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件(38张PPT)(含音频)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课件(38张PPT)(含音频)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8 12:41:40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次北固山下》

王湾
目标引领
1.了解作者,理解律诗和绝句的区别。
2.理解题意,把握作者的写作主旨。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还品味了李白诗中的深情厚谊,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古诗,一起去体味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愁。
导入新知
作者简介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洛阳(现河南洛阳)人。王湾“词翰早著”,其诗流传不多。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
写作背景
本诗选自《全唐诗》。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本诗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诗作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是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律诗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每首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按照每句的字数,主要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
文体知识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节奏:221
212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大声朗读,正确流利,抑扬顿挫。
朗读诗歌
七言律诗(每句七字)
五言律诗(每句五字)
律诗
首联(1、2句)
颔联(3、4句)
颈联(5、6句)
尾联(7、8句)
律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两联对仗。
律诗常识
题目交代了地点,表明此诗是作者泊舟停宿在北固山下时所作。
次北固山下
停宿,此指停泊。
理解诗意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旅人前行的路。
指北固山。
旅途在青山之外,船行于绿水之中。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上涨,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和风顺江吹来,鼓满了高悬的船帆。
指江水上涨,水面与两岸相平。
开阔。
指风从正面吹来,即顺江吹来。
残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江春入旧年。
海日生残夜,
海日:指朝阳从海面升起。
生:升起来。
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
旧年:旧历年关(除夕)。
我写上一封家信,用什么办法转达?希望北归的大雁稍到家乡洛阳。
归雁洛阳边。
乡书何处达,
乡书:家信。
何处达:用什么办法转达,寄回去。
归雁:北归的大雁。
诗意疏通
参照注释,互译诗句。
参考: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便,一叶白帆好象悬挂在高远江天。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
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
何时何地: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船行的的图景:春潮涨满,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堤岸相平,船上诗人的视线也因之开阔。顺风中平稳而快速行驶的船上,一张船帆高高直直地悬挂着。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为什么要特别提
到“潮平”“风正”?
这句写出了江水上涨视野开阔的景象。表现舒畅的心情。“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因“潮平”才显得“两岸宽阔”,因“风正”帆才有高高直直地悬空的势态,写景极为传神。此为船上所见景色,表现诗人宽阔的胸襟。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个“旧年”
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句中的两种景象有相
同的地方吗?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1)残冬腊月
(2)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3)白日和黑夜的交替(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新年和旧年的交替(一年一年地过去了),而诗人依旧羁旅他乡,面对此景,情何以堪?他怎能不产生思乡之情呢?所以,此两句在写景中,点明时令,并暗含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此联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刻含义?
拟人。作者把“海日”和“江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用“生”和“入”使之拟人化,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用“残夜”“旧年”象征旧事物。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深刻的自然的哲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
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历来为脍炙人口“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名句。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此联采用什么
表达方式?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在全诗中有
何作用?
尾联运用典故,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见北归的大雁掠过晴空,便借“鸿雁传书”来慰藉家人,使全诗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愁之中。
6.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
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内容概要
首联:点题
游子思乡
颔联:写景
颈联:写景
尾联:想乡
——客路青山、行舟绿水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海日残夜、江春旧年
——北归大雁、捎书洛阳
次北固山下
研习诗歌内容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之所以提到“客路”,一是与“行舟”构成对应,暗示了诗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一是表明尽管眼前是青山与绿水,但仍然掩盖不住自己旅途忧郁的情怀,同时,这也为尾联设置了伏笔。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这是诗人在涨潮时、行舟中所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时的长江之中
那是一幅“潮水涨满、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帆高挂、顺风直下”的行船图景。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研习诗歌内容
3、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
4.颈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有导出尾联的作用吗?为什么?该联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清晨,江上行舟,当残夜未全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露春意。
  时光流逝,岁月无情,怎能不叫身在“客路”,时当岁末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新生的美好的事物,往往蕴藏在旧的不好的事物之中。
5.诗中表达出的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请体会其中的道理。
  尽管,诗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诗中也传递出了思乡之情,但这种思乡之情是淡淡的,没有给人沉重的感受。这主要是缘于诗人豁达的胸襟、乐观的情怀!诗中所描绘的色彩是明丽的--首联,所构建的画面是开阔的--颔联,所表达的哲理是积极的--颈联,因此,我们在感受到诗人那淡淡的思乡之情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怀!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了怎样的景象,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说说理由。
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生”字和“入”字用得好。“生”“入”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了,赋予了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7.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
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这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历来脍炙人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江南美景,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诗歌主旨
寓情于景,景中含理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时序匆匆交替,这怎能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的“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写作特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有关思乡的名句: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海日江春
春潮风帆
鸿雁捎家书
漂泊异乡
叙事
写景
抒情
远眺
仰视
板书设计
春意萌动
思想愁绪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1、诗歌中直接表达思想之情,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诗歌中通过对偶的修辞进行景物描写,并使人心胸宽阔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诗歌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课堂练习
4、颈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该联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清晨,江上行舟,当残夜未全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露春意。 
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