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比热容 练习(带答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3 比热容 练习(带答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17 14:3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热容练习
一、单选题
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B.
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有关
C.
温度高的物质比温度低的物质的比热容大
D.
比热容跟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有关
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伤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A.
质量较小
B.
凝固点较低
C.
沸点较高
D.
比热容较大
质量为的金属块,温度从升高到时共吸收了的热量,则该金属块的比热容为?
???
A.
B.
C.
D.
下列有关内能、热量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大的物体
B.
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有关
C.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热量
D.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高于乙升高的温度。由此可知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的甲液体放出的热量比乙液体放出的热量多
C.
甲、乙两种液体相比较,乙液体更适合作冷却剂
D.
甲物质的熔点高于乙物质的熔点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用如图所示的家用电热水壶烧开一壶自来水,水吸收的热量约为
A.
B.
C.
D.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
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C.
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下列哪个不是海风和陆地风形成的原因
A.
海水的比热容高于大地
B.
海水的温度变化较慢
C.
海岸通常比海水接受到更多的阳光
D.
热空气的密度比冷空气的密度小,有上升趋势
金属块和液体的质量、比热容都不同,金属块的温度高于液体的温度。把金属块投入液体中足够长的时间后,两者之间不再发生热传递不计热量散失。最后
A.
液体升高的温度一定等于金属块降低的温度
B.
液体的温度一定低于金属块的温度
C.
液体吸收的热量一定等于金属块放出的热量
D.
液体的内能一定等于金属块的内能
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吸收的热量为
A.
B.
C.
D.
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比热容改变,内能和温度不变
B.
比热容改变,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C.
比热容、内能和温度都增加
D.
比热容、内能和温度都不变
二、填空题
某太阳能热水器装有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该热水器中水的温度从升高了,则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J.
将刚烧开的2L热水倒入保温瓶中,两天后小明估测水温约为,则热水的质量为______kg,保温瓶散失的热量约为______J。
如图所示,壶身与壶嘴构成了___________,因此壶身与壶嘴的水面保持相平。如果将茶壶放入冰箱冷藏,使壶内1kg的水温度降低,在此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J,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c。
在“探究水的吸热与其温度、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小明用完全相同的两套加热装置对水加热,如图所示。相同时间内,可以粗略判定水吸收的热量是??????????填“甲多”“乙多”或“相同的”。
三、实验探究题
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甲、乙两套装置你选择________装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_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
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加热时,b液体比a液体的温度高,那么b液体吸收的热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吸收的热量.
根据图丙可判断出________填“a”或“b”液体的吸热能力强,该液体是________填“水”或“煤油”.
本实验除了采用控制变量法外,还采用相同的热源,通过比较________来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法.
如图1所示为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
设计实验时:用水和煤油做实验,应使水和煤油的_______相等.
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_______.
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
烧杯号
液体
质量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
1

300
20
30
2

120
20
30
3
煤油
300
20
30
4
煤油
300
20
25
比较分析1、3号烧杯的实验记录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比较分析1、2号烧杯的实验记录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分析_______、_______号烧杯的实验记录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图2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像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
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填“温度升高的高低”或“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的.
能否准确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本次实验成败的关键.酒精灯和电加热器都可作为热源,你认为选______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物理实验兴趣小组进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的实验。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同学们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种类
质量
初温
末温
温度变化
加热时间

200
20
70
50
170
食用油
200
20
70
50
80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判断,______
的吸热能力更强。
在此实验中,应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______
法和转换法。
四、计算题
将温度为的水加入温度为的水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假定没有热量损失
质量是的铝壶内装的水,其温度为,如果共吸收的热量,则水温将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由比热容的定义可知,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A正确.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一种物质,状态不变时,其比热容与温度高低、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多少、质量的大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都无关,故B、C、D错误.
2.【答案】D
【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外界温度变化较快时,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不会对生物体造成伤害,故选D.
3.【答案】A
【解析】该金属块的质量,根据公式得,该金属块的比热容
4.【答案】A
【解析】解:
A、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若内能小的物体温度高,故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大的物体,故A正确;
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大小、升高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无关,故B错误;
C、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C错误;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升高,故D错误;
5.【答案】C
【解析】解:
A、根据,甲乙吸收热量相同,质量相等,,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故A错误。
B、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根据,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所以甲放出热量小于乙放出热量,故B错误。
C、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说明乙的吸热本领强,用乙液体作冷却剂更合适,故C正确。
D、比热容跟物质的熔点没有关系,根据比热容关系不能判熔点高低,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析】解:根据生活常识,水壶的容量为升,常温时水的温度为20摄氏度左右,
则根据可得水的质量:。
水吸收的热量:。
计算结果与比较接近,故ACD错误,B正确。
7.【答案】C
【解析】解: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是由物质决定的,与是否吸热、放热、温度、质量等因素无关。故ABD错、C正确。
8.【答案】C
【解析】解: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干泥土在太阳照射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慢;海岸上的沙石、泥土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冷空气的密度较大,即其较重从而下降,进而微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而夜晚,相同质量的沙石、泥土和海水放出相同的热量,但水的比热容大,海水温度降低的少,海面气温较高,其上方的空气密度较小而上升,从而风就从陆地吹向海上,形成陆风。
9.【答案】C
【解析】解:
A、金属块和液体之间不再发生热传递,说明温度相同,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由可知,质量、比热容都不同的液体和金属温度变化量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最终金属块和液体之间不再发生热传递,说明它们最后的温度相同,故B错误;
C、不计热量散失情况下,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金属块放出的热量,故C正确;
D、内能的大小与物质种类、温度、状态、质量都有关,最后金属块和液体的温度相同,但质量、状态、物质种类都不同,所以无法比较内能的大小,故D错误。
10.【答案】C
【解答】
由图象可知,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需要20min,物质甲的温度升高需要10min。
所以,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关系为:。
由可得:,
所以,
而,则。
甲物质10min升高了,吸收的热量:

所以C正确、ABD都不正确。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解: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在增加,由于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所处的状态有关,当冰熔化成水后,比热容变大;
12.【答案】?
【解析】本题易错之处是没有注意水温升高到末温和升高了温度变化量之间的区别,错把当末温.水的质量???
水吸收的热量??J.
13.【答案】2?
【解析】解:水的体积,
由可得,热水的质量为:

保温瓶散失的热量约为:

14.【答案】连通器;?;热传递
【解析】【解析】
解:壶身与壶嘴构成了连通器,因此壶身与壶嘴的水面保持相平。
水放出的热量:

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减小水的内能。
故答案为:连通器;;热传递。
15.【答案】相同的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明用完全相同的两套加热装置对水加热,则在相同时间内,可以粗略判定两杯水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
16.【答案】乙?
确保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相同的热量?
质量?
等于?
?
水?
加热时间长短?
转换
【解析】解:甲装置用酒精灯做热源,乙装置用电加热器做热源,电加热器的规格相同,可确保相同时间内产生相同的热量.
加热时间相同,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也相同;
质量和初温相同时,加热相同时间,a的温度变化慢,吸热能力强,可知该液体是水.
实验中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17.【答案】质量?
电加热器?
质量不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
4?
乙?
加热时间的长短?
电加热器?
电加热器工作状态稳定,能够更好地通过控制加热时间的长短准确地控制吸收热量的多少
18.【答案】水?
控制变量
【解析】解: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的加热时间长,则水吸收的热量多,水的吸热能力强;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需要控制两种物体的质量和初温相同。
19.【答案】解:根据题意可知,不计热量的损失时,,设热平衡后水温为t,则,即??,解得.
【解析】见答案
20.【答案】
解:,,?
因为,水的末温与铝壶的末温相同,?
所以,?
所以
,?
所以水温将升高到.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