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题组1 声音的强弱——响度
1.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 ,“高”指的是 。成语“如雷贯耳”,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声音的 。?
2.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的( )
A.振幅 B.材料 C.频率 D.结构
3.下列词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小的是 ( )
A.震耳欲聋 B.声如洪钟
C.轻声细语 D.鼾声如雷
4.如图1所示,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的是 ( )
图1
5.如图2所示,手机和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50 dB变为40 dB,说明音叉 ( )
图2
A.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大
B.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小
C.1 s内振动的次数变少
D.振动1次所用的时间变短
6.如图3所示,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脏的跳动情况,主要是为了 ( )
图3
A.适当改变心脏跳动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B.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
C.缩短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声音的响度
D.可以增大心脏跳动的幅度,使响度增大
7.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名同学的发言,走近这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 ( )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8.很多成语中包含了声现象,例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窃窃私语;④余音绕梁;⑤引吭高歌,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9.如图4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被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弹开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 )
图4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题组2 声音的品质——音色
10.[2020·北京] 古诗《春夜洛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11.如图5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 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 )
图5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2.人们在挑选瓷器时会轻轻地敲击瓷器,听瓷器发出的声音判别其品质的好坏;夏天挑选西瓜时也会拍一拍西瓜,听声判断西瓜的成熟度。这种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回声大小不同
13.如图6所示,兔乖乖们听见说话和敲门声后,是根据声音的什么特征不开门的 ( )
图6
A.敲门声音的响度不同
B.说话声音的音调不同
C.说话声音的音色不同
D.敲门声音的音调不同
14.图7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女同学的声音比男同学要尖细,是指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_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图7
题组3 利用波形区分响度和音色
15.[2020·绵阳] 如图8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8
A.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
B.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C.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D.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16.如图9所示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9
A.响度相同的有甲、乙、丙
B.音调相同的只有甲与乙
C.甲与丁可能是同一乐器发出的声音
D.甲与丁的音色相同
【能力提升】
17.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 。?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到鞋盒的距离。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 ,其好处是? ? ?? ? ? ? ? ? 。?
(3)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响度
较响
最响
弱
刚听不见声音的距离/m
1.5
2.0
1.0
则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 ? 。?
参考答案
1.音调 响度 响度
2.A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幅度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C
4.A [解析] 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会增大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故A符合题意;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瓶子和水振动发出声音,且瓶内的水越多,振动的频率越低,相应的音调越低,故B不符合题意;对着试管口吹气,管内水量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故C不符合题意;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5.B [解析] 用分贝(dB)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50 dB变为40 dB,表明响度变小了。
6.B 7.C
8.D [解析] ①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②掩耳盗铃,指阻碍声波传入自己的耳朵中;③窃窃私语,说明声音的响度小;④余音绕梁,是指声音的反射和回声;⑤引吭高歌,说明声音的响度大,因此③⑤都是指声音的响度特征。
9.B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被弹开的角度不同。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小球被弹开的角度越大,且发声的响度越大,因此比较小球被弹开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10.C [解析] 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
11.C [解析]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方式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音色。
12.B [解析] 敲击好的瓷器时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敲击不好的瓷器时发出的声音低沉发闷;拍成熟的西瓜时发声较清脆,拍不熟的西瓜时发出的声音低沉发闷。这些主要属于声音的音色特征。
13.C [解析]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及发声方式决定的,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如狼与兔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判断敲门者是谁,主要是根据敲门者发出声音的音色。
14.音色 音调 响度
15.B [解析] 由波形图可知,两幅图中钢琴、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即振动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振幅相同,响度相同;而钢琴与长笛的结构和制作材料不同,声波的形状也不同,即音色不同。
16.B [解析] 由图知,甲、乙、丙的振幅相同,所以响度相同,故A正确;由图知,相同时间内甲、乙、丁振动的次数相同(都有2个波峰和2个波谷),即它们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B错误;由图知,甲和丁波形的形状相同,因此它们的音色相同,可能是同一乐器发出的声音,故C、D正确。
17.(1)机械闹钟
(2)方案B 靠听到声音的响度判断不太直观,具有很大的误差,而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有可靠的实验数据,能够较好地判断隔音效果
(3)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