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诚然,许多苦口的良药是利于病的,许多逆耳的忠言是利于行的。但是,人们在生病时会勉强地吃苦口良药,但对逆耳忠言却总是能躲则躲,不愿意虚心接受。那么,如何委婉给领导提建议呢?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其体列为国别体,由西汉刘向编订,反映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共12策。
邹忌,战国时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能言善辩著称。善鼓琴,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kūn)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几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侯。邹忌不仅是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卓有远见,关心国家的政治家。
齐威王
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成就伟业。
?
??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4、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刺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
教学目标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题
讽刺
今义:
古义:
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理解正确的是
A.从反面讽刺
B.含蓄地嘲讽
C.从正面说服
D.委婉地规劝
D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昳
窥
间进
期年
谤讥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yì
kuī
jiàn
jī
bàng
jī
Zhāo
guān
cháo
译读课文
梳理重要字词
译读课文
梳理重要字词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
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
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身高八尺多,
体形容貌光艳美丽。
穿戴
早晨
光艳美丽
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
“我与城北的徐公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
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谁
极
漂亮、
好看
长(身高)
比得上
照
表判断
多
怎么
谁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
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
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
之美也。”
就又问他的妾说:
“我与徐公比,谁更美?”
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
!”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与他相坐而谈,
美啊。”
问他:“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
谁
又,再
比
怎么
第二天
(之)
谁
比不上
相信自己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客人说:“徐公不如你
用在主谓之间,无实义
偏爱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
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
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
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
者,欲有求于我也。”
通“熟,”仔细。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
自认为不如徐公美
再照镜子看看自己
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
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
是想有求于我
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
认为
不
睡觉
这件事
认为……美
表判断
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
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美。
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的确,实在
(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
(邹忌)于是上朝见齐威王,说:“
朝廷
拜见
认为
比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
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
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
矣。”
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土地)方圆
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侍从,没有不偏爱您的,
全国的老百姓,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的。
受蒙蔽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严重了。
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
没有谁
近臣,亲信
厉害,严重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
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
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
者,受下赏。”
使……听到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
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
当面指责
上书劝谏我的人,
可得上等奖赏;
指责议论
公共场合
使我听到的,
可得到下等奖赏。”
可得到中等奖赏;
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
议论(我的过失),
齐威王说:“你说得好。”于是下了命令:
好
过失,过错
信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
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命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进谏,
门前院内好像集市一样,
几个月以后,
还偶尔有人来进谏,
满一年以后,
刚刚
好像
间或,偶尔
不时,有时
满一年
即使
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
什么可进谏的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种情况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齐王纳谏这件事,
都到齐国来朝见齐威王。
在
到
朝见
说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其他国家。(共18张PPT)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第二课时
重点字词复习巩固
朝服衣冠
入朝见威王
能谤讥于市朝
皆朝于齐
朝
吾孰与徐公美
徐公来,孰视之
孰
早晨
朝廷
泛指公共场合
朝见
谁,哪一个
同“熟”,仔细
一字多义
通假字
词语通
今齐地方千里
古: 土地方圆
今: 某区域、地区
古今异义
1、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旦日
4、明日
5、闻寡人之耳者
认为……美
偏爱
确实
使……听到
第二天
又过了一天
解释下列斜体字
昳丽:
服:
窥镜:
旦日:
不若:
孰视之:
暮寝而思之:
美我:
私:
光艳美丽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第二天
不如
仔细地看
晚上躺着想这件事
认为我美
照镜子
动词,偏爱
一、重点词句解释:
诚知:
皆以美于徐公:
地方:
左右:
蔽甚矣:
善:
面刺:
谤讥:
市朝:
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期年:
确实知道
都认为比徐公美
土地方圆
蒙蔽很深了
好
当面指责
批评议论
公共场合
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形容人很多
有时候,偶尔有人进谏
满一年
近臣
1、朝服衣冠。
服:名词作动词,穿(戴)。
2、吾妻之美我者。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我)美。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4、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寡人之耳)闻。
二、词类活用现象
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谁
哪一个)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
仔细)
6、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上等)
(送上,进献)
7、乃下令
受下赏
(颁布,下达)
(下等)
8、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门庭若市
(及,比的上)
(像,如)
9、邹忌修八尺有余
欲有求于我也
通
“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与“无”相对
整体感知
三 赏
面刺,上赏
上书,中赏
谤讥,下赏
三 变
令初下,门庭若市
数月后,时时间进
期年后,无可进者
三 问
问其妻
问其妾
问其客
三 答
君美甚…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
…
美也
三
思
私
臣
畏
臣
有求于臣
三 比
莫不私王
莫不畏王
莫不求王
邹忌进谏
妻→私我
妾→畏我
客→求我
齐王纳谏
宫妇左右→私王
朝廷大臣→畏王
四境之内→求王
三比
三赏
三变
三思
三问、三答
战胜于朝廷
小
大
家事
国事
总结
深度探究
人物不同的身分、心理,不同感彩
妻
妾
客
三问
问者语气
三答
答者语气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亲昵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由衷热情
吾孰与徐公美?
严肃
徐公何能及君也?
拘谨勉强
吾与徐公孰美?
平淡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敷衍奉承
深度探究一;
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
忠于职守,关心国事
。
有实事求事的态度,头脑冷静。
善于思考观察事物,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具有远见卓识
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坦荡胸怀。
深度探究二;
有从谏如流的魄力的开明君主,勇于听取意见。
能纳谏,兴利除弊,大胆改革。
深度探究二;
《邹忌讽齐王纳涑》对话精彩,结构精巧,邹忌的睿智,齐威王的英明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邹忌以日常比美小事入手,有家事比喻国事
,由己及君,由浅入深,达到讽谏的效果。
课堂小结
深度探究三;
这个故事给你哪些启示?
1、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
2、要多去实践,多去观察。
3、要多角度看待问题。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
深度探究三;
齐景公酷爱打猎,非常喜欢捉野兔的老鹰。烛邹不当心,让一只老鹰逃走了。景公大发雷霆,命令将烛邹推出去斩首。晏子走上公堂,怎样进谏才救得了烛邹?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