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
教学目标:
1、认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并能做到将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2、能根据特定情景推理思考,在绘画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提高绘画表现力。
3、培养良好思维习惯,增强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根据预置情景故事,通过自己的联想,把故事的结果用画笔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点的排列、疏密等基础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范画以及绘画工具。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观察联想,激情引入(5分钟)
1、出示黑豆,请同学们观察并说说它像什么?(小蝌蚪)
2、出示动画片《小蝌蚪》,说说你看到的小蝌蚪是怎样的?(请学生回答)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10课《小蝌蚪》。
(1)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师生共同总结小蝌蚪的外形特点:(圆圆的头,细长的尾巴,黑灰色的身子)。(学生画,教师提示蝌蚪的画法并演示,小蝌蚪在静止不动的时候尾巴通常是直的,游动的时候尾巴呈波浪形左右摆动;尾巴的位置不同,游动的方向也就不同,注意:尾巴不能太长或太短,太粗或太细)
(2)提问:小蝌蚪在水里是怎样游动的?我们再来观看图片(请同学回答,教师总结:有时一两个分散开,有时三五成群在一起,有时成群结队往前游)(板书:游动姿态 摆动尾巴 排列自由)
二、创设情景,拓展思维(6分钟)
(过度 刚才同学们把小蝌蚪画的很好,想不想和小蝌蚪做朋友?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师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蝌蚪和我们勤快的孩子们一起起床啦,想一想,小蝌蚪们起床后,它们都在做什么?(有的…有的…有的…小蝌蚪们起床后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吃完早点,他们决定一起去旅行,于是充满惊喜的冒险之旅开始啦!看一看:
(一)小蝌蚪出去旅行,他们的队伍是怎样的?(课件提示:很有团队精神的,就想我们可爱的孩子们放学的路队一样,排的很整齐,没有掉队的,也没有随便离开的,还有带队的路队长呢!)??
(二)它们游啊游,突然,“咕咚”一声,一节小枯枝掉入水中…小蝌蚪们遇到了从天而降的横祸,该怎么办呢?(课件出示:往不同的方向逃避,队伍散开了。?)
(三)旅行的队伍被打乱了,猜一猜,继续旅行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看见了荷花,小蝌蚪会游到荷花的周围;看见了小鱼,会和小鱼交谈、看见了食物,一起蜂拥而至,看见了乌龟、螃蟹,它们会一起游戏…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述说。)?
三、畅谈构想,自主表现(3分钟)
(过度 同学们的想法真奇妙,我们欣赏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想的?)
(一)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作品,提问:
画中的小蝌蚪,它们分别在干什么?(一起吃食物,一起在荷花、水草边嬉戏……)这些小朋友的想法真有趣!
课件出示其它同学(张梓歆)的画,请同学们观察,注意蝌蚪的聚散、疏密排列。
学生构思创作,教师巡视指导(20分钟)
(过度 欣赏完这么多充满神奇想象的画,大家想不想拿起笔来把自己构思的故事画下来?)出示作业要求:
1、大胆构想,故事充满童趣。
2、组合有序,注意聚散排列。
3、添加背景,画水中动植物。
五、作业展示评价,反馈拓展(5分钟)
(一)指导学生自评(讲故事)、互评(有创意的作品),评出最佳作品。(想象大胆 组合有趣两方面评价)
(二)思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1分钟)
想想小蝌蚪在旅行中还会遇到什么情况?请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教学反思:
实物观察,猜谜激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创作中多数孩子的作业比较优秀,但个别学生的作业里出现了小蝌蚪像排队似的,比较呆板。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入小蝌蚪的生活习性的强调,在课前多准备一些荷花和荷叶的画法,还有一些青蛙的画法等等,供学生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