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体温的控制 同步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5体温的控制 同步学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19 10:2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5体温的控制
一、考点分析
1、恒定的体温:正常人体内体温:37℃。当外界温度变化时,人的体温不随之发生变化而保持相对恒定。人体体温的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等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
2、恒温动物体温恒定的原因: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动态平衡的结果。
安静时,主要产热是内脏;运动时,主要产热是骨骼肌。产热的同时,机体又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人体
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
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
3、低温: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
高温: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
常温下,皮肤汗液分泌少,主要通过皮肤直散热。
4、体温调节机制
二、热点题型详解
某人因感染能引起流感的H1N1病毒而发烧,住院隔离治疗.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发现该病人在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左右波动.则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产热和散热的关系(  )
A.产热等于散热
B.产热小于散热
C.产热大于散热
D.产热与散热没关系
冬季泡脚既暖身又保健。在泡脚过程中,人体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
B.皮肤中立毛肌收缩
C.体内温度比平时要高得多
D.骨骼肌的产热量大量增加
12月9日~10日,2017美丽乡村·环浙江骑游暨首届江南之巅自行车赛在丽水举行。下列是有关运动员在骑车过程中体温调节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B.运动员皮肤血管舒张以增加体表散热
C.运动的主要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
D.运动员大汗淋漓,原因是体内的产热大于散热
三、巩固提升
在中考体育测试中,小明刚完成了1000米长跑测试,此时的小明,满身大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B.小明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C.小明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
D.小明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颤(或战栗)”。此反应的效应器及其生理效应是(

A.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
B.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减少散热量
C.皮肤的血管;血管急剧收缩,减少散热量
D.皮肤的立毛肌;立毛肌急剧收缩,增加产热量
冬泳运动被誉为是“勇敢者的运动”。冬泳时运动员生理上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机体耗氧量下降
B.骨骼肌战栗
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皮肤血管舒张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防止体温下降的适应性反应的是(

A.汗液分泌减少
B.皮肤多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C.心脏跳动减慢
D.骨骼肌出现不自主的“颤抖”
2020新年第一天迎来“全国冬泳日”,近五百名游泳爱好者畅游西湖。冬泳选手入水时,身体最有可能产生的生理变化是(  )
A.汗腺分泌大量汗液
B.皮肤血管迅速舒张
C.肌肉收缩,产生热量
D.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如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快速上升至40℃。这个温度维持了50min,然后在B时刻又迅速下降至15℃并一直持续至C时刻。在A到B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皮肤血管逐渐收缩
B.体表温度逐渐下除
C.体内产热的主要部位是骨骼肌
D.皮肤汗腺分泌增加,出汗增多
小明在1000类中长跑测试中,跑得满脸通红,大汗淋漓,小明此时(

A.产热和散热不平衡,产热大于散热
B.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内脏
C.皮肤血管舒张,散热量增加
D.散热的主要方式是皮肤直接散热
虞曹娥江半程马拉松于11月28日上午在上虞体育中心鸣枪开跑。下列有关运动员参赛过程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大汗淋漓,原因是体内的产热大于散热
B.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时立即起跑,这属于条件反射
C.运动员在奔跑过程中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D.运动员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主要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
小敏患了流行性感冒。经测量,发烧时,他的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5℃;后经用药,他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发烧时:产热量>散热量
B.发烧时:产热量<散热量
C.在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产热量=散热量
D.在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产热量<散热量
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他的体温在bc段变化时,他的皮肤最有可能是(

A.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
B.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
C.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
D.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
如图甲所示为健康人在某一时间段内体内不同器官产热量的百分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中数据分析,你猜测该人在这一时间段内可能从事的活动是____(写出一种可能)。
(2)该人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的控制。
(3)图乙表示该人在正常体温、低温、高温情况下的皮肤血管管径。在炎热的夏天户外活动时,他的皮肤血管管径应该是____(填“A”“B”或“C”),如果此时活动的环境为潮湿、无风,他很容易出现“中暑”的现象,原因是____。
下表所示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劳动或运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百分比,请回答: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

16
1
内脏
56
8
骨骼肌
18
90
其他
10
1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保持恒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____控制。
(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产热量显著增加,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4)夏季,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_散热,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5)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
人体患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时,体温调节中枢(比如下丘脑)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约为37℃。请回答:
(1)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的反应,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填结构名称)。
(2)分析可知,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4)体温下降期,身体会作出哪些反应来增加散热使体温回到正常值?________。
人体体表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调节。如图是皮肤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________图,此时体温高于环境温度。
(2)皮肤血管口径如C图时,流经皮肤的血液量_______(填:增大、减小)皮肤温度升高,散发的热量将增加。
人体患病毒性感冒容易导致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的反应,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填结构名称);
(2)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患病初期,人体____(填图中某生理过程)而形成“寒战”,有助于体温上升到38.5℃。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4)体温下降期,身体会作出哪些反应来增加散热使血温回到正常值?____
2016年8月8日,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傅园慧(图1所示)以58秒95的成绩晋级决赛.请回答以下问题。
(1)比赛当天,场内气温比较高,下水前傅园慧血管状况应为图2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傅园慧在游泳时主要由________产生热量。
(3)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受伤的情景也时有发生,若某运动员头部受到猛烈撞击,心跳、呼吸停止,可能受损的部位是________。(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
如图为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理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因为机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
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
(3)
骨骼肌战栗(俗称“打冷颤”)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此过程属于______调节。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________。(填写结构名称)
(4)
实际上,图中虚线未列出肾上腺素参与了体温调节过程。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舒张,这属于________调节。
下图甲所示是健康人在某一时间段内体内不同器官产热量的百分比,请回答:
(1)
根据甲中数据分析,你猜测该人在这一时间段内可能从事的活动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可能)。
(2)
该人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_________控制的。
(3)
图乙表示该人在正常体温、低温、高温情况下的皮肤血管口径。在炎热的夏天户外活动时,他的皮肤血管口径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A”、“B”
或“C”)
在秋季校运会中,1000米的运动员小张听到发令枪响后立即起跑。小张做出此反应必须要具备完整的神经结构_______;跑步中体内产热大大增加,为维持体温恒定,必须增加散热量。比赛中小张的主要散热方式为____,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图_______(填字母)。
人体患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图表示了患者发热时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
(1)如图表示的是发热过程中的______期。
(2)人体可以通过皮肤血管舒张、______等途径来增加散热,以使体温回到正常值。
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开展了对珠峰高度的新一轮精确测量,测得最新的珠峰海拔为8848.86米。
(1)珠峰上气温是零下25℃,登山队员平静状态下的皮肤血管状态如______(选填“A”或“B”)所示。
(2)登山过程中,登山队员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选填“脑”、“内脏”或“骨骼肌”)。
(3)登山队员是通过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体温的。
3.5体温的控制
一、考点分析
1、恒定的体温:正常人体内体温:37℃。当外界温度变化时,人的体温不随之发生变化而保持相对恒定。人体体温的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等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
2、恒温动物体温恒定的原因: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动态平衡的结果。
安静时,主要产热是内脏;运动时,主要产热是骨骼肌。产热的同时,机体又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人体
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
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
3、低温: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
高温: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
常温下,皮肤汗液分泌少,主要通过皮肤直散热。
4、体温调节机制
二、热点题型详解
某人因感染能引起流感的H1N1病毒而发烧,住院隔离治疗.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发现该病人在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左右波动.则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产热和散热的关系(  )
A.产热等于散热
B.产热小于散热
C.产热大于散热
D.产热与散热没关系
【答案】A
【分析】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其生理机制为:产热量=散热量。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该病人在24h内体温均在39℃左右,即在此段时间内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根据体温调节的机制可知,该病人在这24h内产热和散热相等,故A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冬季泡脚既暖身又保健。在泡脚过程中,人体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
B.皮肤中立毛肌收缩
C.体内温度比平时要高得多
D.骨骼肌的产热量大量增加
【答案】A
【分析】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机理是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安静时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详解】A.泡脚时温度较高,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汗液分泌增加,A正确。B.泡脚时温度较高,皮肤中立毛肌舒张;温度较低时,立毛肌收缩,B错误。C.人是恒温动物,泡脚时体内温度与平时一样,C错误。D.泡脚时处于安静状态,产热主要靠内脏,D错误。
故选A。
12月9日~10日,2017美丽乡村·环浙江骑游暨首届江南之巅自行车赛在丽水举行。下列是有关运动员在骑车过程中体温调节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B.运动员皮肤血管舒张以增加体表散热
C.运动的主要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
D.运动员大汗淋漓,原因是体内的产热大于散热
【答案】D
【分析】人是恒温动物,能保持自己的体温恒定在37摄氏度左右,所以只要是健康的人,就能一直保持自己的产热和散热平衡。
【详解】A、运动员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正确;B、运动员皮肤血管舒张以增加体表散热,正确;C、蒸发散热是指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主要是呼吸道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运动员的主要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正确;D、正常人体体温一直维持相对恒定,则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平衡的,错误。
故选D。
三、巩固提升
在中考体育测试中,小明刚完成了1000米长跑测试,此时的小明,满身大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
B.小明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C.小明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增加
D.小明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答案】A
【分析】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真皮中含有丰富的血管,不但能够给皮肤送来营养,还能够调节体温。天热时,毛细血管膨胀,血流量增加,散失更多的热量;天冷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
【详解】在中考体育测试中,
小明刚完成了1000米长跑测试,此时的小明,满身大汗。
小明满头大汗是因为此时皮肤内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加大,增加散热,同时汗液挥发也带走大量热量,实现对体温的调节作用,A符合题意。
故选A。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颤(或战栗)”。此反应的效应器及其生理效应是(

A.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
B.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减少散热量
C.皮肤的血管;血管急剧收缩,减少散热量
D.皮肤的立毛肌;立毛肌急剧收缩,增加产热量
【答案】A
【分析】在寒冷时,冷觉感受器兴奋,冲动传至下丘脑,使下丘脑产生以下活动:一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使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多,使机体代谢增强,抗寒冷能力增强;二是经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详解】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颤(或战栗)”。战栗产热是由于骨骼肌的不自主收缩导致的,故效应器为骨骼肌。骨骼肌收缩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产热,以在寒冷中维持体温的恒定。
故选A。
冬泳运动被誉为是“勇敢者的运动”。冬泳时运动员生理上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机体耗氧量下降
B.骨骼肌战栗
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皮肤血管舒张
【答案】B
【分析】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下,人体会对环境的刺激做出一系列的适应性反应。
【详解】A、冬泳时,环境温度明显低于体温,人体为维持体温的恒定,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来分解有机物产生热量;同时,游泳是一种剧烈运动,也需要大量的氧气来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因此冬泳时机体耗氧量增多。故不符合题意。B、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的骨骼肌会不由自主的战栗,即骨骼肌在自主的收缩和舒张,目的是增加热量的产生,维持体温的恒定。故符合题意。C、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人在寒冷的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要增加,以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体温的恒定和运动的需要。故不符合题意。D、人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血流量,降低皮肤的温度,这样通过皮肤散发的热量减少,有利于维持体温的恒定;故不符合题意。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防止体温下降的适应性反应的是(

A.汗液分泌减少
B.皮肤多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C.心脏跳动减慢
D.骨骼肌出现不自主的“颤抖”
【答案】C
【分析】身体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流量,同时汗液分泌减少,这样就减少了热量的散失,同时,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增多。
【详解】寒冷环境中,汗腺分泌减少,使得散热量减少,进而维持体温恒定,A正确;
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多数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得散热量减少,B正确;心脏跳动减慢不属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防止体温下降的适应性反应,C错误;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出现“战栗”,增加产热量,进而维持体温恒定,D正确。
2020新年第一天迎来“全国冬泳日”,近五百名游泳爱好者畅游西湖。冬泳选手入水时,身体最有可能产生的生理变化是(  )
A.汗腺分泌大量汗液
B.皮肤血管迅速舒张
C.肌肉收缩,产生热量
D.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C
【分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A.寒冷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进而减少热量散失,A错误。B.寒冷时,毛细血管收缩,减少热量的散失,B错误。C.寒冷时,下丘脑题文调节中枢兴奋,肌肉收缩加强,进而增加产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C正确。D.寒冷时,垂体活动减少,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D错误。
故选C。
如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快速上升至40℃。这个温度维持了50min,然后在B时刻又迅速下降至15℃并一直持续至C时刻。在A到B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皮肤血管逐渐收缩
B.体表温度逐渐下除
C.体内产热的主要部位是骨骼肌
D.皮肤汗腺分泌增加,出汗增多
【答案】D
【分析】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乎。据图分析,室内温度升高,血流量增加,室内温度降低,血流量减少。
【详解】据图可见:在A到B期间,血液流量增大,有利于散热,此时皮肤的血管处于舒张状态,体表温度上升。在A到B期间,血管舒张,汗液蒸发,汗腺分泌增加,出汗增多。人体在安静下,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在剧烈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则是骨骼肌。
故选D。
小明在1000类中长跑测试中,跑得满脸通红,大汗淋漓,小明此时(

A.产热和散热不平衡,产热大于散热
B.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内脏
C.皮肤血管舒张,散热量增加
D.散热的主要方式是皮肤直接散热
【答案】C
【分析】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
【详解】A.小明在1000米中长跑测试中,大汗淋漓,是散热的体现,此时产热等于散热,则体温一直维持在正常体温,故A错误。B.人体运动时产生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静止时产热主要来自内脏,故B错误。C.小明此时大汗淋漓,是散热的提现,人体可以通过皮肤血管舒张来增加散热,故C正确。D.小明此时大汗淋漓,主要是通过汗液蒸发的形式散热,故D错误。
故选C。
虞曹娥江半程马拉松于11月28日上午在上虞体育中心鸣枪开跑。下列有关运动员参赛过程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大汗淋漓,原因是体内的产热大于散热
B.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时立即起跑,这属于条件反射
C.运动员在奔跑过程中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D.运动员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主要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
【答案】A
【分析】人是恒温动物,能保持自己的体温恒定在37度左右,所以只要是健康的人,就能一直保持自己的产热和散热平衡。
【详解】AD.运动一段时间后运动员汗液明显增多,此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由于产热增多,机体会加快散热,使产热和散热维持平衡,从而维持体温恒定,A错误,D正确。B.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时,立即起跑,这种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属于条件反射,B正确。C.运动时,不但全身骨胳肌的活动加强了,呼吸也加深加快,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C正确。
故选A。
小敏患了流行性感冒。经测量,发烧时,他的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5℃;后经用药,他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发烧时:产热量>散热量
B.发烧时:产热量<散热量
C.在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产热量=散热量
D.在体温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产热量<散热量
【答案】D
【分析】人体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机制如下: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详解】小敏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5℃,此时机体的产热与散热达到动态平衡,即发烧时产热量=散热量。体温逐渐恢复正常,这一过程中散热>产热。
故选D。
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他的体温在bc段变化时,他的皮肤最有可能是(

A.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
B.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
C.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
D.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
【答案】D
【分析】(1)皮肤与局部血流量有密切关系。凡是能影响皮肤血管舒缩的因素(如环境温度变化或精神紧张等)都能改变皮肤的温度。真皮中含有丰富的血管,不但能够给皮肤送来营养,还能够调节体温。天热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多,散失更多的热量;天冷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
(2)从图中曲线图可读出,60分钟前,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60~80分钟时,体温上升,80~100分钟时,体温降低到正常值。
【详解】温度高于37℃时,真皮内的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多,以通过皮肤和排汗散失更多的热量。图中ab段体温高于37℃,因此他的体温在ab段变化时,他的皮肤最有可能是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
故选:D。
如图甲所示为健康人在某一时间段内体内不同器官产热量的百分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中数据分析,你猜测该人在这一时间段内可能从事的活动是____(写出一种可能)。
(2)该人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的控制。
(3)图乙表示该人在正常体温、低温、高温情况下的皮肤血管管径。在炎热的夏天户外活动时,他的皮肤血管管径应该是____(填“A”“B”或“C”),如果此时活动的环境为潮湿、无风,他很容易出现“中暑”的现象,原因是____。
【答案】看书
体温调节中枢
C
体内产热大于散热.
【分析】不同状态下,不同器官产热量不同,皮肤内能调节体温的主要结构是血管和汗腺,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皮肤内血管舒张,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
【详解】(1)根据甲中数据分析,猜测该人在这一时间段内可能从事的活动是看书,(2)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之下,如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3)在寒冷环境中,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随之降低,体热散失因此减少,天热时,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散失更多的热量。因此在炎热环境中,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排汗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图乙中的C,血管扩张。“中暑”是因为汗液蒸发困难,不能及时散热,体内产热大于散热,导致人体体温过高,出现“中暑”现象。
下表所示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劳动或运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百分比,请回答: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

16
1
内脏
56
8
骨骼肌
18
90
其他
10
1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保持恒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____控制。
(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产热量显著增加,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4)夏季,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_散热,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5)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
【答案】内脏
体温调节中枢
骨骼肌
汗液蒸发
皮肤
汗液难以蒸发,导致体内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或产热与散热不平衡
【分析】人在安静和运动时不同部位的产热量,不同状态下,不同器官产热量不同。
【详解】(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运动和劳动状态下,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肌肉。(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保持恒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
(3)由图可知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产热量显著增加,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
(4)夏季,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散热,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
(5)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其原因是汗液难以蒸发,导致体内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或产热与散热不平衡。
人体患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时,体温调节中枢(比如下丘脑)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约为37℃。请回答:
(1)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的反应,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填结构名称)。
(2)分析可知,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4)体温下降期,身体会作出哪些反应来增加散热使体温回到正常值?________。
【答案】神经中枢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等于
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分析】机体的体温调节是神经和激素(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时间较长。在寒冷的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导致产热量增多,以维持体温正常。皮肤是与体温调节相关的重要器官,其中血管舒调节张是为了增加散热量,血管收缩是为了减少散热量。
【详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据图可见: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
(2)机体体温升高,人体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出现寒颤,原因是体温测定点提高,体温稳定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身体才能保持持续的高温。除图中激素外还有肾上腺素也具有增加产热的效应。(4)体温下降的调节途径有增强汗腺分泌汗液、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人体体表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调节。如图是皮肤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________图,此时体温高于环境温度。
(2)皮肤血管口径如C图时,流经皮肤的血液量_______(填:增大、减小)皮肤温度升高,散发的热量将增加。
【答案】A
增大
【分析】皮肤内能调节体温的主要结构是血管和汗腺。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皮肤内血管收缩,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
【详解】(1)在寒冷环境中,由于皮肤血管收缩,如A图,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随之降低,体热散失因此减少。(2)天热时,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散失更多的热量,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排汗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图C。
人体患病毒性感冒容易导致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请回答下列问题:
(1)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的反应,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填结构名称);
(2)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患病初期,人体____(填图中某生理过程)而形成“寒战”,有助于体温上升到38.5℃。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4)体温下降期,身体会作出哪些反应来增加散热使血温回到正常值?____
【答案】神经中枢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骨骼肌收缩
等于
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等
【分析】机体的体温调节是神经和激素(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时间较长。在寒冷的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导致产热量增多,以维持体温正常。皮肤是与体温调节相关的重要器官,其中血管舒调节张是为了增加散热量,血管收缩是为了减少散热量。
【详解】(1)在寒冷的环境下,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产生的兴奋由传入神经纤维传至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通过传出神经纤维传递给骨骼肌、垂体等部位,引起骨骼肌收缩。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两种方式。(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从而维持体温恒定。(4)体温下降的调节途径有增强汗腺分泌汗液、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2016年8月8日,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傅园慧(图1所示)以58秒95的成绩晋级决赛.请回答以下问题。
(1)比赛当天,场内气温比较高,下水前傅园慧血管状况应为图2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傅园慧在游泳时主要由________产生热量。
(3)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受伤的情景也时有发生,若某运动员头部受到猛烈撞击,心跳、呼吸停止,可能受损的部位是________。(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
【答案】甲
骨骼肌
脑干
【详解】[1]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如图甲:血管膨胀,血流量增加,散失更多的热量;天冷时,如图乙: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由于比赛场内气温比较高,下水前傅园慧皮肤血管处于舒张状态以增加汗液分泌,带走体表热量,维持体温恒定,故甲符合情况;
[2]人体的产热途径主要以骨骼肌和内脏产热为主,安静时主要是内脏产热,所以,在游泳时主要由骨骼肌产生热量。[3]脑干可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若某运动员头部受到猛烈撞击,心跳、呼吸停止,可能受损的部位是脑干。
如图为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理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因为机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
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
(3)
骨骼肌战栗(俗称“打冷颤”)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此过程属于______调节。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________。(填写结构名称)
(4)
实际上,图中虚线未列出肾上腺素参与了体温调节过程。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舒张,这属于________调节。
【答案】产热和散热
下丘脑
神经调节
效应器
激素调节
【分析】体温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详解】(1)通过题中图示可知,具有调节体温的结构与人体的皮肤有关。皮肤的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使皮肤得到营养,还能够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皮肤中的汗腺和血管能够调节体温,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从而使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使相关的骨骼肌和相应的腺体作出反应,调节体温。(3)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冷的刺激就会收缩,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此调节属于神经调节。传出神经与相应的肌肉组成效应器,所以骨骼肌以及相应的神经在反射弧中属于效应器。(4)肾上腺髓质位于肾上腺中心。分泌两种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它们的生物学作用与交感神经系统紧密联系,作用很广泛。当机体遭遇紧急情况时,如恐惧、惊吓、焦虑、创伤或失血等情况,交感神经活动加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急剧增加。使心跳加强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血流加快,血管舒张;所以肾上腺的分泌物控制血管舒张属于激素调节。
下图甲所示是健康人在某一时间段内体内不同器官产热量的百分比,请回答:
(1)
根据甲中数据分析,你猜测该人在这一时间段内可能从事的活动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可能)。
(2)
该人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_____________控制的。
(3)
图乙表示该人在正常体温、低温、高温情况下的皮肤血管口径。在炎热的夏天户外活动时,他的皮肤血管口径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A”、“B”
或“C”)
【答案】睡眠状态
体温调节中枢
C
【分析】(1)表示的是人在安静和运动时不同部位的产热量,不同状态下,不同器官产热量不同。(2)皮肤内能调节体温的主要结构是血管和汗腺。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皮肤内血管舒张,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
【详解】(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运动和劳动状态下,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肌肉。根据甲中数据分析,该人在这一时间段内可能从事的活动是睡眠状态。(2)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之下,如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3)在寒冷环境中,由于皮肤血管收缩,如乙图中A,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随之降低,体热散失因此减少。天热时,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散失更多的热量。因此在炎热环境中,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排汗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图乙中的C。
在秋季校运会中,1000米的运动员小张听到发令枪响后立即起跑。小张做出此反应必须要具备完整的神经结构_______;跑步中体内产热大大增加,为维持体温恒定,必须增加散热量。比赛中小张的主要散热方式为____,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图_______(填字母)。
【答案】反射弧
汗液蒸发
A
【详解】[1]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小张听到发令枪响后立即起跑,做出此反应必须要具备完整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2][3]在炎热环境中,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排汗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舒张,血管口径应更类似于图A。
人体患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图表示了患者发热时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
(1)如图表示的是发热过程中的______期。
(2)人体可以通过皮肤血管舒张、______等途径来增加散热,以使体温回到正常值。
【答案】体温上升
汗液蒸发
【分析】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氧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
【详解】(1)如图可知,此时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产热大于散热,是发热过程中的气温上升期。(2)人体可以通过皮肤血管舒张、汗液蒸发等途径来增加散热,以使体温回到正常值。
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开展了对珠峰高度的新一轮精确测量,测得最新的珠峰海拔为8848.86米。
(1)珠峰上气温是零下25℃,登山队员平静状态下的皮肤血管状态如______(选填“A”或“B”)所示。
(2)登山过程中,登山队员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选填“脑”、“内脏”或“骨骼肌”)。
(3)登山队员是通过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体温的。
【答案】A
骨骼肌
脑干
【详解】1]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会收缩,故零下25℃,登山队员平静状态下的皮肤血管状态是A图。[2]在运动时,骨骼肌要收缩和舒张,牵引骨骼做运动,需要的能量多,因此产热将明显增加。故登山过程中,登山队员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3]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都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