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说课课件
一、说课标要求
1.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认识明朝封建专制发展和世界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二、说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中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本单元讲述的是辽宋夏金元之后,封建社会最后两个统一王朝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这段历史处于14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本课分为三个子目,
第一子目主要是讲明朝的内政,以专制强化为重点;
第二子目是讲明朝的对外交往;
第三个子目讲民族关系,顺便带出清朝建立、明朝灭亡和清军入关,从而结束本课。
三、说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教材、分析史料的能力,能从教材和史料中大致了解到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但是其中的原因剖析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另外,学生对于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形势大变化下,明清社会所面临的的时机和危机还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理解到位。
四、说教学目标
1.通过史料并结合教材得出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通过地图及时间轴的运用,认识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及对少数民族的经略措施,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时空观念)
3.通过戚继光等抗倭斗争的胜利及欧洲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等史实,认识并体会中国社会面临的时机与危机。(家国情怀)
五、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王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明王朝海疆和内陆边疆的问题及治理
难点:明王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教师活动:1.理学的主要思想
2.列举宋元时期的科学家、农学家及代表著作
学生活动:默写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复习理学、宋元时期的客机等基础知识
(二)导入
教师活动:分析及课标解读教材71页第四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重点内容,导入第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认识到同一时期下的中国与世界的变化
设计意图:培养单元意识
(三)新课讲授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教师活动:讲述1、明朝建立的概况
2、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废除宰相
出示关于丞相制度的材料:
材料一:“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制相互牵制),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思考:据材料一分析明太祖阐述的废除宰相的理由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看书总结。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明太祖废除宰相的理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君主与宰相的矛盾由来已久。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威胁皇权,导致社会动荡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阅读、文本阅读、思考回答等活动,先落实知识点,再对重难点进行探讨、分析,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2)内阁的设置与发展
教师活动:出示相关史料引出内阁的产生,设问:内阁首辅是不是宰相?
学生活动:学生以填空形式进行知识巩固
设计意图:掌握明朝中枢行政体制的变化。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比较项
宰相
明朝内阁
性质
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职权
行政、决策
侍从、咨询
任职方式
选拔任命
直接由皇帝任命
本质
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
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
对君权的影响
制约君权
强化君权
教师活动: 由票拟与批红引出宦官专权
出示表格:
学生活动:学生以填空形式进行知识巩固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知识点
二、海上交通和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
教师活动:过渡:现在我们把视角从内政转到对外交往上,看看明朝的对外关系上遇到了什么问题?出示文字材料、图片材料。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15世纪前期
目的: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过程:先后7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影响:①积极: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②消极: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学生活动:听课,阅读教材并记笔记
设计意图: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
2、明朝的抗倭斗争
教师活动:过渡语: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也是中国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事件。与此同时,倭寇成为了明朝海防的新问题。讲述关于倭寇侵扰沿海概况及戚继光抗倭的史实。除此之外,明朝海防面临的另一个新问题就是西方欧洲殖民者。
3、欧洲殖民者在中国的活动
葡萄牙占据澳门(扩展澳门被占领及回归时间)
西班牙占据台湾的北部
荷兰占据台湾的南部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找出欧洲殖民者占据的中国边疆地区
设计意图:体会海防的重要性
三、内陆边疆和明清易代
1、内陆边疆
教师活动:过渡语:明朝在面临对外关系的新形势下,内陆边疆地区又是什么样的状况?出示明朝疆域图,结合教材分别指出①②③区域的主要民族。并说明明政府是如何经略这些地区的。
学生活动:读图、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问题及地图的运用突出重点
2、明清易代
教师活动:出示时间轴,归纳明清易代大事记。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完成时间轴
设计意图:加强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落实
小结:
教师活动:带学生一起回顾总结本课知识框架及重点问题
课堂检测
教师活动:布置相应练习题
学生活动:做题
设计意图:通过做题巩固本课知识点
说板书设计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明朝建立2、表现:①废除宰相制度②设内阁③宦官专权
二、海上交通和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2、明朝的抗倭斗争:戚继光抗倭3、欧洲殖民者在中国的活动
三、内陆边疆和明清易代
1、内陆边疆2、明清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