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 12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4 分,每个读音0.5分)
摄入(sè shè) 杀菌(jūn jùn) 树杈 (chā chà) 粮食 (liáng niáng)
驯良(xún xùn) 矫健(jiǎo qiáo) 苔藓(xiān xiǎn) 梳理(shū sū)
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每字0.5分)
sōng shǔ miǎn qiǎng cùn cǎo bù shēng
45078654826032512003111518796038100167513044450
31261054121151682750398780243840389255xiē liáng xiá zhǎi fán zhí líng lóng
455295029845
三、用“疗”组词填空。(4分)
1.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 )疾病。
2.母亲手术的伤口经过一段时间的( ),已经愈合了。
3. 面对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各地医护人员援助湖北,( )物资源源不断输送湖北,有力出力,团结互助,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力量。
4. 通过患者临床试用,这种降压药服用一个( )即可获痊愈,摆脱以前终生服用降压药的困境!
四、单项选择题。(4分,每题1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得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B. 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锋利,动作是那样敏捷。
C. 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
D.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2.“源远流长”中的“流”正确解释是( )
A.液体流动 B.像水那样流动不定
C.流传,传播 D.向坏的方向转变
3.下列句子中,说法错误的是 ( )
A.说明性文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
B.说明性文章为了把抽象的事物说清楚明白,会用到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C.说明性文章的语言只能平实准确,才能有条理的表达清楚。
D.说明性的文章通常要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进行介绍。
4.下列句子用到的说明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B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C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D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五、多项选择题。(4分,每题2分)
1.下列句子是反问句的有( )
A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B 鲸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C 把羊圈修好,不就不会再丢羊了吗?
D 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
2.下列句子对课文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 鲸属于鱼类。因为它生活在海洋里,体形像鱼,所以我们管它叫鲸鱼。
C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句话承上启下,将两部分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
D 《太阳》语言平实,通俗易懂,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太阳。《松鼠》则语言活泼,描述生动,抓住松鼠的主要特点形象地介绍。
六、给下面的句子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4分)
1.(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松鼠( )有时也捕捉鸟雀,( )它不是肉食动物。
3.(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
4.松鼠经常在高处活动,( )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它们( )到地上来。
七、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列。(6分)
(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 ?)汹涌的热浪不断从这些大火球中吐出来,射在广漠的宇宙空间。?????
( )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一接触它的表面也会熔解,甚至化为气体。
( ?)无数颗星星在茫茫无际的宇宙中运动着。?
(? )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
( )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36分)
阅读下面的说明书,完成练习。(5分)
竹炭包说明书
【产品特点】竹炭 能有效 空气,防腐防臭,_ ___湿度,同时还有__ __负离子和远红外线、_ ___电磁波的功能,是家居生活必备之选。?
【▲】 拆开外包装将本品置于汽车、居室、柜子、冰箱等处。每个独立空间(1平方米以内)用200克竹炭包一包。?
【▲】 1.本产品无需洗涤,使用1-2月后,放阳光下晾晒两小时,即可恢复原有功能。
2.一般开封使用一年时间的竹炭包最好处理掉,这样更健康。
3.处理可以烧掉或者是回收到垃圾站,还可以埋入泥土,改善土壤活性。?
1.请把以下四个词语准确填入第一个语段的横线上。 (2分)
?A.释放????B.调节????C.屏蔽????D.净化?
2.根据该说明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不管多大的空间,只要放上一包竹炭包就可以防腐除臭。
B.用1-2个月后的竹炭包可以清洗晒干后再使用。?
C.废弃的竹炭包既可以当垃圾回收,也可以埋入泥土改善土壤活性。?
3.本说明书从 产品特点 、______、____ 三个方面介绍该竹炭包。 (2分)
二、课内阅读:(15分)
松 鼠 (节选)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权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 错杂着放在一起 再用一些干苔藓编(织 扎)起来 然后把苔藓挤紧 踏平 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 足够坚(实 固)。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服 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 盖)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划去括号里词语搭配不恰当的字。(2分)
给文中缺少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3分)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4分)
错杂:
勉强:
这段话详细清楚地描述了松鼠搭窝的过程,先写了松鼠搭窝的 ,然后介绍了 ,最后还介绍了 ,表现出了松鼠的聪明,能干。 (3分)
这段话与下面这句话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你更喜欢哪一句话,为什么?(3分)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
三、课外阅读:(16分)
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
①可燃冰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虽然多个国家努力研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2017年5月18日,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②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可燃冰通常存在于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呈分散状、结核状、层状或块状产出,其颜色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白色、淡黄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等多种。?
③形成可燃冰,第一是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第二是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④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即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大陆架上的永久冻土带,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主要蕴藏于大陆边缘水深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源量。?
⑤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中国科学家从水深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⑥然而,专家担心可燃冰产业化开采,会造成甲烷泄露。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底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⑦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1.文章第②-⑥段除了从可燃冰的物理性质上介绍了可燃冰,还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可燃冰?把你获得的有关信息分条写下来。(4分)
2.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A打比方??? ?B下定义?? ?C列数字? ??D做比较?
(1)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 ? ?)
(2)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 )
(3)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 )?
(4)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 ??)( ? ?? )??
3.可燃冰形成需要具备什么条件?(2分)
4.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2分)
A.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形成的像冰的固体物质就是可燃冰。
B.可燃冰大部分分布在极地地区,还有少部分分布在海洋中的海底。
C.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可燃冰储量足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D.可燃冰这种新能源的产业化开采,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但人类有可能解决好它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
5.“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共30分)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动物,也会有其他感兴趣的内容,选择你了解并感兴趣的一种事物介绍给别人,注意写清楚事物不同方面的主要特点,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