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由此可知唐朝三省制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避免了决策失误
C.分割了宰相权力
D.制约了皇权专制
2.唐初有诏令,男20、女15就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女13,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已进考第”。这些措施有利于
A.扩大官僚队伍
B.增加赋税收入
C.考核官员政绩
D.缓和人地矛盾
3.没有科举制,官吏的选拔势必会充满乌烟瘴气和任人唯亲、任人唯钱的肮脏。有了科举制之后,通过考试做官的人,就变得令人钦佩。凡是正途出身、尤其是两榜进士出身的进士,不仅上司高看一眼,连百姓也高看一眼。这说明科举制
A.杜绝了选官制度的弊端
B.保证了官员的德才兼备
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提升了官府的公众形象
4.《资治通鉴》对某一制度记载:“(政府)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医移退一,使之与居者均,无侥利。”该制度的实施
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延续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增加了农民缴纳赋税的经济负担
D.实现了赋税形式由实物向货币转变
5.《旧唐书》记载:“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袆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袆之,袆之日:“不经风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材料说明了
A.三省之间权力相互制衡
B.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三省制下皇权受到制约
D.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
6.汉朝时世族发展迅速,汉初“布衣将相”的政治结构最终演变为“累世公卿”的世族政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朝世族源于先秦贵族
B.察举征辟制度有利于世族控制政权
C.世族是新生产模式的代表
D.汉朝在权力继承上仍采用宗法制制
7.中国古代科举制下,除娼、优、隶、卒等“贱民”外,其他人均可参加考试。而这部分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且他们的身份是可以改变的,其后代也是可以应举的。据此可知,科举制
A.提高了民众整体素质
B.侧重考生的道德品质
C.实现了考试的平等性
D.有利于社会结构变动
8.保障君主在选官问题上的最终决定权以及官位的开放性,避免因官僚变相世袭、自我生成而危及集权统治,这一治理目标的达成,最终是经由
A.军功爵制度的推广
B.中外朝制度的创设
C.察举制的成功实践
D.科举制的发展完善
9.科举考试设有主考官,唐宋时称“知贡举”,科举中试或及第者称主考为“座主”,自称“门生”,唐代开始将同榜及第进士称为“同年”,这是科举制造成的特殊的人际关系。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座主、门生、同年关系越来越多被人们视为必然,而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照发展下去就会形成一定的利益集团。据此可知,科举制
A.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B.促进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
C.易于形成朋党集团斗争
D.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10.“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其官。然周、汉以来,代存其任。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亲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这说明隋唐
A.仍设置“三公”官职,且无所不统
B.“三公”与“三省”职责权力相同
C.“三公”职权变化反映皇权的加强
D.级别越高的职官,往往越没有实权
11.唐朝的门下省负有驳正违失、审议签发的重要职责,具有特殊意义。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理说:国家设置中书、门下省,就是为了互相稽查,如果中书省的诏救有错误,门下省就应进行驳正。唐朝强化门下省封驳职能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统治效能
B.缓和君主和宰相之间的矛盾
C.促进吏治清明
D.促使行政权力向门下省集中
12.欧阳修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该评论
A.指责租庸调导致贫富分化
B.指出两税法推行的背景
C.认为两税法造成流民问题
D.肯定租庸调推行的作用
13.“月旦人物”是品评人物的成语,缘于汉朝的许靖、许劭。二人为当时著名贤士,开办讲坛,每月初一评论乡党,褒贬时政,评后验证,众皆信服,凡得好评之人,名声大振。这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竞领二许一字之评以为荣。这实质上反映了
A.读书人极重视名声
B.独尊儒术风气浓厚
C.门阀士族开始形成
D.察举制社会影响大
14.唐初,三省长官作为宰相共同议政于政事堂,后来唐太宗又选择其他官员以参知机务、参议得失等官衔参加议政,有时参加政事堂议政的官员达十多人。唐太宗此举意在
A.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
B.规范朝廷的政务运作
C.彻底解决君权与相权
D.提高军国大事决策效率
15.殿试始于武则天,但当时未形成制度。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有落第的考生,告发考官录取不公,太祖便亲自在讲武殿命题重试。至此,殿试成为定式。殿试的实行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加强皇权专制
C.提高了状元文化素质
D.改变了官员阶级结构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朝实行均田制,即在国家占有土地的基础上对百姓和官僚授予一定数额的土地。百姓凡年满18岁以上的男丁授田1顷,其中含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工商业者授田为男丁之半;老年、孀妇、残废、僧道、尼姑等也授予部分田地,但一般妇女、部曲和奴婢不授田。贵族按爵位授予永业田,从最高100顷递降至5顷;官僚从一品到九品,授永业田60顷递降至2顷。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可以自由转让或买卖,并享有免除赋税的特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均田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推行均田制的影响。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方察举与公府征辟,为东汉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汉。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与察举相辅并行的,尚有征辟制。
——引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明法,有明书,有明算。自京师、郡、县,皆在学焉。
——引自《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1)根据以上材料,分别指出汉朝和隋唐两个时期各自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
试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上述两个时期实施各自的选官制度的原因。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对我们今天的人才选拔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材料“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体现的是三省六部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D正确;材料与提高行政效率及分割相权无关,AC排除;专制体制下的决策失误不可避免,B排除。故选D。
2.B
【详解】
无论是租庸调制还是两税法,户税都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婚成家另立户头,有助于增加政府赋税收入,故答案为B项;这些措施与扩大官僚队伍没有关系,排除A项;这些措施可以用来考核官员政绩,但不是实行这些措施的目的,排除C项;这些措施不能改变土地面积,没有起到缓和人地矛盾的作用,排除D项。
3.D
【详解】
科举制产生之后,选拔出来的人才受人钦佩,得到重视,这说明科举制有助于提高官员和政府的公众形象,D正确;A表述绝对,排除;科举制重视才而非德,排除B;C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
4.A
【详解】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是唐朝两税法的内容,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答案为A项;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排除B项;两税法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缴纳赋税的经济负担,排除C项;明朝时期的一条鞭法实现了赋税形式由实物向货币转变,排除D项。
5.C
【详解】
由材料可知,宰相对不经凤阁鸾台的敕书表示质疑,这反映了三省体制下对皇权有一定程度的制约,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与三省的关系,而不是三省之间的相互制衡,故排除A项;材料对政府的行政效率没有体现,故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D项。
6.B
【详解】
根据材料“汉朝时世族发展迅速,汉初‘布衣将相’的政治结构最终演变为‘累世公卿’的世族政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征辟制度,后来出现了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即世族政治,说明察举征辟制度有利于世族控制政权,故B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汉朝世族源于先秦贵族,所以A错误;世族是具有经济实力、政治特权的封建地主,并非是新的生产模式的代表,所以C错误;汉朝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征辟制度,并非宗法制,所以D错误。
7.D
【详解】
根据材料“他们的身份是可以改变的,其后代也是可以应举的”可知“贱民”可以先改变贱民身份,其后代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这体现了科举制有利于社会结构变动,故选择D;材料并没有体现科举制提高了民众整体素质,故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科举制侧重考生的道德品质,故排除B;科举考试禁止“贱民”参加,反映科举制并不平等,故排除C。
8.D
【详解】
科举制保障了君主在选官问题上的最终决定权,对所有阶层开放,从而自确立后维持一千多年的时间,故答案为D项;军功爵制主要是在军队中选官用人起到作用,并没有完全推广,排除A项;中外朝制度是中央行政制度,不是选官制度,排除B项;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魏晋南北朝时期被九品中正制取代,排除C项。
9.C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由于科举制的发展,座主、门生、同年之间关系日益密切,在日后的官场中他们彼此关照,形成一定的利益集团,这就为朋党之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中央集权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材料并未涉及,故排除A项;B项与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
10.C
【详解】
根据“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亲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可得出隋唐时期撤销了原来三公的“府僚”,削弱其权力与地位,加强了皇权,C正确,排除A;三公与三省并不一样,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排除B;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11.A
【详解】
根据材料“互相稽查”“中书省的诏敕有错误,门下省就应进行驳正”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强化门下省封驳职能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中书省的权力过大,使中书省和门下省相互制衡,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决策失误,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提高统治效能,故选A项;B项材料并未反映,故排除;C项并不是其主要目的,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书门下互相制衡,D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
12.B
【详解】
由材料“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可以得出其认为租庸调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出现了两税法,由此可知,其反映的是两税法出现的背景,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租庸调制的意义,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两税法的影响,C不正确;D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排除。
13.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获得许靖等贤士好评的人,在地方上受重视,易在察举中脱颖而出,导致四方名士争相以入选“月旦人物”为荣,在实质上反映了察举制社会影响大,D项正确;读书人极重视名声只是表象,没有准确揭示其实质,A项错误;独尊儒术风气浓厚只是“月旦人物”受重视的背景,而非实质,B项错误;门阀士族开始形成是在魏晋时期,C项错误。
14.A
【详解】
根据材料“三省长官作为宰相共同议政于政事堂,后唐太宗又选择其他官员以参知机务、参议得失等官衔参加议政”可知,唐初相权一分为三,后唐太宗又增加其他官员参加议政,使相权进一步分散,皇权不断加强,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制以及后来增加官员参政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权,并不是为了规范政务运作,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情况没有彻底解决君权与相权矛盾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参加议政的官员不断增多,无法表明决策效率得到提升,排除D项。
15.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殿试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选拔官员等第,对于维护科举制的公平及加强皇权起到重要作用,“天子门生”自此出现,B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A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16.(1)特点:以国家占有土地为基础;实行分类授田;授田并不均等;贵族享受特权;
(2)影响: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但贵族享受特权,不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唐朝实行均田制,即在国家占有土地的基础上对百姓和官僚授予一定数额的土地”可知,以国家占有土地为基础;根据材料“百姓凡年满18岁以上的男丁授田1顷,其中含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工商业者授田为男丁之半;老年、孀妇、残废、僧道、尼姑等也授予部分田地,但一般妇女、部曲和奴婢不授田。贵族按爵位授予永业田,从最高100顷递降至5顷;官僚从一品到九品,授永业田60顷递降至2顷”可知,实行分类授田;授田并不均等;根据材料“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可以自由转让或买卖,并享有免除赋税的特权”可知,贵族享受特权。
(2)影响:根据材料“在国家占有土地的基础上对百姓和官僚授予一定数额的土地。百姓凡年满18岁以上的男丁授田1顷,其中含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工商业者授田为男丁之半;老年、孀妇、残废、僧道、尼姑等也授予部分田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农民获得了大量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根据材料“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可以自由转让或买卖,并享有免除赋税的特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族享受特权,不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17.(1)选官制度:两汉察举制(与征辟制);隋唐科举制。
标准:察举制以德行(孝廉)为标准;科举制以学识能力为标准。
(2)原因:两汉时期,国家大一统,为适应中央集权国家统治的需要;唐朝时期,士族门阀衰落,庶族地主兴起,九品中正制无法维持。
启示:把德放在首位,德才兼备;推荐与考试相结合,杜绝不正之风。
【详解】
(1)根据“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可以看出,汉朝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分别是察举制(与征辟制)、以德行(孝廉)为标准;根据“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明法,有明书,有明算”可以看出,隋唐选官制度和标准分别是科举制、以学识能力为标准。
(2)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上述两个时期实施各自的选官制度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当时的社会状况,从两汉时期国家大一统、为适应中央集权国家统治的需要和唐朝时期士族门阀衰落、庶族地主兴起、九品中正制无法维持等方面来回答。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对我们今天人才选拔的启示,可以联系所学从把德放在首位德才兼备、推荐与考试相结合杜绝不正之风等方面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