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29张PPT 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29张PPT 含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17 08:2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 5 课
新课引入
三千多年的文化
一片甲骨惊天下
泱泱大国五千年
司母戊鼎震中华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青铜工艺的成就。
2.掌握我国青铜器的杰出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3.了解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基本过程。
4.了解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P25—26
1.什么是青铜器?
3.青铜器的制作过程怎样?
4.青铜器的主要代表有哪些?
5.青铜器的主要特点?
2.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青铜器是 熔化后合铸而成的器具。



距今5000-4000年
商朝以后
1.什么是青铜器?
2.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出现:
发展:
繁荣:
(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商周时期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3.青铜器的制作过程怎样?
4.青铜器的主要代表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西周时期的利簋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四川三星堆遗址
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 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
西周最著名的青铜器—毛公鼎
毛公鼎铭文
今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铸于西周后期的宣王之世(公元前827—前782年),毛公鼎铭文以32行497字,成为现存最长的铭文。
算一算:
浇铸司母戊鼎,如果以每一坩埚一次熔铜12.5公斤,浇铸833公斤的铜液,约需要多少个坩埚同时进行?
67
5.青铜器的主要特点
以每个坩埚需要四人,共需多少人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
268人
特点一:生产规模大
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这说明了什么?
耳的外廓饰
一对虎纹,
虎口相向,
中间有一人
头,被虎所
吞噬。
“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这体现了西周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你知道哪些与鼎有关的成语呢?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鼎力相助、钟鸣鼎食、人声鼎沸……
商朝最精美的青铜器——四羊方尊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特点二:工艺高超
酒器
盛酒器
温酒器
盛酒或水
乐器
商兽面纹铙
商神人纹双鸟鼓
商兽面纹铃


商青铜锸
商青铜耒
商青铜凿
青铜铲
食器
西周大盂鼎
大碗
蒸锅


商青铜钺
商短柄翘首铜刀
商青铜矛
商青铜勾戟
礼器
西周毛公鼎
西周青铜簋
西周青铜方彝
特点三:品种多,
用途广
通过以上图片的欣赏,你能说出青铜器的特点吗?
(3)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有礼器、饮食器、兵器、工具等数十种。
(2)工艺高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的青铜器气势极其宏大。
(1)生产规模宏大,分工细致。
折射出商周时期强盛的国力
甲骨文记事
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甲骨文的含义:
2.甲骨文的发现地点:
3.甲骨文的发现者: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村)、陕西、山东等
甲骨文的出土地点

王懿荣
甲骨文主要发现于“殷墟”,即今天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
4.甲骨文记载内容:
5.甲骨文发现的价值:(影响)
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
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2)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3)它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甲骨文使用( )、( )、( )、( )等多种造字方法。
(2)( )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3)甲骨文中约40%都是( )。
(4)甲骨文已经具备了( )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象形
象形字
汉字
猜猜看








象形字
会意字
指事字
形声
“木” 部形 声字
形旁
声旁












……
……
……
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文字演变
本课小结
司母戊鼎殷墟出,
青铜大鼎世界惊,
青铜铸造叹商朝,
高度发展工艺精。
龟甲兽骨刻卜辞,
商朝占卜很盛行,
甲骨之字甲骨文,
汉字渊源从此明。
2. 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其中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这种类型的造字方法是(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1.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习题演练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