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16 14:3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题组1 声音的高低——音调
1.声音的高低叫做    ,它与声源的振动    有关。通常女生的声音比男生的声音尖细一些,是因为女生的声带比较     (选填“长”或“短”),使她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_比男生的高。青春期发育时,要经历一个变声期,经过变声期后,男生的说话声_________变低了。?
2.[2020·娄底] 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小提琴,小提琴发声时是因为琴弦在    ,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3.小孩的音调比成年人的高,而给动画片配音的往往是成年人,用慢录快放的方法,就能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小孩的声音。这是因为慢录快放相当于提高了声源振动的     ,使音调    。?
4.[2020·甘孜州] 如图1所示,将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则听到的声音 (  )
图1
A.频率不变,音调变高
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
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
D.频率变低,音调变低
5.如图2所示,在A、B、C、D 四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图2
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
D.不管瓶子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子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6.当往暖水瓶里灌水的时候,怎样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灌满?
题组2 波形图与频率
7.人们能听见蜜蜂飞行的声音,却听不见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这两种昆虫飞行时翅膀振动的    (选填“频率”或“幅度”)不一样。有一种昆虫飞行时靠翅膀振动发声,它的翅膀1 min内振动了30000次,它翅膀的振动频率是    Hz,我们    (选填“能”或“不能”)听见这种声音。?
8.如图3所示,对比可知,图    应为女高音歌唱家的声音波形图,另一幅图为男低音歌唱家的声音波形图,你判断的理由是 ?  ?  ?  ?  ? 。?
图3
9.如图4所示是将几种声音分别输入到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小明在音乐厅里弹钢琴,琴声传到距离他17 m远的观众耳中所需要的时间是    s。(此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图4
10.如图5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相同时间内不同乐器发出的不同声音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高的是(  )
图5
题组3 管乐器的音调变化
11.如图6所示是一种叫做排箫的民族乐器,随着竹管越来越长,吹奏出的声音的音调就(  )
图6
A.越高 B.越低
C.先高后低 D.先低后高
题组4 弦乐器的音调变化
12.如图7所示,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
 图7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加大摩擦弦的力度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张紧度
13.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紧程度有关。
(1)于是他利用弦音计进行研究,如图8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紧程度相同。
图8
①若他选择b和d两根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    和    两根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2)请你据图9判断,在张紧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声音音调最高的是按住    点,最低的是按住    点。?
图9
【能力提升】
14.同样的玻璃杯内装不等量的水,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雅琦同学现在手里只有一个玻璃杯,她先装了半杯水,敲击听声;再稍加了一些水,再敲击听声。她感觉两次声音没有什么变化。
(1)你认为她的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有没有更好的比较方法来判断声音是否有变化?若有,请你写出来。
15.管乐器在演奏时靠乐器内部空气柱的振动发声,小王猜想:可能振动的空气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他想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究,请你和他一起来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参考答案
1.音调 频率 短 音调 音调
[解析] 音调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女生的声带短而薄,振动得更快,发声的音调高。男生经过变声期后,声带变长,而且宽厚,振动变慢,音调变低。
2.振动 音调
3.频率 变高
4.D
5.B
6.灌水过程中,暖水瓶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声,若声音音调较低,则表示振动频率低,瓶中空气柱较长,水还未灌满,若音调很高,则表示水即将灌满。
7.频率 500 能
[解析] 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快,发声频率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而蝴蝶翅膀宽大,振动慢,发声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该昆虫翅膀的振动频率f=30000次60 s =500 Hz,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所以人能听见500 Hz的声音。
8.乙 女高音歌唱家发声的频率高,音调高
9.甲、乙 0.05 [解析] 对比图甲、乙可看出波出现的个数相同,说明振动快慢(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
由公式v=st得,琴声传到距离小明17 m远的观众耳中所需要的时间是t=sv=17 m340 m/s=0.05 s。
10.B
11.B [解析] 排箫演奏时,是竹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长,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反之越高。
12.C [解析] 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弦振动部分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由于两根弦的粗细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加大摩擦弦的力度,不能影响音调,故C符合题意;旋转弦轴,增加弦的张紧度,可使弦振动的频率变高,音调变高,故D不符合题意。
13.(1)①长度 ②a b 
(2)A B
14.(1)雅琦同学实验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她在第二次加水时加少了,导致敲击时声音变化不明显;二是凭自己的听觉来区分声音不够准确,微小的变化不易察觉。
(2)可以利用话筒放大声音和示波器显示波形,对波形进行比较分析;也可以用调琴音用的频率器来测量两次振动的频率。
15.实验分两步,采用控制变量法。
(1)控制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相同,改变空气柱的长度,比较音调。具体方案:选取一支长笛进行演奏,当用手指堵住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使空气的多少发生变化,比较发声的音调即可。
(2)控制空气柱的长度相同,改变空气柱的粗细,比较音调。具体方案:选取两支粗细不同、长度相同且孔位置相同的竹笛分别进行演奏,当用手指堵住相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粗细,使空气的多少发生变化,比较发声的音调即可。(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