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外……
……
○……
……
装……
……
○……
……
订……
……
○……
……
线……
……
○……
……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
……
○……
……
内……
……
○……
……
装……
……
○……
……
订……
……
○……
……
线……
……
○……
……
)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1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一、单选题
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
)。
A.?比例的基本性质????????????????????????????????B.?比例????????????????????????????????C.?比例的外项
2.下面四个比,(
???)能与2:3组成比例。
A.?0.2:0.6??????????????????????????????B.?:
??????????????????????????????C.?20:30??????????????????????????????D.?:
3.下面的式子中,(??
)是比例。
A.?6×8=16×3?????????????????B.?4∶9=0.4∶0.9?????????????????C.?∶
=
?????????????????D.?10÷6=5÷3
4.下面各组的两个比不能成比例的是(??????
)
A.?5:8和14:16????????????????????????B.?0.6:0.2和3:1????????????????????????C.?110:99和10:9
二、判断题
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差是零。
(?????
)
6.比其实就是比例.(???
)
7.
(?????
)
8.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一定互为倒数。(
??)
三、填空题
9.42和28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选择它的两个公因数组成比例是________:3.5=4:________。
10.把
组成一个比例是________。
11.:
的比值是________,10:12的比值是________.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________,所以这两个比________(可以/不可以)组成比例.
四、解答题
12.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
比它的
多7,求这个数。
(2)两个内项分别是
和
,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
,求x.
13.按照要求组比例.
给
再配上一个比,组成比例
14.一个比例的各项都是整数,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0.6,且第一项比第二项小10,第四项是第二项的
,写出这个比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解: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
故答案为:A。
【分析】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个外项之积等于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
比例的两个外项之积÷其中一个内项=另一个内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和等式性质解比例。
2.【答案】
C
【解析】【解答】解:20×3=60,30×2=60,所以组成的比例是20:30=2:3。
故答案为:C。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
3.【答案】
B
【解析】【解答】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4:9=0.4:0.9是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据此判断.
4.【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项中,5:8=,
14:16=,
所以不够构成比例;
B项中,0.6:0.2=3,3:1=3,所以能构成比例;
C项中,110:99=,
10:9=,
所以能构成比例。
故答案为:A。
【分析】在比例中,等号左右两边的比的比值相等,据此作答即可。
二、判断题
5.【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例如:1:2=4:8,1×8-2×4=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积相等,差就是0;由此举例判断即可.
6.【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由解析可知,比其实就是比例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比和比例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进行判断即可。
7.【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
5:2=2.5,比值相等,能组成比例,原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分别求出两个比的比值,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比值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
8.【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
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一定互为倒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判断。
三、填空题
9.【答案】
14;1;14
【解析】【解答】解:
42和28的最大公因数是2×7=14;
组成比例是:
2:3.5=4:7
故答案为:14;2;7。
【分析】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要组成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
10.【答案】
【解析】【解答】因为,
所以可以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
【分析】用给出的四个数先写出一个等式,再逆用比例的性质,把等式改写成比例式即可.
11.【答案】
;;相等;可以
【解析】【解答】解:;10:12=10÷12=,
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相等;可以。
【分析】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求出比值。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比值相等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四、解答题
12.【答案】
(1)解:7÷(
-
)
=7×
=21
答:这个数是21。
(2)解:根据比例的性质可得:
x=
×
x÷
=
×
÷
x=
答:x是
。
【解析】【分析】(1)这个数=多出的数÷两个分数之和;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积,据此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
13.【答案】
5:8=10:16
(答案不唯一)
【解析】【解答】因为5:8=5÷8=,
10:16=10÷16=,
=,
所以=.
故答案为:5:8=10:16(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依据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据此写出比例式即可.
14.【答案】
解:第二项:10÷(1-0.6)=25;
第一项:25-10=15;
第四项:25×=5;
第三项:5×0.6=3.
答:这个比例是:15:25=3:5.
【解析】【分析】以第二项为单位“1”,第一项就是0.6,第一项比第二项少(1-0.6),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第一项比第二项少的10除以少的分率即可求出第二项;用第二项减去10即可求出第一项;用第二项乘求出第四项;用第四项乘0.6求出第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