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地理 1.2地球的运动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地理 1.2地球的运动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18 14:0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的运动
自转
方向
绕转中心
周期
产生现象
(地理意义)


地球的公转
武安市第五中学 刘建辉
自主学习
1、定义:
2、公转中心:
3、方向:
4、周期:
5、公转特点:
6、产生现象
(地理意义)(自转公转不分离)
太阳
自西向东(和自转一样)
一年
地轴是倾斜的,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地球在自转同时,也围绕太阳公转。
1、一天当中,早晨、中午、晚上我们感觉什么时候最热?太阳什么时候最高?二者有什么关系?
2、一年当中,我们这的季节有么变化?
3、一年当中,昼夜情况有没有变化?怎么变化的?
阳光直射时,光线集中,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地面气温较高。阳光斜射时,光线分散,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光热较少,地面气温较低。(手电筒光)
如果地球正着身体转动,则太阳永远直射在
事实是地球却是歪着身体在自转的同时也在公转着
回归线的由来: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
A
D
B
C
地球公转产生现象1:
太阳直射纬线:赤道
日期:3月21日前后
节气:春分
季节:春季 3、4、5月


太阳直射纬线:北回归线
日期:6月22日前后
节气:夏至
季节:夏季 6、7、8月


太阳直射纬线:赤道
日期:9月23日前后
节气:秋分
季节:秋季 9、10、11月


太阳直射纬线:南回归线
日期:12月22日前后
节气:冬至
季节:冬季 12、 1、 2月


四季的形成
四季美景
春夏
秋冬
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适中,气温温和。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为夏季,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为冬季,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赤道,北半球为秋季,南半球为春季,全球昼夜平分。
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为冬季,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为夏季,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地球公转产生现象2:
昼渐长,夜渐短
昼渐长,夜渐短
昼渐短,夜渐长
昼渐短,夜渐长
昼夜长短变化
A
D
B
C
太阳直射纬线:赤道
日期:3月21日前后
节气:春分
季节:春季 3、4、5月
昼夜变化:全球昼夜平分


太阳直射纬线:北回归线
日期:6月22日前后
节气:夏至
季节:夏季 6、7、8月
昼夜变化: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极昼


太阳直射纬线:赤道
日期:9月23日前后
节气:秋分
季节:秋季 9、10、11月
昼夜变化:全球昼夜平分


太阳直射纬线:南回归线
日期:12月22日前后
节气:冬至
季节:冬季 12、 1、 2月
昼夜变化: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极夜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
北半球季节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四季知识归纳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
北半球季节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
3.21前后
赤道
(0°)
春季3、4、5
昼夜平分
夏至
6.22前后
北回归线
( 23.5°N)
夏季6、7、8
昼长夜短
北极圈内极昼
秋分
9.23前后
赤道
( 0°)
秋季9、10、11
昼夜平分
冬至
12.22前后
南回归线
(23.5°S)
冬季12、1、2
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极夜
四季知识归纳
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分为五个带。
地球公转产生现象3
地球公转产生现象3:五带的划分(P14)
66.5 °N
66.5 °S
23.5 °N
23.5 °S
(1)五带的划分是根据各地获得________的多少。
(2)热带有________现象;寒带有____和___现象。
(3)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带。(P14)
A
B
C
D
E
a
b
c
d
e
纬度
纬线名称
课堂小结
1、定义:
2、公转中心:
3、方向:
4、周期:
5、公转特点:
6、产生现象:1四季 2昼夜长短 3五带
(地理意义)(自转公转不分离)
太阳
自西向东(和自转一样)
一年
地轴是倾斜的,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地球在自转同时,也围绕太阳公转。
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周期
一天(或24小时)
一年
产生现象
(地理意义)
①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
②时间差异(东早西晚)
①四季形成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
③五带划分
北极圈
极昼
北极圈
极夜
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南北纬66.5度是出现极昼极夜的界限,所以称为极圈。北纬66.5度纬线称为北极圈。南纬66.5度纬线称为南极圈。
认识极圈
返回
五带的划分
热带
北温带和南温带
北寒带和南寒带
范围
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
南北回归线之间
有阳光直射
终年炎热
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
四季分明
极圈和极点之间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严寒
热带地区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北温带
北寒带
因纽特人的一家
南寒带
地球的运动
自转
公转
方向
绕转中心
周期
产生现象
(地理意义)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周期
一天(或24小时)
一年
产生现象
(地理意义)
①昼夜更替
②时间差异
③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①四季更替
②产生五带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极昼、极夜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纬线:
昼夜长短情况: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纬线:
昼夜长短情况: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纬线:
昼夜长短情况: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纬线:
昼夜长短情况: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
北半球季节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
3.21前后
赤道
(0°)
春季3、4、5
昼夜平分
夏至
6.22前后
北回归线
( 23.5°N)
夏季6、7、8
昼长夜短
北极圈内极昼
秋分
9.23前后
赤道
( 0°)
秋季9、10、11
昼夜平分
冬至
12.22前后
南回归线
(23.5°S)
冬季12、1、2
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极夜
四季知识归纳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
北半球季节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四季知识归纳
五带的划分
A
B
C
D
E
a
b
c
d
e
纬度
纬线名称
24节气
1、当地球公转到 位置时,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 日。
2、9月23日前后,地球公转到 位置时,此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位置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由 季过渡到 季。
4、在E上标明地球公转的方向。
5、当我们在愉快的过寒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 季。
B
C
D
A
C
E
D
夏至




地球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