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测试范围:第六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
1.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50
g的是( )
A.一个鸡蛋
B.一个乒乓球
C.一把椅子
D.一只母鸡
2.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 )
A.质量变大
B.质量不变
C.密度变大
D.密度不变
3.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
A.泥土砖块
B.金属块
C.泡沫塑料块
D.水泥砖块
4.下表是部分物质的密度,小刚由此提出了对密度的一些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固态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态物质的密度大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C.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质量大
D.密度跟物质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5.有一体积为20
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
kg/m3
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
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
kg/m3
6.一个瓶子能盛1
kg水,可用该瓶子盛1
kg下列哪种液体(已知ρ水银>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 )
A.酒精
B.汽油
C.植物油
D.水银
图6-1
7.a、b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6-Z-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103
kg/m3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8.有四个用同一物质制成的相似正方体,它们的棱长和质量如图所示,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是( )
9.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3∶4
B.4∶3
C.2∶1
D.1∶2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0.(1)如图6-4所示的量筒是以________为单位标度的,分度值是________;测量时,如果按如图所示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图6-4
图6-5
(2)水平放置的天平如图6-5所示,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调节是:首先将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调节____________,使________平衡。
11.体积为0.5
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
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______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kg/m3。
图6-6
12.测量大米的密度时,小华发现米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________。于是,他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43
g,又测出48
g大米,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测这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6-Z-6所示,则总质量为________g,由此可算出这种大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13.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量,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
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______kg。(ρ钢=7.9×103
kg/m3,ρ铝=2.7×103
kg/m3)
14.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到液体密度为________,容器的质量为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cm3
5.8
7.9
16.7
35.1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
10.7
12.8
21.6
40.0
三、实验探究题(共22分)
15.(10分)艾力同学在做“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时,所用实验器材有量筒、水、细针、天平和从同一木头上截取的三个大小不同的木块。
图6-7
(1)艾力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如图6-7甲所示,则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____________。
(2)艾力同学用实验器材测出了第一个木块和第二个木块质量和体积的数据(见下表),请根据乙、丙两图的示数,在下表中填写出第三个木块的质量和体积。(注:量筒中装有15
mL的水)
木块
第一个木块
第二个木块
第三个木块
木块的质量/g
9.45
13.40
______
木块的体积/cm3
15.00
20.00
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头的密度是________g/cm3。(保留两位小数)
16.(12分)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首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的右侧,此时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
(2)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强又进行了以下三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B.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
图6-8
如图6-8所示,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由图可得: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_g,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该种液体可能是下面四种液体中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水
B.水银
C.香油
D.盐水
17.小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天平(砝码)、量筒、烧杯和细线等器材,对某种合金和水进行了探究。
图6-9
(1)小军首先对该种合金材料制成的不同合金块进行探究。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后,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A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②图B是正确测量合金块质量时使用砝码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它的质量为________g。
③图C是他用量筒测量该合金块体积的情景,则该合金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
④换用大小不同的合金块,重复上述测量。他得到不同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D所示。由图象可知,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比。
⑤通过上述探究,若合金块的体积为10
cm3,则它的质量m=________g。
(2)小军接着对水进行探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E中甲所示,他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甲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应是图E中________(选填“乙”“丙”或“丁”)。
四、计算题(共14分)
18.(6分)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
kg/m3。李明很想知道学校每天营养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
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
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
mL。问: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
19.(8分)容积为3×10-3m3的容器,装入了一个质量为10
kg的实心金属球,在倒入体积为1×10-3m3的水后,金属球完全浸没,水面恰好与容器口相平,求此金属球的密度。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测试范围:第六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
1.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50
g的是( )
A.一个鸡蛋
B.一个乒乓球
C.一把椅子
D.一只母鸡
答案:A
2.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 )
A.质量变大
B.质量不变
C.密度变大
D.密度不变
答案:B
解析: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3.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
A.泥土砖块
B.金属块
C.泡沫塑料块
D.水泥砖块
答案:C
4.下表是部分物质的密度,小刚由此提出了对密度的一些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固态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态物质的密度大
B.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C.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质量大
D.密度跟物质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答案:C
5.有一体积为20
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
kg/m3
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
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
kg/m3
答案:D
解析:A.天平测物体,物左码右;
B.ρ=m/v=8
g/cm3
C.质量为物质的属性,到月球也不会变化;
D.密度为物质的属性,不会因V变化而变
6.一个瓶子能盛1
kg水,可用该瓶子盛1
kg下列哪种液体(已知ρ水银>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 )
A.酒精
B.汽油
C.植物油
D.水银
答案:D
解析:同一个瓶子装不同的溶液,瓶子的体积是不变量,m=ρv,要装1k其他液体,需要密度大于水
图6-1
7.a、b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6-Z-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103
kg/m3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答案:B
解析:通过图像可得a,b密度
8.有四个用同一物质制成的相似正方体,它们的棱长和质量如图所示,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是( )
答案:C
解析: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如果都是实心的,密度应该相等,可以用密度公式分别求出每个正方体的密度,我们发现,C的密度比其他三个小,故C是空心的。
9.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3∶4
B.4∶3
C.2∶1
D.1∶2
答案:C
解析:设一个甲球的质量为x,一个乙球的质量为y,根据图像可得2x+y=x+3y,即x=2y
因为甲乙体积相等,所以密度之比为2:1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0.(1)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________为单位标度的,分度值是________;测量时,如果按如图所示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答案:ml,2ml,偏大
图6-5
水平放置的天平如图6-5所示,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调节是:首先将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调节____________,使________平衡。
答案: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平衡螺母,横梁
11.体积为0.5
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
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______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kg/m3。
答案:2,4
解析:气体具有扩散性,当用去三分之一后,剩余的气体会扩散在整个瓶内,计算密度时,体积按照钢瓶体积计算
测量大米的密度时,小华发现米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________。于是,他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43
g,又测出48
g大米,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测这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总质量为________g,由此可算出这种大米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答案:小,151,1.2×103
解析:ρ=m/v,带入计算v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大,所测密度偏小
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量,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
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______kg。(ρ钢=7.9×103
kg/m3,ρ铝=2.7×103
kg/m3)
答案:54
解析:由m钢-m铝=104
kg和=联立解题。
14.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到液体密度为________,容器的质量为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cm3
5.8
7.9
16.7
35.1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
10.7
12.8
21.6
40.0
答案:1.0
g/cm3,4.9
g
解析:液体密度=增加的总质量/增加的液体体积
三、实验探究题(共22分)
15.(10分)艾力同学在做“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时,所用实验器材有量筒、水、细针、天平和从同一木头上截取的三个大小不同的木块。
图6-7
(1)艾力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如图6-7甲所示,则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____________。
(2)艾力同学用实验器材测出了第一个木块和第二个木块质量和体积的数据(见下表),请根据乙、丙两图的示数,在下表中填写出第三个木块的质量和体积。(注:量筒中装有15
mL的水)
木块
第一个木块
第二个木块
第三个木块
木块的质量/g
9.45
13.40
______
木块的体积/cm3
15.00
20.00
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头的密度是________g/cm3。(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左 平衡螺母
(2)17.50 25.00
(3)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4)0.67
16.(12分)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首先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的右侧,此时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
(2)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强又进行了以下三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B.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
图6-8
如图6-8所示,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由图可得: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_g,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kg/m3。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该种液体可能是下面四种液体中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水
B.水银
C.香油
D.盐水
答案:(1)左 (2)BCA (3)45 1.125×103 (4)D
17.小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天平(砝码)、量筒、烧杯和细线等器材,对某种合金和水进行了探究。
图6-9
(1)小军首先对该种合金材料制成的不同合金块进行探究。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后,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A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②图B是正确测量合金块质量时使用砝码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它的质量为________g。
③图C是他用量筒测量该合金块体积的情景,则该合金块的体积是________cm3。
④换用大小不同的合金块,重复上述测量。他得到不同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D所示。由图象可知,合金块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比。
⑤通过上述探究,若合金块的体积为10
cm3,则它的质量m=________g。
(2)小军接着对水进行探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如图E中甲所示,他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甲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应是图E中________(选填“乙”“丙”或“丁”)。
答案:(1)左 34 5 正 68 (2)丙
四、计算题(共14分)
18.(6分)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
kg/m3。李明很想知道学校每天营养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
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
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
mL。问: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
答案:符合标准
解析:m1=250
g,m2=26
g,V=200
mL=200
cm3,
ρ====1.12
g/cm3=1.12×103
kg/m3,
ρ在(1.1~1.2)×103
kg/m3的范围之内,所以该牛奶符合纯牛奶标准。
19.(8分)容积为3×10-3m3的容器,装入了一个质量为10
kg的实心金属球,在倒入体积为1×10-3m3的水后,金属球完全浸没,水面恰好与容器口相平,求此金属球的密度。
答案:5×103
kg/m3
解析:V金=V-V水=3×10-3
m3-1×10-3
m3=2×10-3
m3,
ρ金===5×103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