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辛亥革命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到了这一天,许多人都会种下各种树苗,也会说着同样的一句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中国为什么要把植树节定在这一天呢?
原来是为了纪念一位中国革命的 先行者——孙中山。这一天,是孙中山逝世的日子,他为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在???历史上永不磨灭。
新知导入
1.了解萍浏醴[lǐ]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2.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
3.理解并清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狭义上讲,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广义上讲,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
19世纪末
1912年3月
1911年
10月10日
狭义的辛亥革命
广义的辛亥革命
萍浏醴(lǐ)起义
安庆绍兴起义
广西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主要起义
时间
领导人
结果
萍浏醴起义
安庆绍兴起义
广西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1906
1907
1907
1911
刘道一、蔡绍南
徐锡麟、秋瑾
孙中山、黄兴
黄兴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自主探究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长期压抑)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è)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二、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①分布地区:
②原因:
观察武装起义分布地区,分析其原因
地处华南沿海地区;
易得到海外饷械的接济;
先夺取两广为根据地然后挥师北上。
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武昌起义
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阅读课本第44页,找出武昌起义以下要素:
武昌起义
时间:
地点:
主力:
经过: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武昌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
夺取军械库
步炮联合,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攻占汉口、汉阳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10月11日)
各省纷纷响应, 一半以上宣布独立
武昌起义革命军军旗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的概念
狭义上
广义上
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共和国的全过程,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革命政党的建立、政治纲领的制定、历次武装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等。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性质:
一次自下而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局限:
启示: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资产阶级共和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辛亥革命的局限和启示
清朝龙旗
民国五色旗
图说历史
武昌起义
图说历史
武昌起义
图说历史
剪发辫
废缠足
武昌起义
课堂小结
主力:湖北新军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
革命起义:
武昌起义:
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徐锡麟
秋瑾
黄兴
林觉民
陈天华
邹容
喻培伦
风云人物
辛亥精神
辛亥精神:
它是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
......
它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它是无私无畏、忠贞奉献的博爱精神;
它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
辛亥精神
辛
亥
革
命
革命志士的奋斗
武昌起义
1906年,萍浏醴起义
1907年,安庆绍兴起义
1907年,广西起义(镇南关起义)
1911年,黄花岗起义
时间:
主力:
结果 :
影响: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新军
建立湖北军政府
辛亥革命推翻了…,宣告了…。开创了…,推动了…,打开了…。
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个武装起义是( )
A.安庆起义 B.广西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 )
A.它是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
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
C.革命党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C
D
课堂练习
3.武昌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
A.中国同盟会 B.湖北文学社
C.湖北新军 D.湖北共进会
4.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B.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
D.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
C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九十年以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引自中共中央前总书记江泽民的一次重要讲话
(1)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什么?
辛亥革命。
合作探究
(2)“先生”是指谁?
孙中山。
(3)“先生”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4)举出“先生”在“革命”前的一例重要活动。
成立兴中会(或成立中国同盟会)。
(5)有人认为“这场革命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第一次巨变”,为什么这样说?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