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成武一中20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缺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一中2011-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缺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5-16 14:3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分认定测试
高二化学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先将班级、姓名、考试号、座号等正确填写在答题卡、答题纸指定的区域内。所有试题的答案都必须工整书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否则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Mn-55, Ag-108, H-1,Al-27,Fe-56,C-12,N-14,O-16,Na-23,S-32,Cl-35.5,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93年的世界十大科技新闻称中国学者徐志傅和美国科学家穆尔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其中一个分子由1134个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关于此物质说法错误的是
A.是烃类化合物 B.常温下呈固态
C.分子中可能含不饱和碳原子 D.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2.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4H9Cl,它的可能的结构有几种
A.2 B.3 C.4 D.5
3.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该有机物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 分子中的C、H、O的个数比为1:2:3
B. 分子中C、H个数比为1:2
C. 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
D. 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
4.下列物质的命名中肯定正确的是
A.2,2—二甲基丁烷 B.3,3—二甲基丁烷
C.2—甲基—3—乙基丁烷 D.4—甲基—3—乙基己烷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A.+NaOH→+H2O
B.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C.
D.
6.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与 B.与
C.与 D.与
7.下列是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乙醇(乙醛)——加水,振荡静置后分液
B.乙酸乙酯(乙酸)——加乙醇、浓硫酸加热
C.乙烯(乙炔)——将气体通过盛KMnO4溶液的洗气瓶
D.苯(苯酚)——加足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
8.下列各有机物在不同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还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9.鉴别乙醇、乙醛、乙酸应选用的试剂最好是
A.Na2CO3溶液 B.汽油 C.水 D.新制Cu(OH)2悬浊液
10.某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8H6O2,它的分子(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中不可能有
A.两个羟基 B.一个醛基 C.两个醛基 D.一个羧基
11.某有机物的结构式为(右下图)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加成 ②水解
③酯化 ④氧化
⑤中和 ⑥消去
A.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12.某学生用2ml1mol/L的CuSO4溶液4ml0.5mol/L的NaOH溶液混合,然后加入0.5ml4%的HCHO溶液,加热至沸腾,未见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甲醛量太少 B.硫酸铜量少 C.NaOH量少 D.加热时间短
13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D.蛋白质溶液遇到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14.“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水解反应 ⑤酯化反应 ⑥加聚反应
A.②④ B.①④ C.③⑤ D.②⑥
15.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发生硝化反应时,苯需要加热,甲苯在常温下就能进行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一定是羧酸 ②油脂水解后得到的醇是丙三醇 ③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是多种α—氨基酸 ④淀粉、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⑤蛋白质溶液中加入K2SO4溶液后,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这种变化叫变性
A. ③ B. ③④ C.②③ D.①⑤
17.有6种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A.①②③⑤ B.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18.某物质可能含有:a.甲酸、b.乙酸、c.甲醇、d.甲酸甲酯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鉴别时有下列现象:①可发生银镜反应;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③与含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变浅至无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c、d都有
B.一定无a,一定有b,可能有c、d
C.有c和d
D.一定有d,可能有c,一定无a、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6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6分)
19.(10分)在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的序号填空:
A .甲烷 B .乙烯 C .乙炔 D .甲苯 E .1-丁醇 F .乙酸乙酯 G .甘氨酸
①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的是 ;
②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③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④能与溴水反应并使其褪色的是 ;
⑤与酸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盐的是 。
20.(6分)某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8O,根据下列实验现象确定其结构简式:(要求:每小题只需给出一个答案即可。)
①不能与金属钠反应,其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②能与钠反应,但遇FeCl3不显色______________ __ __ __________。
③能与钠反应且遇FeCl3显紫色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10分)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增塑剂、香料、粘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常采用如下反应: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 等。
(2)若用右图所示装置来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产率往往偏低,
其原因可能为 、 等。
(3)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可能会造成 、 ___________等问题。
(4)目前对该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新的探索,初步表明质子酸离子液体可用作反应的催化剂,且能重复使用。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质的量混合)
同一反应时间 同一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 转化率(%) 选择性(%) 反应时间/h 转化率(%) 选择性(%)
40 77.8 100 2 80.2 100
60 92.3 100 3 87.8 100
80 92.6 100 4 92.3 100
120 94.5 98.7 6 93.0 100
选择性100%表示反应生成的产物是乙酸乙酯和水
①根据表中数据,下列 (填字母)为该反应的最佳条件。
A.120℃,4h B.80℃,2h
C.60℃,4h D.40℃,3h
② 当反应温度达到120℃时,反应选择性降低的原因可能为 。
四、推断题
22.(10分)`H是一种香料,可用下图的设计方案合成.
已知:①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有下列转化关系:
②烃A和等物质的量的HCl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既可以生成只含有一个甲基的B,也可以生成含有两个甲基的F.
(1)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烃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G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E+G→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含有一个羧基,且其一氯代物有两种的是________________.(用结构简式表示)
五、计算题
23.(10分)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某有机物,分子中共含有10个原子,其原子核外共有32个电子,lmol该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需要4molO2,回答:
(1)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若该有机物可使溴水褪色,但不发生银镜反应,取0.2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钠反应,能产生2.24L H2(标准状况),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什么
(3)若该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则其结构简式是什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