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
历史试题
卷Ⅰ
一、选择题
1.右图不同类型的工具,为距今的70~20万年的北京人所制作。这些工具的制作方法是(
)
A.打制
B.磨制
C.烧制
D.炼制
A【解析】据所学知识,北京人使用打制的石器来挖掘植物的块根、狩猎等,故选A。
2.适合作为下列一组材料主题的是(
)
材
料
出
处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资治通鉴》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
《汉书·百官公卿表》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A.秦灭六国,结束战乱
B.秦朝法律严苛,赋税沉重
C.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
D.秦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由题干表格中的“皇帝”“御史大夫”“三十六郡”即可联系到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具体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的史实,故选C。
3.根据《三国志·魏书》等记载,220年曹操卒于洛阳,葬在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郊)。2009年,国家文物局审核了河南省安阳市高陵墓的考古发掘成果,最终认定高陵墓的墓主为曹操。以上确认高陵墓主为曹操的依据是(
)
A.历史文献与考古成果
B.家族族谱的记载
C.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
D.安阳的悠久历史
A【解析】据题干材料,确认高陵墓主为曹操的依据之一是《三国志·魏书》的记载,之二是河南省安阳市高陵墓的考古发掘成果,综合来看,依据即历史文献与考古成果。
4.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其经营的国内外运输业务。不但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段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进程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C.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D.引进培养了批企业管理和科技人才
B【解析】据题干材料,轮船招商局的创办“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5.识读右图,约法二取代约法一说明了(
)
A.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B.袁世凯的权力得到了约法的严格约束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准备复辟帝制
D.近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取得了重大成就
C【解析】据所学知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中国民国约法》是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后为复辟帝制扫清道路的举措之一,故约法二取代约法一说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准备复辟帝制。
6.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一书中记载: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的八年中,日本投入到中国关内战场的陆军,平均每年占总兵力的76.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中国能牵制日军的大量兵力主要是因为(
)
A.中国战场是日军唯一的战场
B.中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
C.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
D.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
C【解析】据所学知识,从七七事变爆发到1945年抗战胜利,八年中中国能够坚持抗击日军并牵制日军的大量兵力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持久抗战。
7.1950年11月,有“常胜师”之称的美国骑兵第一师在与一支中国军队交战后,该师师长盖伊这样评价对手:“他们没有航空火力支援,也没有远程炮火支援,他们手里拿的是二战时的简易武器,但他们在穿插分割中动作极其勇猛。”这支中国军队的名称是(
)
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由题干材料中的“1950年11月”“美国骑兵第一师”等信息可知,当时中国正处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故当时中国军队的名称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8.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下图中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点的标志性事件是(
)
D【解析】据所学知识,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D。
9.拓片是将刻在不同材质上的文字、符号、图案等拓印下来的纸片,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古埃及文明研究的是(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阿拉伯文字
A【解析】据所学知识,古埃及人创造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使象形文字,故选项A符合题意;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甲骨文是古代中国商周时代的文字,阿拉伯文字是中古时代阿拉伯人创造的文字,故选项BCD均不符合题意。
10.有学者估计,哥伦布航行美洲的总费用为200万马拉维迪(货币单位),而哥伦布个人只筹措了25万马拉维迪,不足部分从西班牙国库预支,为此,女王伊莎贝拉还曾打算把她王冠上的珠宝换钱。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受到文艺复兴运动影响
B.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C.使大量财富流入西班牙
D.使世界连为了一个整体
B【解析】据题干材料,“哥伦布航行美洲的总费用为200万马拉维迪,而哥伦布个人只筹措了25万马拉维迪,不足部分从西班牙国库预支,为此,女王伊莎贝拉还曾打算把她王冠上的珠宝换钱”,这说明哥伦布进行远航所需的总费用大部分是西班牙王室所出,即可说明新航路开辟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11.在古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的女神,她唤醒人们,送走黑暗,迎来光明。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迎来的光明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二月革命胜利
C.巴黎公社政权建立
D.十月革命胜利
D【解析】据所学知识,1917年11月7日,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中,“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起义军攻打冬宫的信号,故选D。
12.通过对下表统计数字的分析,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两次世界大战(
)
项目
参战国(个)
卷入人口(亿)
参战人员(亿)
伤亡人数(亿)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17
1.0
0.9
40000
A.都导致了战后世界格局的改变
B.交战的双方都具有非正义性
C.都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深重灾难
D.都是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发生
C【解析】题干表格对比列举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参与国、卷入人口、参战人员、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这些数据直接说明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深重灾难。
卷Ⅱ
二、材料解析题
13.唐宋时期,经济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2分)
任务一:【图片解读——技术进步】
图1
曲辕犁
图2
占城稻
图3
交子
(1)根据上面图片信息,请分别指出图1工具、图2作物的特点。并概述图3纸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分)
任务二:【史料解读——社会风貌】
(2)唐诗和宋代著述对研究唐宋社会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下列问题作答。(5分)
①杜甫《忆昔》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治世是(
)
②元稹《法曲)诗句:“女为胡妇学胡装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反映了民族交往对唐朝社会生活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
③吴自牧《梦粱录》:“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以上从哪几方面记述了宋临安城商业繁荣的景象?(
)
任务三:【数据解读——社会发展】
唐宋两朝南北方人口对比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
占全国人口比例
人口
占全国人口比例
唐朝天宝年间742~756)
2080万
40%
3120万
60%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
5500万
65.5%
2900万
34.5%
——根据邹逸麟,谭其骧《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整理统计
(3)上表数据反映了从唐朝到北宋的社会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4分)
【答案】
(1)工具:曲辕犁。特点:成熟早,抗旱力强。作用: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2)①开元盛世;②对民族交融(或婚姻)、社会生活的影响;③从商品流通和店铺设立两方面记述。
(3)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原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南方新农作物的引进;南方海外贸易的发展等。
【解析】
(1)据所学知识,图一是唐朝农民创制的耕作工具曲辕犁;图二占城稻具有成熟早、抗旱力强等特点;图三交子的发明是宋代商业贸易繁荣的产物,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2)由“开元全盛日”可知该诗句反映的是开元盛世局面;“女为胡妇学胡装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反映出民族交往对唐朝民族交融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万物所聚,诸行百市”可知这是从商品流通方面记述商业繁荣景象,由“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可知这是从商铺设立方面描绘商业繁荣景象。
(3)据材料三表格可以看出,从唐到宋,南方人口不断增多并且超过北方,这反映出这一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其原因可据所学知识来回答,例如,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南方新农作物的引进;南方海外贸易的发展等。
1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百年历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十月革命前,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多是零星的、片断的……(因为)工人阶级数量很少,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尚缺乏肥沃的土壤。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革命者,在经历了1927年的失败之后,于第二年春天汇聚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开始了革命在农村的发展……这条道路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因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
(1)材料一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需要怎样的土壤(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中国具备了这一土壤(条件)。(2分)
(2)材料二中的革命者“汇聚于罗青山脉的中段”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哪次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4分)
(3)根据材料三示意图,写出①②对应的内容。(3分)
(4)综上所述,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的基本特点。(3分)
【答案】
(1)条件:工人阶级的壮大。事件:五四运动。
(2)事件:井冈山会师。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会议:中共七大。
(3)①邓小平理论;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解析】
(1)据材料中“人阶级数量很少,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尚缺乏肥沃的土壤”可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需要的条件是工人阶级必须壮大。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为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历史机遇。
(2)由材料中的“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革命者,在经历了1927年的失败之后,于第二年春天汇聚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1928年的井冈山会师,由此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道路的形成过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历程可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的基本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等等。
15.识读下面《19世纪60年代俄美两国“废奴”情况表》,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法令名称
《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美国总统林肯
颁布时间
1861年3月3日
1862年9月22日
法令条文摘录
农民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南方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黑奴的人现在和今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这些人们可参加合众国的军事工作,驻守炮台、阵地、卫戍区域以及其他地区,以及在各种军舰上服役。
(1)分别简述俄、美两国废除奴隶制的历史背景。(4分)
(2)根据表中俄国《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条文,俄国农奴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是通过什么条件实现的?(4分)
(3)根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南方叛乱地区的黑人奴隶获得了哪些权利?(2分)
(4)概括俄、美两国废除奴隶制的共同历史意义。(2分)
【答案】
(1)美国的奴隶制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加剧了南北矛盾,使国家达到分裂边缘;俄国农奴制严重制约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对外战争的失败、内部的革命和起义等内外交困的危机。
(2)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化职业(或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条件:赎买土地。
(3)人身自由和服兵役的权利。
(4)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解析】
(1)该问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即可。俄国:农奴制严重制约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出现对外战争的失败、内部的革命和起义等内外交困的危机。美国:奴隶制阻碍了本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加剧了南北矛盾,使国家达到分裂边缘。
(2)据题干材料,俄国1861年改革后,俄国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化职业(或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农奴高价向地主赎买了土地。
(3)据材料中的“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这些人们可参加合众国的军事工作,驻守炮台、阵地、卫戍区域以及其他地区,以及在各种军舰上服役”即可看出,美国南方叛乱地区的黑人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和服兵役的权利。
(4)据所学知识,俄国、美国废除农奴制度都扫清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石锤
尖状器
刮削器
约法一
约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