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同步练习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同步练习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18 09:2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知识点1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1.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界中对 
 有价值的土地、阳光、 
 、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
分类
特点
举例
可再生资源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 
 ,或者可以 
 使用?
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
形成、再生过程非常 
 ,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 
 ,用一点就少一点?
煤炭、石油、铁矿等
3.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 
 和 
 ,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而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更应当珍惜和 
使用。?
知识点2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我国自然资源 
 丰富,种类相当齐全。土地、水、水能、 
 、矿产等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 
 世界平均水平。?
5.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丰富,人均占有量 
 。?
基础巩固
知识点1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天然气 ④石油 ⑤土地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2.下列属于图例乙所表示的物质是(
)
A.森林、海盐
B.雷电、沙漠
C.化肥、大米
D.铜矿、汽油
3.下列关于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确的是(
)
A.寻找新的替代品
B.合理利用,并注意保护和培育
C.最大限度的加以利用
D.可以随意开发使用
知识点2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以前,我国一直以“地大物博”而自豪;现在,却有“地大物薄”之说。据此回答4~5题。
4.“地大物博”说明我国自然资源(
)
A.总量多,种类少
B.人均充足,用之不竭
C.总量大,种类多
D.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5.由“地大物博”变为“地大物薄”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种类减少,利用率降低
B.资源的需求量减少
C.人口总量增长,资源破坏浪费严重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
  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示意图,完成6~7题。
6.该图反映出我国的资源状况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7.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
)
①保护耕地 ②节约用水 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 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能力提升
  中国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状况日益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我国主要能源消费结构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电
2.下列日常“小事”,能体现节约能源的是(
)
A.植树种草
B.垃圾分类
C.随手关灯
D.使用公筷
  屋顶光伏发电是指在屋顶装设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屋顶光伏发电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屋顶变成一个个“微型发电厂”。这种发电的运行方式以用户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入网。据此完成3~4题。
3.屋顶光伏发电可以(
)
①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②减少电能消耗 ③增加煤炭使用量 ④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与西北内陆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制约条件是(
)
A.昼夜温差小
B.市场需求少
C.煤炭资源丰富
D.云雨天气多
  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据此完成5~6题。
5.此次气候雄心峰会针对全球气候问题力促各国节能减排,下列措施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出门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大量使用煤炭发电,提高经济效益
C.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力,完善产业结构
D.提倡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
6.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为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大力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下列既属于可再生资源又是清洁能源的是(
)
A.石油
B.太阳能
C.天然气
D.煤炭
7.近年来,安徽省初中地理课本采用绿色印刷产品(标志如图所示)。采用绿色印刷产品对下列哪一种资源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A.石油资源
B.煤炭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
8.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总量丰富,可再生资源众多,人均占有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B.由于人口增长和资源增加相互抵消,人均占有量保持不变
C.由于我国资源匮乏,而人口迅速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幅度下降
D.人均资源占有量持续减少,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9.下面四种产品中哪一个是由煤炭资源制造而成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我国是一个能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下列能够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的途径有(
)
①扩大进口渠道 ②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③大量砍伐木材,作为替代能源 ④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导致我国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有(
)
①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少,数量有限 ②我国人均占有量很少,但人口仍在增长 ③许多资源利用管理不当,破坏浪费现象严重 ④人均占有量多,但破坏、浪费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某地中学地理兴趣活动小组利用假期时间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并对该地农村家庭能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查,获得的资料如下图所示。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农村家庭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是以 
 资源为主要生活能源。这种能源结构会让森林遭到破坏,还可能引起 
 、土地荒漠化;秸秆不能还田,会减少土地有机肥的供应,导致 
 下降。?
(2)在农村体验生活时,同学们遇到了下列现象,你认为可取的是(
)(多项选择)
A.上菜市场用塑料袋装物品
B.节日庆典,大量燃放鞭炮
C.用竹篮装菜
D.利用沼气能做饭
E.为了卫生,使用一次性方便筷
(3)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浪费能源的现象?你能提出一些节约能源的好方法吗?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知识点1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1.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界中对 人类活动 有价值的土地、阳光、 矿产 、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
分类
特点
举例
可再生资源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 再生 ,或者可以 循环 使用?
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
形成、再生过程非常 缓慢 ,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 再生 ,用一点就少一点?
煤炭、石油、铁矿等
3.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 保护 和 培育 ,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而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更应当珍惜和 节约 使用。?
知识点2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我国自然资源 总量 丰富,种类相当齐全。土地、水、水能、 森林 、矿产等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 远低于 世界平均水平。?
5.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总量 丰富,人均占有量 不足 。?
基础巩固
知识点1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B
)
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天然气 ④石油 ⑤土地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2.下列属于图例乙所表示的物质是(
A
)
A.森林、海盐
B.雷电、沙漠
C.化肥、大米
D.铜矿、汽油
【解析】图例乙所表示的含义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即自然资源,森林、海盐属于自然资源。
3.下列关于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正确的是(
B
)
A.寻找新的替代品
B.合理利用,并注意保护和培育
C.最大限度的加以利用
D.可以随意开发使用
知识点2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以前,我国一直以“地大物博”而自豪;现在,却有“地大物薄”之说。据此回答4~5题。
4.“地大物博”说明我国自然资源(
C
)
A.总量多,种类少
B.人均充足,用之不竭
C.总量大,种类多
D.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5.由“地大物博”变为“地大物薄”的主要原因是(
C
)
A.资源种类减少,利用率降低
B.资源的需求量减少
C.人口总量增长,资源破坏浪费严重
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
  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示意图,完成6~7题。
6.该图反映出我国的资源状况是(
B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7.针对图中反映的问题,我们应该(
A
)
①保护耕地 ②节约用水 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 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能力提升
  中国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状况日益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我国主要能源消费结构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D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电
2.下列日常“小事”,能体现节约能源的是(
C
)
A.植树种草
B.垃圾分类
C.随手关灯
D.使用公筷
  屋顶光伏发电是指在屋顶装设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屋顶光伏发电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屋顶变成一个个“微型发电厂”。这种发电的运行方式以用户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入网。据此完成3~4题。
3.屋顶光伏发电可以(
B
)
①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②减少电能消耗 ③增加煤炭使用量 ④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与西北内陆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制约条件是(
D
)
A.昼夜温差小
B.市场需求少
C.煤炭资源丰富
D.云雨天气多
  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据此完成5~6题。
5.此次气候雄心峰会针对全球气候问题力促各国节能减排,下列措施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B
)
A.出门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大量使用煤炭发电,提高经济效益
C.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力,完善产业结构
D.提倡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
6.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为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大力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下列既属于可再生资源又是清洁能源的是(
B
)
A.石油
B.太阳能
C.天然气
D.煤炭
7.近年来,安徽省初中地理课本采用绿色印刷产品(标志如图所示)。采用绿色印刷产品对下列哪一种资源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C
)
A.石油资源
B.煤炭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
8.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资源总量丰富,可再生资源众多,人均占有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B.由于人口增长和资源增加相互抵消,人均占有量保持不变
C.由于我国资源匮乏,而人口迅速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幅度下降
D.人均资源占有量持续减少,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9.下面四种产品中哪一个是由煤炭资源制造而成的(
B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我国是一个能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下列能够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的途径有(
C
)
①扩大进口渠道 ②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③大量砍伐木材,作为替代能源 ④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导致我国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有(
B
)
①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少,数量有限 ②我国人均占有量很少,但人口仍在增长 ③许多资源利用管理不当,破坏浪费现象严重 ④人均占有量多,但破坏、浪费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某地中学地理兴趣活动小组利用假期时间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并对该地农村家庭能源利用情况进行调查,获得的资料如下图所示。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农村家庭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是以 薪炭、秸秆 资源为主要生活能源。这种能源结构会让森林遭到破坏,还可能引起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秸秆不能还田,会减少土地有机肥的供应,导致 土壤肥力 下降。?
(2)在农村体验生活时,同学们遇到了下列现象,你认为可取的是(CD)(多项选择)
A.上菜市场用塑料袋装物品
B.节日庆典,大量燃放鞭炮
C.用竹篮装菜
D.利用沼气能做饭
E.为了卫生,使用一次性方便筷
(3)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浪费能源的现象?你能提出一些节约能源的好方法吗?
浪费能源的现象:出行路程较近可以步行或乘公交时,却开私家车;不随手关电脑关灯等。节约能源的好方法:使用节能灯具;及时关灯;能手洗的衣物不用洗衣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