实现,所以心安。
【分析】
8.
本题考查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D项,“前后矛盾,表现了作者对井冈山既敬且畏的纠结心理”说法有误。前文的“命”是说自己没有打算到井冈山,结果因为学习却来了井冈山,命中注定与井冈山有缘;而文末说“不是宿命,而是必须”,是因为这次井冈山之行有很多感悟,井冈山对自己的人生也有很多启迪。所以二者并不矛盾,也没有纠结心理。
故选D。
9.
本题考查对作品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C项,“写革命老人曾志魂归故里”说法有误。原文中说曾志“1928年4月上井冈山”,井冈山并非曾志的故里,应是是革命老人曾志“魂归井冈”。
故选C。
10.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重要内容、段落的用意或作用的能力。
首先,从内容上看,分析曾志与井冈山的竹子之间的关联。作者说“井冈山的竹子不再是竹子,是铁骨铮铮的伟大战士,是屹立不倒的一种精神这些竹子就是当年红军战士的化身”;而曾志正是千万红军战士中的一员,正如文中所说“实际上她也真的把自己当成井冈山普普通通的老战士,这与乡下普通的老人何异?可曾志毕竟是大名鼎鼎名副其实的中国革命老人”,她的身上正体现出了井冈山竹子的精神,曾志是具体体现竹子精神的人物,作者写她就使竹子的抽象的精神有了具体的展现和依托,文章更加真实感人。
然后,从情感主旨上看,曾志身上集中体现了井冈山竹子的坚韧和高洁,由竹及人,丰富了文章的精神内涵,升华了文章歌颂革命精神的主题,使文章更具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11.
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的能力。
首先,分析“敬畏”的原因。结合原文语句“但井冈山的竹子不再是竹子,是铁骨铮铮的伟大战士,是屹立不倒的一种精神”“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竹子是‘节’与‘洁’的象征”分析可知,在作者眼里,井冈山的竹子象征着千千万万的革命战士,而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所以作者说“有谁敢说来井冈山是为了旅游的,至少我不敢”。再结合文章结尾引用的哲学家萨特的话可见,在作者眼中井冈山已不是单纯的一处自然风景,而是精神信仰的高地。
其次,除了这些竹子之外,井冈山最令人敬畏的应当是以曾志为代表的革命战士,结合原文内容“曾志是从枪林弹雨、炮火硝烟、敌特追捕、白色恐怖中走过来的人,历经九死一生,她的意志坚如磐石”“在1928年年底,曾志产下了一名男婴,但迫于战争形势,她不得不将出生不久的孩子托给了当时留守井冈山的王佐部队一个叫石礼保的副连长代为抚养”“曾志把石来发留在身边住了一段时间后,就让他重新回到井冈山当农民,直到老死井冈山”分析,可见这些革命者具有多么崇高的品质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是令作者敬畏的又一个原因。
最后,再分析“心安”的原因。开头作者说“但井冈山三个字一直萦绕在了我的心里,30年挥之不去”,通过这次到井冈山学习,作者见到了魂牵梦绕的井冈山,看到了心心念念的“井冈山翠竹”,见到了曾志的墓碑,了解了她的事迹,“来井冈山,除了敬畏你还敢生出什么奢想”,所以,作者的井冈之行,生出了无比的敬畏,接受了精神的洗礼,是一次朝圣,可谓意义重大。30年的愿望得以实现,收获无价的精神财富,所以心安。
四、古代诗歌阅读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忆秦娥
娄山关(注)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1935年2月25日,红军与敌军为争夺娄山关展开激斗,最终取得胜利。这首词即写于攻克娄山关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写拂晓时分红军急行军前往娄山关,下片写黄昏时分战斗结束,全篇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
B.“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两句极为精练传神,不但交代了红军进攻娄山关的时间、环境,而且营造了一种壮烈的抒情氛围。
C.“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碎”字表明马蹄声急而低,“咽”字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用字十分精妙。
D.这是一首雄壮的革命战争的赞歌,凝重与雄劲豪放相统一,气氛悲壮,但又蕴含着勃勃生机,赞颂了红军的豪迈气概和英勇精神。
(2)请简要赏析“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两句。
【答案】(1)C
(2)①“雄关漫道真如铁”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出夺取娄山关的艰难。②这两句词体现了红军夺取娄山关后的豪迈之情,表现了革命队伍踏平艰难险阻的决心和勇气。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C项,“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错误,“咽”指的是在昂首挺进的队伍中,军号吹奏着低沉悲壮的音调,并没有表现战士们的悲凉。
故选C。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从诗句使用的手法的角度分析,“如铁”使用了比喻的修辞,体现了夺取雄关的艰难。“从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多少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这支革命队伍跨越雄关踏平险阻的坚强决心和无畏勇气就出来了。从描写的内容和情感的角度分析,两句诗表现了夺取雄关后的豪迈之情。
【点睛】
诗歌中炼句题一般解答思路:
①找出关键字词并解释其语境义;
②展开联想描述该句景象或情状,或概括其营造的意境;
③点出该字运用的表现手法(不要忘记“修辞手法”)。
④分析诗人表达的感情或主题。
虽然以上四点最终并不一定都会体现在答案中,但锻字炼句题仍应始终牢记联系意境、情感、手法这三大鉴赏角度。
诗词赏析:
上阕这四句写景实则非自然之景实是作者眼中之景如王国维所说的“景中有我”实在是写情中之景以表达景中之情写作者之所感所想。所以这里的景物描写其实不过是作者的真实感受的外化景象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投射在周围景物时所看到的事物。正因为寒冷才觉得西风烈,正因为路难行才觉得霜重,正因为心情沉郁才听得雁叫凄苦、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而这也正是红军当时冬夜行军的真实写照。上阕的整体色调的灰暗的天色未亮,凄风冷月行军困苦可谓没有一点亮色。上阕确定的基调是阴沉抑郁的一句“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让人变得心情沉郁。
下半阕上来起始二句一片的凄厉悲壮豪气突升一笔宕开并不写攻占娄山关激烈的战斗而是指明即便关山漫漫长路艰险但已定下从头做起。照一般的章法写来下阕可以写人之困顿路之艰难以抒行军艰难之慨进而深化这种基调写成一首写长征路难的抒情之作。但作者没有如此而是笔锋一转横空出世全词的调子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下阕的开头虽然语调比较舒缓了但“真如铁”三字突出了夺取这座雄关的艰辛——作者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艰辛”具体化、形象化这是很精巧的构想“真如铁”这个“铁”字用得极妙让人有超现实之感。因而已被广泛传诵成为佳句。而句中的“漫道”二字却又展露出藐视艰辛的豪迈情怀。“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个句子的内涵极为丰富。“而今迈步从头越”是上句的自然延伸。“迈步”就是举大步经过战斗“雄关”而今已变成通途。“从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多少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这支革命队伍跨越雄关踏平险阻的坚强决心和无畏勇气就出来了。激抒自己一腔英雄豪气以及对获胜的信心。诗人感到即便过去遭过一些失败但可以“从头越”。
五、语言表达
13.根据下面语段内容,概括万里长征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33)《长征胜利万岁》
【答案】具体阐述“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的原因。因为有了长征,我们的党得以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和概括语段主要内容的能力。
这道题考的是分析和概括万里长征胜利的原因和意义。语段开头用两个问句指出我们长征取得的胜利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然后从“长征又是宣言书”“长征又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三个方面分析长征取得胜利的原因。最后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长征取得的胜利的意义在于:“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由此概括为:此次的长征使我们的党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14.选出填入横线上恰当的词语。
①保护川贝母野生资源,提高川贝母质量和产量,野生________(抚育/抚养)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②一想到未来,她既憧憬,又_______,经常一个人在村口________,思考自己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彷徨/徘徊)
③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______(不堪设想/危如累卵),政权不保,哪里还顾得上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啊!
④侵略军进城后,大肆屠杀无辜百姓,连老人和婴儿也不放过,手段________(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场面触目惊心。
【答案】抚育
彷徨
徘徊
危如累卵
惨无人道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也就是要求同学们能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言环境准确恰当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熟语考查以成语为主。针对此类型题,积累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在积累的过程中,也要学会辨析近义词,把握其不同之处。本题要求选出“选出填入横线上恰当的词语”。
本题①中,抚养:爱护并教养。抚育:照料培育。“抚养”只能用于人,句中的“川贝母”是植物,可用“抚育”。②中,彷徨:犹豫不决,不知道往哪里走好。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第一空处主要指人物的精神和思想,“彷徨”比较合适;第二空处侧重于指动作行为,“徘徊”更合适。③中,不堪设想:未来情况不能想象。指预料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危如累卵: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从语境中的即将垮台这层意思看,“危如累卵”合适,用“不堪设想”语意不通。④中,惨无人道: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惨绝人寰: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形容手段、行为,“惨无人道”更合适。
15.2019年6月11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长汀、宁化举行。500多名新闻工作者追循革命先辈的足迹,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路,重整行装再出发。近年来,多有记者、大学生、社会团体,发起再走长征路活动。根据你对长征的了解,说一说“再走长征路”有哪些意义。
【答案】观点一:再走长征路。可真切感受长征路上的苦难与辉煌。
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一组组惊心动魄的数字: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数字充满张力,却显得“抽象”,真正走上长征路,走到那一个个浸透了奋斗泪泉、洒遍了牺牲血雨的地方,更能感受到长征的艰辛与伟大,更能感受到先烈的如磐意志。
观点二:再走长征路、可真切体会军民鱼水情深、风雨同舟。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见证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当年,中央红军出发时,于都河水深浪急。为了架设浮桥,于都人民拆下了自家的门板、床板,一位老大爷还把自己的寿材送到了架桥现场。再走长征路,能更好地了解、体会这些故事包含的情谊与内涵。
观点三:再走长征路可真切领悟长征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长征精神是凝练的,也是生动的,是高大上的,也是接地气的。再走长征路,追随革命前辈的足迹,更能感受到长征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深刻内涵,也更能把握住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从而汲取无穷的力量,化为工作中的动力,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焕发出全国各族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
观点四:再走长征路,是为了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从“再走长征路”,到“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具有逻辑上的内在关联。与长征时所遇到的艰难险阻相比,今天,我们无需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塵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但是,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懈怠,更不能骄傲。再走长征路,可以让我们真切体会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从长征中走出来的这一历史逻辑,保持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革命意志,在新长征的路上勇于“爬雪山”“过草地”“渡险关”“战顽敌”,赢得新的胜利。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表达见解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明确要求,要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谈谈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世界的认识与思考。由表及里指的是一种从表面现象看到本质的逻辑思维方法。本题要求“根据你对长征的了解,说一说“再走长征路”有哪些意义。”这里,只要学生从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列举出“再走长征路”的某一现象(事例),然后分析其现象出现的原因或最后可能导致的结果,并谈谈其意义即可。
解答时,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看看从《长征胜利万岁》这篇文章中能够挖掘出长征的意义,结合现实,挖掘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再走长征路,可以真切感受长征路上的苦难与辉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用长征精神指导现实工作。”也可以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民族自信”等等。有观点之后,注意要展开充分论述,做到有理有据。
【点睛】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就文本的某个人物、标题或者思想意蕴等角度,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有时还表现为对传统观点或命题人假设观点的认知评价等,要求考生认识问题表达看法具有独创性,不因袭他人成说。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强调考生的自主性的阅读体验,它特别强调“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点”。当然,这些观点必须是建立在对文本的理解基础之上的,不然,就成的“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解答这类题,首要要确立观点。“观点个性化”不是脱离作品实际的任意发挥,而是“结合作品实际”、依据“题干要求”发表意见。试题设定“若干观点”的,考生最好从“若干观点”中选择一个自己赞同的观点,结合文意进行探究;试题给出探究对象,如标题、人物、结尾段等,问考生这样安排是否合适的,考生最好依据提问,从“适合”或者“不合适”的角度,结合文意探究。观点确立之后,还要进一步的阐述,实际上就是为自己的观点寻找充足的理由。阐述要结合文本文内容,还要学会多角度思考。就作品的本身提问的探究题,阐述观点时,侧重于从文本之中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材料。如探究一个标题优劣,就可以从结构(线索)、情节的构筑、人物形象、主旨表达等方面来阐述。就作品的社会价值提问的探究题,阐述观点时,侧重于联系社会生活的某个侧面阐述理由。
六、微写作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长征不仅仅是中国的壮举,更是世界的奇迹,我们有理由来发扬长征精神,我建议把长征发展成一项体育运动,定期组织活动,让全世界人民都来参加这项比马拉松还厉害得多的运动,以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曾参加过长征的李中权将军告诉选手们:“我当年长征时,才二十出头,真的是吃过草根,吃过皮带。你们重走长征路是继承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应该千秋万代传下去。”
材料二
除了走路外一切都是形式:没有敌人围攻追杀;渡河有人给准备船;洪水过了再下水;爬山给准备向导、绳索并提供天气预报……有医生全程跟踪,没有任何危险。这是什么长征呀?分明是在作秀。
材料三
崔永元坦承:“的确,现在长征路线的交通等条件都发生巨变,也没有敌人在追我们,但是如果他们认为这是在炒作,那请他们来走一回。现在有多少人能放弃一年的时间,像我们的选手一样,作出思考,牺牲利益去体会一种精神。”
2006年在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年后,崔永元带着21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再次踏上长征路,他们沿着七十年前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徒步走向终点,并完成各类体验活动,采访活动及若干公益活动的任务。对此很多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也发表一下自己对这一行动的看法。
【答案】(示例)今天我们重走长征路,在便利的条件下走过漫长的路途尚且十分辛苦,由此更能体会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更能感受红军长征途中所坚守的信念,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坚持奋斗的革命精神。现在,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希望大家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基本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确定所需要的语言特色。微写作的语言要求一般为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本题给了三则材料,要逐一分析,明确内涵。多则材料审题立意方法:有交集的写作时旨向交集,无交集的就采用平行并列式。材料一中突出长征精神:对今天体育运动的启示,继承发扬吃苦耐劳的传统。材料二从否定的角度看今天重走长征路的“今非昔比”,认为是做秀。材料三从肯定的角度看待重走长征路这一行动,认为能放弃一年的时间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牺牲,从中可以思考人生、生活,体会一种精神。写作时可以综合而言,从昔日的长征中感悟精神,从今日的长征中思考人生,把历史和现实进行对比,辩证分析。也可以仅就其一单向立意。具体写作时观点要鲜明突出,中心明确,可多角度多侧面论证分析。
【点睛】
“三步走”写好微作文:
第一步:审题辨题,明确要求;
第二步:巧妙选点,以小见大;
第三步:有效表达,夺人眼目。
合体:语言表达的风格要与选择的文体相适应。
形象:要尽量修饰语言,使之光彩夺目。
简明:要紧扣写作的中心。
试卷第14页,总16页
试卷第15页,总16页高一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长征胜利万岁》同步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黔驴技穷(qín)
窑洞(yáo)
追剿(jiǎo)
闽南(mǐn)
B.千钧雷霆(tíng)
堵截(jié)
寒噤(jīn)
寒喧(xuān)
C.熙熙嚷嚷(rǎng)
削弱(xuē)
娄山(lóu)
嶂碍(
zhàng)
D.疲惫不堪(bèi)
豪绅(shēn)
跋涉(bá)
歼灭(j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膺品
裁员
滞纳金
死皮赖脸
B.重叠
扫描
大杂脍
戴罪立功
C.针灸
陷阱
原生态
鼎力相助
D.作崇
编纂
候车室
出其不意
3.下列诗句中,不含借代的一项是
(
)
A.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B.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A.电车不慌不忙地跑着,客客气气地响着铃销,好像在说:“借光,呃,借光。”
B.在形形色色的昆虫家族中,七星瓢虫算是比较高雅的,它飞翔的时候轻缓悠闲,就像撑着小洋伞散步的名媛淑女。
C.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D.楼房在夜里呈现出银灰色,静静地蜷伏在雾气沼沼的地平线上。
第II卷(非选择题)
未命名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共分6个部分,展陈面积2000平方米,展出照片275张、文物252件。展览当日,人们从四面八方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追寻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面对80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一位青年人正手托画板,专心致志地
红军长征主题的美术作品,在
的参观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他在谈参观感受时说:“虽然没有亲历长征,通过这个展览,却有
的感觉,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
长征途中,不仅红军要突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要战胜大自然中无数艰难险阻,克服饥寒、伤病等种种磨难。红军官兵团结一致,生死与共,以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
)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汇聚
摹写
熙熙攘攘
设身处地
B.汇流
临摹
川流不息
设身处地
C.汇流
摹写
熙熙攘攘
身临其境
D.汇聚
临摹
川流不息
身临其境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长征途中,不仅红军要突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要战胜大自然中无数艰难险阻,饱受饥寒、伤病等种种磨难。
B.长征途中,不仅红军要冲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要战胜大自然中无数艰难险阻,饱受饥寒、伤病等种种磨难。
C.长征途中,红军不仅要突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要战胜大自然中无数艰难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等种种磨难。
D.长征途中,红军不仅要突破敌人重兵围追堵截,还要战胜大自然中无数艰难险阻,克服饥寒、伤病等种种磨难。
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冰山雪岭空气稀薄,沼泽草地渺无人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他们身上表现了出来。
B.冰山雪岭空气稀薄,沼泽草地渺无人烟,彰显了他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翻过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过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表现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翻过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过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井冈山,唯有敬畏我才能心安
帕男
《莱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天子者,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浅显地说敬就是敬重,畏就是恐惧和害怕。有谁敢说来井冈山是为了旅游的,至少我不敢。
在我的意念里,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到井冈山一游。此次学习,可谓是“命”,我当然不信命,可冥冥之中却在暗示自己。
“井冈山”三个字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里,30年挥之不去。
首先读的是袁鹰的《井冈翠竹》,开篇第一句至今仍记得:“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接着又有这样的一段描写:“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家乡多毛竹,和井冈山的并无二致,与竹子的交情可谓深远,甚至可以说惺惺相惜,和生活的旅伴一样。
但井冈山的竹子不再是竹子,是铁骨铮铮的伟大战士,是屹立不倒的一种精神。
亦如袁鹰所写:“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到井冈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竹子。漫山遍野且密密匝匝,一眼望不到尽头。
其形高挺,接天摩日,叶叶交叠,尾尾相衔,连阳光都难泼进来一点,小涧清流,雾气氤氲,这气场,突然令我肃然起敬。在竹林中穿行,我居然未敢触碰一棵竹子,脑海里老装着袁鹰的那段文字:“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
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
我不忍更不敢触碰他们,不忍的是怕这些竹子就是当年战士的化身,应该让他们静静地站在那里,不染尘埃:不敢是怕惊扰了他们早已安息的灵魂。
竹子是“节”与“洁”的象征。
谁不知道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青,而且“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这种君子之风,不正是我们所景仰的吗?故而郑板桥大为赞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此刻,我还想起了宋人苏轼的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可见竹子的高洁备受文人青睐。
在参观完小井红军医院后,我们来到了离医院不远的烈士墓凭吊。就在绕纪念碑行告别礼时,我看到路旁的树林里有一块伏卧在地的小石碑,上刻有“魂归井冈红军老战士曾志”以及生卒年,不了解曾志的人定以为这与小井红军烈士墓相邻,和巍巍青山做伴的树葬墓是乡下某位过世的老人。
实际上她也真的把自己当成井冈山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老战士,这与乡下普通的老人何异?可曾志毕竟是大名鼎鼎名副其实的中国革命老人。
据说有“满湘美女”之称的曾志,1911年5月2日生于湖南省宜章县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1924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6年8月考入湖南街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4月上井冈山,先后任有四军后方总医院党支都书记、红四军组织科干事、红四军前委工农运动委员会民运股股长、妇女组组长等职。她参加过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广州市委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职。
曾志是从枪林弹雨、炮火硝烟、敌特追捕、白色恐怖中走过来的人,历经九死一生,她的意志坚如磐石。
在培训班互动课时,我又听了曾志在井冈山的孙子石金龙讲他奶奶曾志和全家人的事情,更令我高山仰止。原来在1928年年底,曾志产下了一名男婴,但迫于战争形势,她不得不将出生不久的孩子托给了当时留守井冈山的王佐部队一个叫石礼保的副连长代为抚养,这名男婴也就是石金龙的父亲石来发。丢下孩子,曾志就随着部队,告别了井冈山。
新中国成立后,曾志多次托人到井冈山寻找孩子。直到1952年,时任广州市委书记的曾志才终于得以母子相见。别以为儿子找到当市委书记的母亲,就再也不用当农民了。曾志把石来发留在身边住了一段时间后,就让他重新回到井冈山当农民,直到老死井冈山。
我在房间里,对着毛主席“重上井冈山”的牌匾,尝试朗读袁鹰《井冈翠竹》中的一小段:“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顿时,我的心里豁然明亮,此次来井冈山,不是宿命,而是必须。
记得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来井冈山,除了敬畏你还敢生出什么奢想?
(有删改)
8.下列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乡多毛竹,和井冈山的并无二致”,这表明作者认同井冈山的竹子,但这两地的竹子给作者的感受并不一样。
B.文中引用郑板桥和苏轼的诗文,凸显了竹子的“节”与“洁”,彰显了井冈山红军战士为革命奉献牺牲的高洁品质。
C.“就让他(石来发)重新回到井冈山当农民,直到老死井冈山。”这表现了曾志虽位高权重却大公无私。
D.前文“此次学习,可谓是‘命’”与文末“不是宿命,而是必须”的表述,前后矛盾,表现了作者对井冈山既敬且畏的纠结心理。
9.下列对作品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述《菜根谭》中的句子,既引出了“敬畏”一词,起到点题的作用,又明确了“敬畏”的含义,为下文做铺垫。
B.文章写井冈山的竹子,既摹其形,又现其神,从形与神等方面表现了井冈山的竹子带给作者的心灵震撼。
C.“和巍巍青山做伴的树葬墓是乡下某位过世的老人”,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革命老人曾志魂归故里。
D.文章以“我的行踪”为线索,具体叙述了“我”在井冈山学习的经历,抒写了“我”对井冈山的独特的感受,形散而神不散。
10.文章由井冈山的竹子转向对“曾志”的叙述,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
11.文章的题目“井冈山,唯有敬畏我才能心安”,有什么含义?
四、古代诗歌阅读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忆秦娥
娄山关(注)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1935年2月25日,红军与敌军为争夺娄山关展开激斗,最终取得胜利。这首词即写于攻克娄山关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写拂晓时分红军急行军前往娄山关,下片写黄昏时分战斗结束,全篇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
B.“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两句极为精练传神,不但交代了红军进攻娄山关的时间、环境,而且营造了一种壮烈的抒情氛围。
C.“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碎”字表明马蹄声急而低,“咽”字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用字十分精妙。
D.这是一首雄壮的革命战争的赞歌,凝重与雄劲豪放相统一,气氛悲壮,但又蕴含着勃勃生机,赞颂了红军的豪迈气概和英勇精神。
(2)请简要赏析“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两句。
五、语言表达
13.根据下面语段内容,概括万里长征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33)《长征胜利万岁》
14.选出填入横线上恰当的词语。
①保护川贝母野生资源,提高川贝母质量和产量,野生________(抚育/抚养)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②一想到未来,她既憧憬,又_______,经常一个人在村口________,思考自己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彷徨/徘徊)
③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______(不堪设想/危如累卵),政权不保,哪里还顾得上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啊!
④侵略军进城后,大肆屠杀无辜百姓,连老人和婴儿也不放过,手段________(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场面触目惊心。
15.2019年6月11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长汀、宁化举行。500多名新闻工作者追循革命先辈的足迹,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路,重整行装再出发。近年来,多有记者、大学生、社会团体,发起再走长征路活动。根据你对长征的了解,说一说“再走长征路”有哪些意义。
六、微写作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长征不仅仅是中国的壮举,更是世界的奇迹,我们有理由来发扬长征精神,我建议把长征发展成一项体育运动,定期组织活动,让全世界人民都来参加这项比马拉松还厉害得多的运动,以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曾参加过长征的李中权将军告诉选手们:“我当年长征时,才二十出头,真的是吃过草根,吃过皮带。你们重走长征路是继承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应该千秋万代传下去。”
材料二
除了走路外一切都是形式:没有敌人围攻追杀;渡河有人给准备船;洪水过了再下水;爬山给准备向导、绳索并提供天气预报……有医生全程跟踪,没有任何危险。这是什么长征呀?分明是在作秀。
材料三
崔永元坦承:“的确,现在长征路线的交通等条件都发生巨变,也没有敌人在追我们,但是如果他们认为这是在炒作,那请他们来走一回。现在有多少人能放弃一年的时间,像我们的选手一样,作出思考,牺牲利益去体会一种精神。”
2006年在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年后,崔永元带着21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再次踏上长征路,他们沿着七十年前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徒步走向终点,并完成各类体验活动,采访活动及若干公益活动的任务。对此很多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也发表一下自己对这一行动的看法。
试卷第6页,总7页
试卷第5页,总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