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一人教版必修1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高一人教版必修1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15 23:1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康熙
雍正
乾隆
(1662——1795)
政权稳固、社会安定
经济繁荣、文化建树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
1、顺治:
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
(最高决策机构)
设立南书房
钳制“议”,加强皇权,但效果不大。
2、康熙:
3、雍正:
4、乾隆:
设立军机处
强化军机处,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
“其权属于君”,皇权得以空前加强
“军国大事,均于此决之,诸王大臣签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
-------谈迁《北游录·纪闻·国议》
(皇太极)设八议政大臣,皆以满臣充之,半皆贵胄世爵……总理一切事务,与诸贝勒偕坐议政。
——蒋良骐:《东华录》
多尔衮
鳌拜
(顺治年间),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
——《枢垣记略》
在翰林等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
康熙
“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权势日崇”
文学侍从
雍正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shan 工整的抄)写。
(1)背景:
为处理西北军务,防止机密泄露
军机处
隆宗门
军机处值房
撰拟谕旨和处理奏折;
议大政,议后提出处理意见,奏报皇帝裁夺;
审理大狱,参与重大案件审拟;
参与对重要官员的任免和考核;
随侍皇帝出巡,奉旨出京查办事件等。
职 能
“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2)职能:批答奏章、草拟诏旨,出谋划策等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A
军机处名不师古…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陶然执政之府矣。——《清史稿》
位居内阁之上,辅佐皇帝总揽全国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
是清朝所特有的中央机构。
特点: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官不得参与,即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经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
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不过为皇帝御用机关(皇帝私人秘书处)。
下列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军机处 B.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自挑选的满汉官员充任 C.军国大事由军机处裁决后交由各级官员执行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
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
A.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
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
C. 选调翰林等官入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D.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D
史料链接:
两汉时,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宰相上朝奏事也有座位。
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
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须“众官皆跪”。
清朝,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读史感悟:
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总体把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
战国
韩非子提出中央集权思想
秦朝建立
皇帝—中央(三公九卿)
—地方: 郡县制
西汉巩固
解决了王国问题;提出了 “罢
黜百家、 独尊儒术”,形成“大一统”局面。
隋唐完善
实行三省六部制,把相 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
北宋加强
强干弱枝:将地方军权、行政权和财
权收归中央,剪除了地方割据因素
元朝新发展
行省制度:既是郡县制的发展,
又是后代省级行政机构之始。
明清空前强化
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清增设军机处,皇帝直接指挥地方军政首脑。
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康熙帝两次雅克萨之战
《中俄尼布楚条约》
1、东北
《尼布楚条约》(俄文)
2、西北:
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
乾隆二十二年(1757),彻底平定准噶尔。
A.康、雍、乾、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
B.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理天山南北路
3、西南: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A.顺治:赐达赖五世 “达赖喇嘛”封号
B.康熙:赐班禅五世 “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C.雍正:派驻藏大臣
D.乾隆:驻藏大臣、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实行金瓶掣签制。
西藏宗教主要是佛教。
“达赖”意思是海, “喇嘛” 意思是“上师”。
“班禅”意思是大师,“额尔德尼”意思是珍宝。
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的封号。
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银像)
顺治帝会见五世达赖
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赐以册印。
清帝敕封五世班禅 “班禅额尔德尼之宝”印
1951年5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十世班禅向毛主席献哈达。
2005年2月3日,胡锦涛接受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的拜见。
清朝驻藏大臣的令牌
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写有三名侯选男童名字的象牙签
你认为清政府设立金瓶掣签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保证确定转世灵童的公平性;
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
九世班禅转世灵童官保慈丹
4、东南:
A.明末,荷兰侵占台湾
B.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2月,郑成功收复宝岛,接受殖民主义者投降书
C. 1684年康熙设置台湾府
东北:抗击沙俄入侵
西北:平定准部、回部叛乱
西南:加强治理西藏
东南:将台湾置于中央管辖之下
练习与测评二:
基本策略: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卫与管辖
东北: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太平洋
南:南海诸岛
东南: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西:葱岭
西北:巴勒喀什池北岸
北:西伯利亚
三、清朝疆域:
对比清朝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同:基本版图相似;
异:清代疆域更为辽阔、广大。今天的中国地图上已经没有北部的乌里雅苏台及东北外兴安岭、库页岛等地,疆域范围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