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和修改病句

文档属性

名称 辨析和修改病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15 21:3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辨析并修改病句
一、考纲明示
辨析并修改病句考试内容
1、语序不当 2、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赘余 4、结构混乱
5、表意不明 6、不合逻辑
二、考试题型
客观题 辨析
主观题 修改
一、语序不当
一、语序不当
1.多层定语的次序一般为:
①表领属的名词或短语(谁的);
②指示代词数量语;
③动词或短语(怎么样);
④形容词或短语(什么样的);
⑤表性质的名词或短语(后带“的”);
⑥表性质的名词或短语(后不带“的”)。
正例1:①花园里②那几朵③盛开的④美丽的⑤红色的玫瑰花被人摘走了。
正例2:①我们学校的②一位③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④优秀的⑤数学女教师。
病句:
她是一位优秀的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句:
国家队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词语
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他们发挥着无穷的蕴藏的力量。
表性质的“无穷”的应该紧靠中心短语。
(1)带“的”定语 放在不带“的”定语之前
①一顿丰盛的烤羊肉②前线的作战部队。
错例:为了了解产品的质量,他走访了许多
本厂的客户。
(2)如果定语之间有先后、轻重、远近、高低、内外等逻辑关系,则据语境按特定的逻辑关系排列。
错例:创新思想培养的是学生的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定语位置不当
①定语和中心词位置不当
②定语错放于状语位置 错例:这一事件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议论。
错例:我国棉花的生产,远销德国、法国。
③两个定语先后语序不当 错例: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2.多层状语的次序一般为:
①表目的、原因或条件的介宾短语
②时间状语 ③地点状语 ④范围状语
⑤表情态或程度的短语
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要紧挨中心语。
正例1:许多代表②今天早上③在会议室里④都⑤热情地⑥同我们交谈。
错例1:②我昨天①为使你们及早注意④就⑤清楚地 ⑥对你们③在教室里讲过。
错例2:有些同志夜以继日地仍然战斗在引滦前线。
状语位置不当
错例1: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当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错例2:我们的祖国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② 两个状语前后位置颠倒
错例: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传说中的那位神猎手。
①状语错放于定语位置
虚词的位置不当
①副词“不”的位置不当
错例:如果趁现在不抓紧时间复习,考试前又该手忙脚乱了。
②关联词错位
规则:
①若两分句主语同,则关联词置于主语后;
②若两分句主语异,则关联词置于主语前。
※他被困难没有吓倒
错例1:他们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我们也完成了任务。
错例2:虽然他们在寻找革命真理和探索革命道路中经历了许多痛苦、挫折,但始终信心百倍。
错例3:国民经济发展了,国家不但富了,人民也富了。
错例4:鸟的翅膀不管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二、搭配不当
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例: 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以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发电量”不能输送,应改为“发的电”.
错例1:春风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错例2: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2、主宾搭配不当
错例1: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错例2: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
错例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3、动词与宾语搭配不当
例:这样做会拖延人才培养的质量。
说明:动词和宾语在语义上不搭配。
例:一举占领和歼灭敌方高地上留守的一个团。
带宾语的动词性并列短语的其中一个动词不能跟宾语搭配
4、修饰成分和中心语不搭配
例:要掌握走私犯活动的规律,以便稳准狠地识别和打击他们。
状语“稳准狠”不能修饰“识别”,可改为“更好地”
例:我们有吃苦耐劳的人民,又有优裕的
自然资源。
“优裕”不能修饰“自然资源”,改为“丰富”。
补语和中心词不搭配
一到晚上,他吓得胆小如鼠,不敢出门。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一)成分残缺
通过你的讲解,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句首滥用介词“通过”,用了“在、当、从、对于、为了”等的都要注意。
改法:可以删除介词,也可在后一句加主语。
1.缺主语
错例1: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
错例2:看到老师们辛勤地工作,使我很感动。
错例3: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实行社会主义法制是必要的。
错例4:在他小的时候,常常到门前的小河里洗澡。
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江苏无锡的乡镇企业,引进了不少先进设备,先后试制和生产了多种农业机械和先进产品,占领了市场。
(占领前加“这些机械和产品”)
滥用省略使分句的主语残缺
抢险突击队的小李,搁下刚刚满周岁的孩子,参加抗洪斗争,第二天就晕倒了,把她送回家休息,但苏醒以后又偷偷地上了大堤。
“把她”前加“大家”、“苏醒后”加“她”
2.缺谓语
错例1:傍晚时分,李欣在回家途中,突然有个人躺在路边。
错例2: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时候,各个单位都要建立和健全必须的规章制度的工作。
错例3:语文教材的编写,应由浅入深的原则,以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
3.缺宾语
错例1:我们要在广大青少年中营造一种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
错例2:这个节目表达了同学们要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向党汇报。
错例3:《创业史》是描写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课文写的是当时互助组刚成立,梁生宝为实现稻麦两熟计划去郭县购新稻种。
4、介词残缺
我没有任何理由同我交往了十几年的朋友分手。
在“我”的前面加“与”字
(二)成分赘余
1、字面上的重复
听见师傅的呼唤,小陈连忙拿起扳子和电钻连忙递给师傅。
2、语意上的重复
这种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非常”与“奇”重复
四、结构混乱
1、两种句式糅合掺杂
目前我公司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担任的。
或在“是”后加“由”;或删“担任的’。
2、前后两个分句该用一种句式,却杂用两种句式。
干起事来,她比谁都说得动听,可是做得比谁都差。
或改前一句为”说得比谁都动听”;或改后一句为“可是比谁都做得差”。
当学校把参加决赛的任务交给我时,我立刻产生一种非常光荣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在“真是难以形容”之前加“这种感觉”。
五、表意不明
五、表意不明
例1、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98考题)
例2、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次迎新会。
例3、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04考题)
以上三例属于语句歧义
例4、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
词语误用,造成句意不明。
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清楚,应改为“我”。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现在因为各方面都照顾的周到,差不多根本没有死去的犯人。
“差不多”与“根本”矛盾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是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
2、范围大小不当
滇西大股土匪虽已大部被击溃,但云南全省土匪仍然猖獗。
“云南全省”应该为“省内其他地区”。
3、不合事理
我国五亿农民自古以来就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地劳动着,生活着。
4、主客倒置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接触报纸”。
焦裕禄这个名字对于广大的青少年是不太熟悉的。
5、否定与肯定不当
我想应该是不必叙述,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6、一面与两面不当
所以院系调整的基本原则,是教学能否因此而更顺利的改造。
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7、强加因果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知识分子,有的还是科学家,我也必然成为科学家。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报刊、杂志”和“一切出版物”概念之间是从属关系,“报刊”与“杂志”也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在一起。
“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列不当,这三个概念的范围有交叉,该说“年老、疾病等丧失劳动能力”。
失劳动能 丧 力
年老
疾病
切出版
一 物
杂志
报刊
※中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8、分类列举不当
07江西题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B.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C.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D.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难道谁能否认这是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的崇高使命吗
D
三、考题例析
A.并列搭配不当和语序不当两种错误。“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有歧义。即捕杀野犬、狂犬是否被在禁止之列。另外“拥护”是指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支持”是指给以鼓励或赞助。“拥护”含全力支持的意思,所以宜放在支持后,以示递进才妥。
B.是典型的句式杂糅,也是约数误用。“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有错,平均不能是约数,当然不能说“以上”。因为是指把总数按份均匀计算。
C.倍数误用。“低一倍多”语病题出现数量增减的句子要注意: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超过”一类词。此外,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