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3(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3(湘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7-08 20: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把握小巧玲珑说的主题。3.品味本文稿语言,初步学习鉴赏小说的技巧。4.结合前后文,透视封建社会统治者专制强权下的残暴统治。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听《好汉歌》或观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录像,导入激趣。2.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知道的水浒传故事和对《水浒传》这部小说的了解情况。二、教师补充相关资料1.作者简介。2.《水浒传》简介。3.题目简介。三、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流利,同时用笔勾画出不理解的生词。2.出示生字,学生读、注意正音。3.提出不懂的生词,结合预习,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四、再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1.学生通读课文,思考: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2.讨论、交流,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开端:无赖寻事发展:力伏无赖高潮:倒拔杨柳结局:无赖心服3.课文记叙了鲁智深的哪两年事?这两件事反映了鲁智深是怎么样一个人?(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五、精读课文,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1.学生细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1)小说往往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选文将鲁智深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放在矛盾斗争中来描写其语言、动作、心理,表现他的性格特点。请找出这些描写手法并加以说明。①学生默读课文。②讨论交流。③教师引导,全班交流a.语言描写:后边那二三十个无赖尺得目瞪口呆,正想逃,忽听鲁智深一声吼:“不许动,谁走我就让谁下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嫉恶如仇的性格。b.动作描写:鲁智深不等张三、李四动手,便先发制人,用“飞起”“踢”几个词,表现出他的心思缜密、反应敏捷、武艺高强。c.心理描写:鲁智深怀疑众无赖假意奉承,“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上前来,莫非想捉弄我?这倒是虎口拔牙!”表现了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1)课文主要是介绍鲁智深,为什么穿插许多描写无赖的细节?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写众无赖与鲁智深的冲突,是为了表现鲁智深嫉恶如仇的本性,表现他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从他后来对待无赖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性格豪爽,不计前嫌。鲁智深出身于军官,经验丰富,因此粗在有细,机警敏捷,正因为如此,才没中无赖的圈套。整个故事塑造出了一个智勇双全的英雄好汉形象,如不穿插写无赖这一群体形象,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2.自由朗读课文,感悟体会。六、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主要从如何表现人物特点的方面去谈。
板书设计 8*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开端:无赖寻事发展:力伏无赖 嫉恶如仇高潮:倒拔杨柳 智勇双全结局:无赖心服
作业布置 《字词句篇》第八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