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探究中掌握11乘任何两位自然数和十位数相同、个位数字的和是10的速算规律。
2.学生经历算一算、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等过程,培养细心观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3.学生在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11乘任何两位自然数和十位数相同、个位数字的和是10的速算规律。
教学难点:十位数相同,个位数字的和是10的规律。
教具准备: 最强大脑视频、课件、探究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竞赛激趣。
小朋友!课前,我们一起观看了精彩视频,当中的小朋友用人脑战胜计算机高手,你觉得他们厉害吗?(厉害!),我们现场也来个比赛,怎么样?我们不比这么难的,就比刚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全班小朋友组成一队,跟刘老师PK。只要有一个小朋友比我算得快,而且算对,就算你们赢。
现在我们还缺一个裁判,谁愿意试试。你来试试,你的任务是每次用计算器快速地算出这个题目,然后响亮地宣布谁获胜。
请其他小朋友打开作业纸,请你们在作业纸上列竖式计算,你们明白了没有?
生:明白。师:好,开始 学生活动(填数字,计数器计算,老师快速说答案,裁判宣布谁获胜)
师:我们再来第二题,一题并不能说明什么,(出示竖式计算)
学生活动 (教师出示竖式计算)
2.引入新课。
二、探究有趣的乘法计算
1. 两位数和11相乘规律探讨
(1)自主探索。
师:你们知道刘老师怎么会算的这么快的吗? 生:肯定是有规律的
我记得在三年级上学期学过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其实这有个很好地学习方法叫---观察(板书),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观察这些算式的乘数有什么共同点(出示),你来说。
生:都是11师:像这样,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会有什么特点呢?
那么我们看,既然这三个题目的一个乘数都是——11,那你觉得我们现在要观察哪些数呢?你说
生:得数师:还有呢 生:另一个乘数
师:好的,那我们现在就把眼光集中到积和另一个两位数。请你仔细观察、比较积的每一位上的数与另一个两位数有什么关系 同桌两人讨论、商量,好吧。 学生讨论
(2)比较发现。
师:好的,谁愿意到上面来指着竖式,和大家说说你们的发现。你来,你发现了什么?
生 ①:我发现积“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乘数的 “个位上”的数一样。
师:出示动画,快速地检验一下其他的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 生:是的
师:还发现了什么? 生②:我发现了积“百位上”的数与另一个乘数“百位上”的数一样。
师:出示动画,快速地检验一下。 生:是的
师:还发现了什么?积“十位上”的数呢?它又和谁有关系呢?
生 ③:我还发现了积十位上的数和等于另一个乘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
师:哦,换句话说,出示动画,你们有没有这样的发现 生:有
师: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3)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厉害,通过观察比较积与乘数的特点,发现了两位数乘11的积与一个乘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不过,这么长的三句话,让你一下子说完整,你觉得怎么样啊?(有点烦) 那我们想个办法好不 生:好 师:我们以24乘11为例。(出示动画)
看看积百位上的“2”和个位上的“4”相当于把原来两位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往两头-----一拉,所以我们要给它四个字——两头一拉。
真厉害,继续看积中间的“6”相当于把原来两位数的十位的“2”和个位上的“4”怎么样?----相加,也给它四个字————中间一加,真牛!
(4)完善理解。
①请根据这个发现直接完成下面的填空。
师:想不想用这个发现完成上面的填空。(出示)试试看
根据你的发现直接完成下面的填空。口答
23×11=2□3,64×11=□□4 59×11=□□9
师:第一题,谁来 生回答
师:第一题,谁来 生1:回答6104 生2:老师,不对, 64×11约等于六百多,怎们可能是六千多呢?
师:是这样的,会提问的小朋友可是数学学习高手哦,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6+4=10
要向前进一。师:你真了不起,是的当个位和十位上的相加满10,该怎么办?要向百位进一,所以这道题的答案是704.
你有什么办法,准确地知道这道题的答案。
生:列竖式计算
师:赶快列竖式计算
生:竖式计算 师生校对答案
师:第三题,运用规律,等数是 你来说
(5)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从观察两位数乘11的积与乘数的特点出发,在比较中,我们发现了它们的积与一个乘数之间的关系(板书:比较 积和一个乘数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计算验证完善了我们的理解,(板书:验证 计算)这个规律用简洁的话就是:两头一拉,中间一加,“满十进一”(生齐说)
师:这我们就要一起要探究乘法计算中的有趣规律。(揭示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 (板书)。
(6)速算挑战。
师:有了这个规律有什么用啊?生:可以更方便地计算
师: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对不对,敢不敢来挑战一下,速算大比拼,敢不敢。生:敢
师:算出答案后,直接回答。 21×11 52×11 72×11 67×11
生:口答
师:恭喜你们,不仅算得对,而且算得快,现在你们感受到计算规律的神奇了吧?
(7)提升小结。同学们!其实在计算当中还有很多很多的规律,想不想用观察、比较、计算验证的办法来探究其他的规律呢!
2.头同尾合十的计算规律探讨。
好,老师这儿有三道题目
出示:22×28,35×35,56×54
(1)观察比较。
①师:你能找出这三道题中乘数有什么特点吗?你来说
生:a. 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
b. 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10。
师:哦,十位上数的数相同叫头同,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10叫尾合十,
②那这种头同尾合十的乘法计算,它们的积又有什么特点呢? 请小朋友们列竖式,计算结果。
师生校对结果。(做好了吗?第一题616,第二题1225,第三题3024)
(2)猜想验证
师:想想看,这里面的积和它的乘数会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小组活动交流:
观察、比较乘积和乘数之间的关系,猜想它们的计算会有什么规律。
举个例子验证你猜想的规律。
师生交流 小组交流 师适当出示
师:一会儿工夫,我们又发现了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我们通过观察积与两个乘数的关系出发的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想不想用这个规律算一算? 生:想
学生口答 生:69×61=429 生:老师,不对,应该是4209
师:咦,两个答案怎们会相差这怎多呢,究竟谁对,怎们验证呢?
生:竖式计算 师:好
校对答案
生:从竖式计算看,一九得九,只有一个数,只占一个位置,还有一个位置必须用“0”占位。
师:是的,既然是末两位,肯定是两位数,用“0”来占位。
(3)小结。好的,可以用你的发现来完成这道题目吗?
应用规律,快速计算。(出示)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1)生:直接写出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
(2)校对结果。(师生交流)
(3)师:仔细地观察这些题目,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呀?这么快就发现了,小组长汇报。
生:都相差1
三、本课总结,拓展研究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发现了乘法计算中两个有趣的规律。
研究这两个规律时,我们都是运用了观察,比较,计算验证等方法,所不同的是,研究两位数与11相乘时,我们重点比较的是积与一个乘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同头尾合十的乘法是,我们重点比较的是积与两个乘数之间的关系,回顾研究过程(出示),你有什么收获吗?
其实乘法计算中的规律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运用今天的“观察,比较,计算验证”等去探索更多有趣的规律。
附:板书:
有趣的乘法计算
乘数
观察
积
积与一个乘数
比较
积与两个乘数
验证 计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