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看一看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1.知道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了解观察的方法不同,结果可能会不同。
2.能通过观察认识眼睛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3.能对生活中的七巧板、松树、花生等物体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4.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注意卫生保健。
教材分析 《看一看》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位于教材第8至9页。本课建议教学时间为1课时。
学情分析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科学课充满了好奇心,喜欢动手动脑,具体形象的事物.但是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不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通过观察认识眼睛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学难点:能通过观察认识眼睛的外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学准备 七巧板、多媒体课件等。
板书设计 3.看一看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
导入新课:出示课件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板书:看一看 讲授新课:
看一看我们的眼睛。
1.学生自主观察,和同伴一起互相观察对方的眼睛。
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2.我们的眼睛有什么本领?
引导学生先观察课本给出的图片,再观察自己的物体。
1.学生对七巧板颜色进行描述。
2.板的颜色有红色的,七巧板的有黄色,有蓝色等等。
3.生对七巧板形状和大小进行描述。
黄色的七巧板是正方形,绿色的七巧板是三角板,红色的七巧板是三角形,绿色的七巧板比红色的大……
1.观察顺序指导: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如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等。
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有哪些发现?
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和讨论,指导学生真正的观察体验。
预设1.从远处看,松树像三角形;从近处看,我发现松针非常细。
预设2.花生仁的外皮是红色的,里面是白色的。
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并得出:观察的方法不同,结果可能不同。
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
1.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保护眼睛的办法。
2.师生一起总结保护眼睛的方法:
例如:不玩手机,看电视不要距离太近、不在光线过强或者过暗的环境中读书等等。
拓展活动:
找一找,图中有图中有哪几种动物?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例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等。
图中共有15种动物,引导学生重点认识大象、海豚、鱼、乌龟、鸡、马、狗、猫、老鼠、蛇等10种易于辨别的动物。
五、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