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18 07:2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
历史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历史共1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被誉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林则徐
B.洪仁玕
C.李鸿章
D.曾国藩
A【解析】据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林则徐。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为推护清朝的统治,做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②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③创办民用工业
④创办京师大学堂
⑤建立新式海军
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
D.②③⑤⑥
C【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洋务派的主要活动。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了新式海军,故①②③⑤符合题意。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的。
3.民谣亦能证史。江西有一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能成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吴起镇会师
B.井冈山会师
C.会宁会师
D.懋功会师
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中的“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反映的是1928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的井冈山会师。
4.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有一战役使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此战役是(

A.万家岭战役
B.淞沪会战
C.豫湘桂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C【解析】据所学知识,1944年,在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5.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下列关于新中国的成立表述有误的是(

A.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B.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C.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解析】据所学知识,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故选项ABD是正确的;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不是新中国的成立,故选项C符合题意。
6.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下列属于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上的大事有(

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日建交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尼克松访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解析】据所学知识,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发生在1971年,②中日建交和④尼克松访华均发生在1972年,③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故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外交成就是①②④。
7.他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同时,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下列属于他的成就是(

A.研制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B.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参与研制原子弹
D.创作长篇小说《红岩》
B【解析】据所学知识,袁隆平“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他的主要成就是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8.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文艺复兴先驱但丁主张“人不能像野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他们的思想所体现的共同核心精神是(

A.自由平等
B.主权在民
C.神权至上
D.人文主义
D【解析】据所学知识,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主张和但丁的“人不能像野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的主张都强调了人的作用,即他们思想体现的共同核心精神是人文主义精神。
9.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宪法并没有废除奴隶制,黑人选举权按五分之三人口折算。这规定违背了(

A.共和制原则
B.联邦制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
D.三权分立原则
C【解析】据所学知识,1787年美国宪法没有废除奴隶制的相关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所强调的自由平等原则。
10.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B.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
C【解析】据题干,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据此可知,ABD均属于历史史实,选项C是对《共产党宣言》发表这一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
11.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萨拉热窝事件
③美国对德宣战
④凡尔登战役
A.④②①③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②④③①
D【解析】据所学知识,①发生在1917年11月,②发生在1914年6月,③发生在1917年7月,④发生在1916年,故这些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②④③①。
12.图片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历史的瞬间。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日军刺杀中国人
《格尔尼卡》
纳粹迫害犹太人
A.法西斯暴行
B.纳粹的暴政
C.战场的残酷
D.种族的灭绝
A【解析】据所学知识,题干所示“日军刺杀中国人”图片反映的是日本法西斯的暴行,“《格尔尼卡》”和“纳粹迫害犹太人”图片均反映的是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故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法西斯暴行。
13.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下列对“福利国家”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包括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两大类
C.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D.社会福利支出过大加重政府则政负担
C【解析】据所学知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缓解率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故选项C说法错误。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儿女不分民族、阶层、党派、宗教,也不分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以至海外侨胞。都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汇成全民族抗战洪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不仅是中华民族觉醒的集中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保证。
(1)请将材料一时间轴上A、B两处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补充完整,并写出B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所具备的条件。(5分)
A:
B:
条件:
(2)材料一时间轴上“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吸取了怎样的教训?(2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全民族抗战洪流”有哪些具体表现?(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作用。(3分)
【答案】
(1)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诞生)。条件: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国内条件:
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④干部基础:一批马克思主义者的出现。(国际和国内条件中任答三点即可)
(2)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3)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百团大战、地雷战、地道战等。
(4)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在抗战中发挥了先锋模范和中流砥柱作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解析】
(1)据所学知识,1919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于中共诞生的条件,分为国际条件和国内条件,其中国际条件是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国内条件很多,具体包括阶级条件、思想条件、组织条件、干部条件等等。
(2)据所学知识,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共认识到要想领导革命成功,必须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创建人民军队,进行革命斗争。
(3)全民族抗战时期,国共合作抗战,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发起了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百团大战等重大战役、
(4)据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国家独立过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在抗战中发挥了先锋模范和中流砥柱作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完成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5.阅读下列“新中国农村发展三部曲”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翻身】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田地的农民欢天喜地,纷纷表示:“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
材料二
【致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
【奔小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表示,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1)材料一中农民“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指出材料二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进行尝试的地方。(3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历程,并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含义。(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我国农村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2分)
【答案】
(1)土地改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2)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土地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含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改革必须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改革要符合农村实际;改革要尽力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等。
【解析】
(1)据材料一,农民“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据此可知与之相关的是土地改革;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是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进行尝试。
(2)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经历了两大变化: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土地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农村改革必须坚持: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符合农村实际,要尽力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等等。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这一时代(15世纪后叶至16世纪初)的世界,实际已经有了非常重大的变化。经过大洋航道东来的欧洲人,最初是葡萄牙人及西班牙人,旋即又有了荷兰人参加竞争,纵横海洋……国际经济网络,已在逐渐形成,将欧、亚、非、美四个大陆与太平洋的许多岛屿(例如今日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都编制在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之内……大洋航道的开拓,终于将全世界人类社会,经由经济网络联结为一体。
——许倬云《万古江河》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者,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
——摘编自(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兹的著名文章
材料三
当今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联系密切,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贸易国际化的程度空前扩展,世界贸易的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的增长率,2003年从出口角度计算的世界贸易(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达9.5万亿美元,相当于1980年的3.9倍。国际投资迅速增加,范围遍及全球,2000年国际直接投资是1980年的22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欧洲人当时“经过大洋航道"“纵横海洋”所具备的条件,并简述其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全球化的主导者并归纳这次全球化的主要特点。(2分)
(3)指出材料三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
【答案】
(1)条件:航海及造船技术的发达(或指南针的运用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地圆学说的流行;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等。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亚、非、美之间建立起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2)主导者:美国。主要特点:世界性经济机构逐步建立;跨国公司不断产生,影响日益增大。
(3)趋势:经济全球化。因素:科技的进步;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全球经营;贸易环境的新变化等。
【解析】
(1)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欧洲人当时“经过大洋航道"“纵横海洋”指的是新航路开辟,故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和影响。其条件主要有:航海及造船技术的发达、地圆学说的流行、葡西王室的支持等。其影响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亚、非、美之间建立起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2)据材料二中的“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者,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可知,第二次全球化的主导者是美国;据“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可知,第二次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世界性经济机构的建立、跨国公司的产生。
(3)结合所学知识,由材料中的“贸易国际化的程度空前扩展,世界贸易的增长率高于世界生产的增长率……国际投资迅速增加”可知,材料三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化趋势。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趋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科技的进步,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全球经营,贸易环境的新变化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