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北六校2012届高三高考前冲刺联考试题
理科综合
本试卷共12页,36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11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6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多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浆(效应B)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过程中,不需要的物质是
A. 核糖核苷酸 B. 核糖核酸 C. 脱氧核苷酸 D. 氨基酸
2. 角膜炎、鱼鳞癣和听力丧失综合征(KIDS) ,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一个连接蛋白基因突变,导致连接蛋白缺失一个氨基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基因突变的原因是mRNA缺失了一个密码子
B. 该病可望通过基因治疗治愈
C. 连接蛋白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是导致该综合征的根本原因
D. 该病携带者对霍乱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说明生物的变异可能是有利的
3.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化学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活细胞内合成酶必须核糖体参与
B. 酶等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
C. DNA酶能催化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
D. 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活性降低或消失
4. 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后,得到的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下图,分析下图可推知该系统的
A. 能量传递效率不到10%
B. 全部食草动物构成一个种群
C. 全部绿色植物、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构成一个群落
D. 生物与生物之间不会有信息传递
5. 下列实验中,可以用显微镜对实验材料进行原色观察的是
A.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B. 观察线粒体
C. 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D. 观察染色体
6.图示①、②、③为现代生物技术,a、b、c分别为其结果。分析后可得出
A. ①是冲卵技术,a是克隆动物
B. ②是体外受精技术,b是试管动物
C. ③是胚胎分割技术, c的产生属于有性繁殖
D. a、b、c均需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处理
24. 遗传工作者用某种黑色家鼠(简称黑鼠)和白色家鼠(简称白鼠)若干杂交,F1皆表现为黑鼠,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后可以得出:
杂交组 鼠总数 F2性状的分离情况
黑鼠 白鼠 黑鼠﹕白鼠
1 1686 1580 106 14.91:1
2 62 58 4 14.50:1
A. 家鼠体色中白色是显性性状 B. 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
C. 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F1与白鼠杂交后代黑鼠与白鼠比为1﹕1
25.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相匹配的是
A. 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B. 制作小生态瓶,研究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 荧光标记法,认识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D. 构建血糖调节模型,模拟人体血糖调节机制
第II卷(182分)
三、非选择题:
26.(16分,每空2分)
下表是通过8套密封的探究装置研究甘蓝型油菜光合作用的结果,各组数据记录了1小时内不同光照强度与甘蓝型油菜O2释放相对量的关系。
光强(lx)O2释放量(ml)组别 0(黑暗) 5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1 —4.2 —2.3 0 6.4 11.7 15.7 18.3 18.2
2 —4.1 —2.2 0.1 6.3 11.5 15.4 18.0 18.1
3 —4.3 —2.1 —0.1 6.2 11.6 15.4 18.3 18.3
平均 —4.2 —2.2 0 6.3 11.6 15.5 18.2 18.2
图示为甘蓝型油菜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模式图,A、B、C为相应生理过程场所,①~⑥均为气体物质。
请回答:
⑴由上表数据综合分析,可得出甘蓝型油菜的实际光合作用强度最大为 ml/小时(用氧气释放相对量表示)。当光强由2000 lx提高到3000lx时,叶绿体中C3的含量 。当光强由5000 lx提高到6000 lx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原因是 。
⑵上图中可表示CO2的是 (填序号);图中C中发生的能量变化过程可表示为
;A中ATP的移动方向是 。
⑶当图中③④箭头消失时,则A、C中生理活动及其强度关系是 。进入C的⑦是指___________和还原氢。
27.(16分,每空2分)
图一中大量苯丙氨酸转变成苯丙酮酸时,人体患苯丙酮尿症。图二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B、b)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H、h)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是苯丙酮尿症。图三是图二家族某些个体细胞分裂时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形态及甲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回答:
⑴分析图一,苯丙酮尿症患者是由于基因________发生突变所致,图示过程说明了基因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⑵结合图二、三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其中Ⅱ1的基因型为 ,个体U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
⑶图三中可能在Ⅰ1体内存在的是 (填序号),3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 。
⑷若要快速检测正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这些致病基因,可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进行精确检测,该技术依据的是 。
28.(16分,每空2分)
Ⅰ. 激素、淋巴因子和CO2等化学物质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甲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请回答:
⑴人在恐惧时,体内肾上腺素含量迅速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是来自相关神经元分泌的 ,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
⑵寒冷时,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A中的
,从而促进垂体分泌
。当③分泌过多时,对A和垂体起 作用。
⑶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C可由 细胞增殖分化而来。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原因是
。
Ⅱ. 生态系统中同样存在着信息传递。图乙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甲、乙、丙三者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发生的联系,该联系体现了维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
29.(16分,每空2分)
为更好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某生态示范区在向阳的山坡上种植了一大片野生葡萄,请回答:
⑴该野生葡萄种植初期,种群数量的变化最可能呈 增长模型。
⑵利用野生葡萄制作果酒,要获得更好的发酵效果,需对野生型酵母菌进行分离纯化,可以用
接种方法。
⑶下图是该生态示范区中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局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①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②保持原有植被的同时,部分区域引种野生葡萄,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美食等的多种需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⑷利用野生葡萄枝进行“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步骤如下:
配置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
↓
制作插条:每一插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生长状况相同;
↓
分组处理:将上述插条均分成若干组,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浸泡数分钟;
↓
进行实验:保持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水培培养一段时间。
请回答:
①实验中处理插条比较简便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两者比较,浸泡法所用浓度和处理插条的时间特点是 。
②实验中插条能够生根,从细胞水平分析,是细胞 的结果。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各组插条生根的数没有明显差异,可能的原因是
。
④培养一段时间后,各组插条均不生根,可能的原因是 。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24 25
生物 C A D A C B BC BD
题号 7 8 9 10 11 12 22 23
化学 B C B A D D BC B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物理 A A B A AB AC BD AD AC
生物部分
26.(16分,每空2分)
⑴22.4 降低 答案只要涉及到“受叶绿体中色素(或叶绿素)的数量、酶的数量、酶的催化活性、CO2 浓度、温度等的限制(内因或外因任2项得2分,答“色素的种类”不得分)
⑵①④⑥(全对得2分,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热能(缺一得0分) (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
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答“A > C”得0分) 丙酮酸
27.(16分,每空2分)
⑴1(基因1) 酶的合成(只写“酶”得0分)
⑵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写成“伴X隐”得0分) hhXBY 1/2
⑶1、3 1:2 ⑷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8.(16分,每空2分)
Ⅰ.⑴神经递质 反射弧 ⑵体温调节中枢 促甲状腺激素 抑制
⑶B细胞、记忆 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后,淋巴因子产生减少
Ⅱ. 负反馈调节(答反馈调节得0分)
29.(16分,每空2分)
⑴、“J”型曲线(只写J不给分) ⑵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任答一项即可)
⑶①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答到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得2分,只答“物质循环”或“能量流动”得0分) ②直接
⑷①浓度低、时间长(缺一不可) ②增殖和分化(缺一不可)或者脱分化和再分化(缺一不可)
③插条用2,4—D溶液处理的时间过短、培养时间过短、浓度(梯度)不合理等合理即可得2分
④插条倒置或2,4—D溶液浓度太高等合理即可得2分
绿色植物36 629千焦 /米2 /年
食草动物
食肉动物
200千焦/米2/年
2 491千焦/米2/年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