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诗经》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那么,你们知道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是什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关
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按音乐性质可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了解《诗经》
音乐性质
风(十五国风)
雅(大雅、小雅)
颂(周颂、鲁颂、商颂)
地方民歌
宫廷乐歌
祭祀乐歌
表现手法
赋
比
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关雎》是《诗经》开卷的第一首诗,历来为人重视。它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
解
题
关睢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诵读诗歌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jū
jiū
hǎo
qiú
xìng
wù
mèi
sè
mào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lè
诵读诗歌
yǎo
tiǎo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理清诗意
一种水鸟
拟声词
水中的陆地
文静美好的样子
配偶
善良美好的样子
之:助词,的
译: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停在那河中小岛上。文静美好的姑娘,是男子好的配偶。
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托物起兴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捞取
醒时,睡时
思念
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
悠:忧思的样子
长短不齐的样子
理清诗意
之:代词,指荇菜
译:水中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捞取。文静美好的姑娘啊,我时时都把你追求。追求没能如心愿,日日夜夜在心头挂牵。思念之情绵绵不尽,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相思之苦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敲钟击鼓
挑选
理清诗意
琴瑟,名词作动词,弹琴鼓瑟
友,名词作动词,对……表示友好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译:(水中)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采摘它。文静美好的姑娘,(我)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水中)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来挑选它。文静美好的姑娘,(我敲着)钟鼓使她快乐。
琴瑟钟鼓,欢庆娱乐(幻想)
梦幻之乐
自主学习
1.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请同学们给诗歌划分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写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相思和追求。
第一章:睹物起兴,直写自己的愿望。
第二、三章:写自己的爱慕之心和相思之苦。
第四、五章:设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
2.请同学们给诗歌划分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理一理男子的“相思之路”
所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君
子
求
淑
女
爱恋
相思
梦幻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一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开篇运用比兴手法,以雎鸠鸟的叫声起兴,渲染气氛,点出全诗的
爱情基调。
合作探究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以淑女采摘荇菜的窈窕身影起兴,引发了对淑女的追求和思念。
勤劳、美丽的淑女形象
2.文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
3.“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悠哉悠哉”是心理描写,“辗转反侧”是动作描写,将君子的相思愁苦,彻夜难眠描绘地淋漓尽致,刻画了一个执着深情的君子形象。
4.《关雎》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深情专一、多才多艺、不懈追求心上人的执着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琴瑟钟鼓,欢庆娱乐
欢聚
相思
追求
受
挫
幻
想
诗人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关雎》是一首古老的恋歌。《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爱慕的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
课堂小结
1.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
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
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艺术特色
2.韵律和谐
(1)运用重言(关关)
(2)运用双声(参差)
(3)运用叠韵(窈窕)
(4)运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复沓的章法)
《关雎》这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这就叫重章叠句。运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重章叠句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4分)
关
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8.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_______
和_______,在情感特质上主要表现为以礼节情,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2分)
9.“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2分)
参考答案:
8.比兴、重章叠句。
9.连用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的淋漓尽致。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