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课件】(25张PPT)--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课件】(25张PPT)--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19 21:0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医疗与公共卫生
●饮食(农)
选必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劳作(工)
●商贸(商)
●居住(住)
●交通(行)
●卫生(医)
第一站
提着手铲探遗址
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


辽河流域、
400-700米的山坡上
村落外围
环绕椭圆形壕沟


170余座半穴居
成排分布


窖穴400余座


墓葬30余座
出土文物
石器、陶器等
功能区域有哪些?
储藏区
墓葬区
居住区


距今8000年、
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村落:伴随农业出现,人类开始筑屋定居,形成了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
村之中聚族而聚,必有加庙,亦祠也。
——《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古村落》
①村落具有哪些特点?
血缘纽带、聚族而居
②村落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农业发展
安全的需要
自然环境的影响


辽河流域、400-700米的山坡上
村落外围
环绕椭圆形壕沟


170余座半穴居成排分布


窖穴400余座


墓葬30余座
出土文物
石器、陶器等
(非定居条件下的人)经常不断游走觅食,不遑寄居,壮年的人辛苦,而老弱幼小则难以存活。
——许倬云《万古江河》
定居的聚落,生于斯、聚于斯、终老于斯。
——许倬云《万古江河》
依存于土地的农耕生活,决定了村民们开展社会活动需在一日往返距离。
——韩茂莉《中国的十里八村是怎样形成的》
村落的形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为人们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保障;
为人们的集体生活提供便利;
凝聚宗族;
认知空间狭窄
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


距今8000年、
氏族社会时期


辽河流域、
400-700米的山坡上
村落外围
环绕椭圆形壕沟


170余座半穴居
成排分布


窖穴400余座


墓葬30余座
出土文物
石器、陶器等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
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
故圣王作为宫室。
——《墨子?辞过》
原始人穴居的山洞
古代两河流域民居主要用黏土和芦苇混合成的砖头为材料。
古代埃及民居大多数以泥和木材建筑。用甘蔗和椰子叶铺成屋顶防晒。
房屋建筑材料的不同、居住形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
原始社会末期
农业手工业逐渐分离
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聚集
古代集镇发展起来
第二站
带上银子游汉口
汉口
汉阳
武昌
汉水→
长江→
长江→
中国风
据《夏口县志》统计,汉口会馆公所约200处
会馆、公所:外来商贾按地域行业结成帮派,出资修建,作为活动和议事的地方
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中这样描述
“一镇商人各省通,各邦会馆竞豪雄”

寿

中国风
剪子街
篮子街
芦席街
草纸街
衣服街
袜子街
花布街
梳子街
汉口镇商业发展的特点:
商业分工细密、专业化程度高;
商业行业众多,经营商品种类丰富
汉口有利于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汉江改道为汉口发展提供了便利交通,促进人口密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推动商品经济活跃
社会生产力发展
集镇出现
城市出现
“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市,买卖所之也”
“贸、贾,市也”
原始社会末期
第三站
拿着图纸逛北京
匠人营国,
——《周礼?考工记》
城市营建规制形成的因素是什么?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权至上、等级观念
太庙
社稷坛
宫城
商业区
……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由汉代至清代,中国的城市基本就是中央集权式的行政体系的载体:主要的城市都是地方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还是科举与官学等教化机构之所在,以推行与农业经济直接有关的农田水利、河道整治工程,负责地区文化和社会建设,包括教育、刑名、救灾、福利和医疗等服务的提供。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雅典卫城
神庙
神庙
剧院
居民常住区
市场
布局来看:古代中国城市整齐对称
古希腊布局比较随意
功能来看:古代中国城市政治功能更突出;
古希腊工商业和生活、娱乐功能更突出
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制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工商业发达
呈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相同点
都有城墙,有军事防御功能;
都是政治中心;
都有经济功能
不同点










古罗马高层公寓式建筑
地理环境
文化习俗
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密度
影响民居建筑样式的因素有哪些?
正房
西



正院
正房:主人居住
厢房:晚辈居住
长子住东厢房
次子住西厢房
四合院的布局特点是什么?
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房屋的安排反映了什么?
等级观念;
受儒家思想影响长幼有序
思考
从村落到集镇、城市的发展,人类居住环境、居住形式变迁,从中你获得了哪些认识?
经济
自然环境
政治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