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奇妙的透镜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会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实验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通过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的实验,训练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学会注意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
2、通过光的折射方面的知识在实际光学器材中的应用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会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些凸透镜、凹透镜 、光。屏、平行光源等。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展示视频:野外自制冰透镜取火
同学们觉得冰能取火?带着问题看视频?
看完:能否准确解释下视频中的冰块为什么能取火吗?
相信你们一定玩过放大镜吧?它不仅能把小的物体放大,还能聚光,它把太阳光聚在一起能把火柴点燃,放大镜的中间厚边缘薄,人们叫它凸透镜。还有一种透镜,它中间薄边缘厚,人们叫它凹透镜。
新课教学
1、凸透镜和凹透镜
发给同学们不同的透镜,找同学用手摸摸,问它们感觉有什么不同。从而分类得出两类透镜:
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 其形状:
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 其形状:
介绍透镜的主轴、和光心概念
实验探究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实验:用激光演示仪演示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会聚和发散作用。
让一束平行光通过透镜,看光的折射情况。并画图。
从而介绍焦点、焦距的概念。
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根据上面作图,给出焦点和焦距概念,并用字母f、F表示出来。
实验演示每个透镜有两个焦点,它们关于透镜的中心对称,焦距越小的透镜,发散会聚越明显。
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
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
过光心的光线经折射后方向不改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
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三条特殊光线——凹透镜
过光心的光线经折射后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反向延长线交于虚焦点。
射向虚焦点的光经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PPT演示怎么画,接着让学生练习画图。
板书设计
一、透镜的种类
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一个点,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将变成发散光线,将这些发散光线反向延长也会相交于主光轴的一点,这个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
四、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
课外作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