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 5.秋天的怀念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 5.秋天的怀念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6 23:4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秋天的怀念
教学目标
通过对母爱的感受,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有感情的读文,体会文中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文章中的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理解词语含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对儿女深深的爱;学会通过描写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怎样透过一些小事,来表达真情实感。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从中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那份不张扬的母爱,感悟人间真情是本科的教学重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通过描写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及怎样透过一些小事,来表达真情实感是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学生分享古诗词里描写秋天的诗句,部分学生全班展示,然后引入新课。投影出课题:秋天的怀念
(二)温故知新:
1、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2、刻画人物的方法:
3、环境描写:
(三)走进作者:
作者 20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他不得不终生以轮椅为伴,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呀!瘫痪的双腿,残缺的天空,不完美的人生,曾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难以自拔。
感知全文:
补全题目,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精读课文:
探究“我”的形象:暴怒无常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
环境描写的作用“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这句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
文中写了母亲那些事?
插叙的作用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精读课文,探究母亲的形象语言描写作用动作描写作用神态描写作用细节描写作用。
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 为什么?
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拓展阅读,加深理解文章主题:
请同学们一起默读下面这段话。看你读到了什么。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的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
(七)作业
推荐阅读《我与地坛》。
2.学习本文后,请你给母亲写一封信,或表达你对她的谢意,或表达你的歉意,或告诉她你对生命的全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