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生物 6.1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上生物 6.1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7-18 20:2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光合作用的场所和产物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因此,绿色植物中含叶绿体的部位在光下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目的:识别叶片的结构
器材: 
 
  
三、光合作用的概念
——在自然条件下,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并且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四、光合作用的公式

柳2.3kg 土90kg
79kg
89.94kg
1642年 海尔蒙特(比利时)实验
柳苗增重76.7千克
土壤仅减少了0.06千克。
海尔蒙特认为:柳树生长需要的物质是水。
是否需要其他物质和条件?
一、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
1:暗处理
2:选叶遮光
3:光照3-4h
4:酒精脱色
5:清水漂洗并染色
6:清水冲洗并观察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①实验前,为什么要将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②为什么要对一片完整的叶部分遮光?
③将叶片放到酒精中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④为什么隔水加热酒精而不能用火直接加热?
⑤绿叶在酒精中脱至什么颜色时,停止加热?
叶片遮光部分
叶片未遮光的部分
现 象
植株的部位
变蓝
不变蓝
(淀粉)
(无淀粉)
天竺葵
银边天竺葵
(银边常春藤)
是否植物任何部位在光下都能产生淀粉?
阳光下照射3小时
绿色部分变蓝
脱去叶绿素后加碘酒
银边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后
结论: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880年 德国科学家 恩吉尔曼
现象:
分析:
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
好氧细菌只集中在被光线照射的叶绿体附近。
光线照射部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一段时间后
一段时间后
1771年普利斯特利实验
普利斯特利实验
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779年,荷兰的英恩豪斯
结论: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在光下才能使空气变“好”。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氧气。
绿色植物哪种器官含叶绿体最多?
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绿色植物的叶片一般呈绿色的、扁平的,展放在空间,有利于吸收阳光。
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它具有哪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呢?
显微镜
叶片的结构
叶肉细胞
保卫细胞
叶绿素
叶片的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
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叶绿素能吸收光能.
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光下培养的小麦苗
黑暗处培养的小麦苗
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经过200多年一代代科学家的不断探索,光合作用终于被发现了
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叶绿体
原料
产物
条件
场所
叶绿体
光能
两个变化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即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复杂的有机物
即光能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
五、光合作用的意义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阅读课文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