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模拟命题作文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高考模拟命题作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16 19:4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年高考模拟命题作文《人生的纱线》讲评及范文
2012年05月14日
《人生的纱线》作文讲评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南京、盐城三模)
莎士比亚说“人生就像是一匹用善与恶两种纱线交错织成的布。要不是有过失的鞭挞,我们要得意忘形了;要不是有善行的庇护,我们又要完全绝望了。”
请以“人生的纱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试题解读】
一、对提示语的解读
提示语出自莎士比亚的话剧《终成眷属》,它反映莎氏对人生的一种感悟。
第一句话:“人生就像是一匹用善与恶两种纱线交错织成的布。”把人生比作一匹布,这匹布是“用善与恶两种纱线交错织成的”。意思是说人生具有善和恶的两面性,惟其如此,才构成完整的人生。罗曼 罗兰说:“善和恶是同一钱币的正反两面。”我想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如何对待人生的善和恶呢?
莎氏的第二句话说:“要不是有过失的鞭挞,我们要得意忘形了;要不是有善行的庇护,我们又要完全绝望了。”它由两个假设复句构成。前一个复句:“要不是有过失的鞭挞,我们要得意忘形了。”意思是没有过失(“恶”的一部分)的鞭挞,人就会得意忘形。换言之,鞭挞过失使人警醒。后一个复句:“要不是有善行的庇护,我们又要完全绝望了。”意思是没有善行(“善”的一部分)的庇护,人就会完全绝望。换言之,庇护善行让人有望。
莎氏的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1、(对他人)人生善恶交错,“善”靠保护,“恶”需抨击。
2、(对自己)人生善恶交错,“善”靠发扬,“恶”需戒除。
二、对题目“人生的纱线”的理解
文题“人生的纱线”由提示语引出,这是一个比喻型题目,由一个偏正短语组成。提示语中的“纱线”比喻“善”和“恶”,“人生的纱线”就是“人生的善和恶”。
那么,如何理解这个题目呢?
1、可以依据提示语谈如何看待人生的善与恶,此类作文虽保险,但容易扎堆。如没有新意,则为陈词滥调,难得高分。试想:它就是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且把它理解成材料作文的话,那几十万考生将在考场上同时演出一场善恶争斗的单调大戏。我想这不是命题人的意图。
2、可以延伸提示语谈如何看待人生的其他方面,关键是对“纱线”的本体的界定。如人生的得与失、人生的聚与散、人生的成与败、人生的悲与喜、人生的进与退、人生的冷与热、人生的屈与伸、人生的取与舍、人生的动与静、人生的虚与实、甚至就是人生的酸甜苦辣等等。此类作文写得好,仅在选材上就可得高分。
3、文章的重点是“人生”,“人生”是题眼,它界定了写作的范围,非“人生”的不可写;中心是“纱线”,可以写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也可以写多个方面。
4、记叙文要通过人事的具体描写诠释对人生的感悟,要写出人生的变化。议论文要通过说理阐释人生的感悟。但不论那种文题,主题都必须积极健康,文体特征鲜明。
【文章展示】
人生的纱线
华明亮
人的一生由无数根线交织而成,而善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根线。
善不仅是善良,而且指一切好的东西。且不说让梨的孔融,砸缸的司马光,就让我们来说一说曾子,虽说曾子是一个草民,但他能够教育自己的孩子以诚信,这是人生的根本,如无诚信,何以立国、立家、立人?就拿三鹿来说吧,一个行业巨头,因为贪一时之小利,失去诚信之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药家鑫一案传入我们的耳朵时,我痛心疾首,为什么一个饱读诗书的大学生能够做出如此违背道德的事情,是时代,还是人为?我希望是他的个人问题,而不是整个社会。最美妈妈的奋力一接,最美女儿带母上学,这一件件事情都温暖了我的心窝,我们的国家还有希望,因为大多数人的心都是善良的,他们会用心中的善来筑成明天的希望。我希望未来人们的生活都是由善的纱线交织而成,这个世界也终将被善所萦绕。
张悟本、李一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伪科学,一个倡导科学发展的社会里,这些人的做法竟然得到人们的推崇,我们是否该反思,是否该去剖析一下我们迷信的一切:吃粽子就是高中,驱鬼符来镇宅院,巫师来看风水。迷信不是宗教,一个国家如果生活在迷信的世界里,国家何以兴旺发达,火箭何以升空,航母何以驶入远洋,水稻何以增产?
国家进步只能依赖科学进步,科技进步才能确保国家强大。为此敬请那些迷信的人回头是岸,走上科学的道路,才能真正进入幸福的殿堂。
人生的纱线
漆冲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过失使人保持清醒,善行让人感受温暖。诚然,人生充满对错,交织出不一样的质感。
从许多年前的彭宇案开始,人们就陷入到“帮人却害己”的恐慌中,再到后来的小月月事件,两个司机,18个路人,竟无一人上前救人,事情一经报道,社会又是一片唏嘘,大家都在问: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人和人之间为什么距离越来越远,隔阂越来越深。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思想盛行,作为一个受儒家思想浸淫多年的泱泱大国,在突发事件面前表现出的冷漠和懦弱让人警醒。我们要反思:真正的善行出于内心深处,身体本能,而非瞻前顾后,计较得失。生命的尊贵在于她的唯一,而视小月月的生死于不顾的人,难道不是对生命的亵渎吗?结果,在这样的事情面前,我们又失望了。痛心疾首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多的是对良心的拷问。
还好,即使生活中有再多的阴霾,我们还是可以在乌云遮天的缝隙中看见阳光,我们看到骑着三轮车赚钱供孩子上学的老人白芳礼,看见为家乡修路,把大部分时间和金钱、精力投入到家乡建设、帮助孤儿的韩红。八旬老人上街蹬三轮,不是不愿意在家安享晚年,而是一颗善心在驱使他去帮助可怜的孩子们,人的一生不在于长度,而在于高度,从白芳礼老人的身上,我们学到更多的是善和坚韧,而不仅仅流于简单的感动。你若想生命中有更多的绚烂的颜色,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更多的人。韩红说:“是家乡人民把我养大,现在我有能力了,我就要去回报他们。”人有感恩之心,才能不断前进,避免迷失前行的方向。缺少敬畏之心和感恩情怀的人只能走向孤独的深渊。无法感受人生真正的魅力。
时代飞速发展,人们向自然尽情索取,但忘记了知足和反思,“活取熊胆汁”“吃全驴”等等着实让人心痛,人们华丽的外表之下究竟是怎样的千疮百孔,但是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真正的温暖来自人和动物之间的交流、互助,皮衣再厚,也温暖不了冷漠和贪婪的内心。
生命无常,人们在反思中寻求真理和温暖,这样的人生,才有质感。
人生的纱线
刘大远
生活在空间日益缩小的当下,时代发展得过于迅速,很多事情都让人迷茫,可黑暗的黎明前有雄鸡的高唱,让人坚信:光明不远。
希腊言语曾言:“慢慢走,等等灵魂。”一切都是这么的快,汽车飞驰,朝发夕至,网络快捷,瞬息千里,生活与过去大不相同。躁动的灵魂,早已赶不上飞驰的身影。
“挟尸要价”的阴影在国人心头尚未散去,“药家鑫案”中两个家庭的伤痛还未平息,“小月月”的身体又在路人的冷漠中逐渐冷却。于是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人间变成了地狱,人们是变得富裕了,但灵魂却更加贫瘠了,我们受伤了,心头在滴血,真理为什么泯灭?良知为什么无存?为什么“圣人无名,馋人高张。”我们需要一块洁净的、有愈合力的纱布来抵御细菌的侵害,来为我们疗伤。
我们看到:网络上一片对冷漠的批判,对残忍的鞭笞,社会的主流价值依然在社会对假丑恶的抨击背后闪闪发光;但我们也看到:郭明义凭无私的义举闻名华夏;张平宜忘我地投入到大营盘的建设中去。人们在造神运动中为社会良知竖起一座座丰碑。才知道人性更多的是向善。揭发丑恶就是鞭挞丑恶,就是弘扬善良,揭丑成为人们治愈空乏心灵的良药,起到了疗伤的作用,弘扬了至高的真善美。
当历史往前推进,浩瀚的星空下,又有多少英雄豪杰、志士仁人为黑暗的夜空点缀起一粒粒星光?也正是黑暗,衬托出他们更加耀眼的光芒。
在黑暗的1905年,腐朽的清王朝再也无法担负起历史的使命,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危机,但更多的人依旧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一介女流——秋瑾,却用生命唱响了一曲悲歌。当徐锡麟殒身、陈天华投海,她义无反顾,面对严刑拷打,她只留下一句话:“秋风秋雨愁煞人。”一个人,一句诗,一个壮举,反抗一个没落的机器。
无数人因为秋瑾的壮举而毅然前行,在令人绝望的环境下,总有一些先行者为我们照亮一丝光线,让我们在黑暗中前行,不至于绝望。
人性本有善恶,用恶来促进善,善来转变恶,这才使正确认识善恶的方法,这也就是为灵魂疗伤的方法。
人生的纱线
就像爱情与三生石相遇,幻化了殉情的古老传说;就像八艳与秦淮河相遇,成就了金粉辉煌而又沉重的历史,当慢慢人生长路邂逅“坚守的良知”时,便能激荡出七彩的浪花,便能折射出熠熠的光辉。
作家莫容雪村依然走出了家门,他知道这一去可能会丢掉自己的性命,但是他不后悔,因为他要用良知这一纱线去解救那些身陷传销泥潭的人们。
只要能救出他们,他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消失一个月,拿老命开玩笑,若回得来,还你一个好故事,若回不来,舍我一副臭皮囊。”虽是戏谑之言,我们却看到了莫容雪村坚守的良知,终于,他解救了那些身陷传销泥潭的人们,给了他们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良知的纱线掩盖了恶之花,带来了希望。有良知的纱线交织的人生显得更加闪亮。
方舟子在学术打假的道路上,倾注了自己的一切,即使遭受“辣椒水”“捶打”,他也从未退缩,从未放弃自己的那一份坚守的良知,方舟子用良知的纱线来缠绕邪恶的事例,尽管难免受伤害,可他始终不肯放手,一定要用自己的一生来实现梦想。从而让世界变得明亮些,让人们的内心变得宁静些,纯洁些。良知的纱线带来的不仅是亮点,也带来了安静和纯洁。
季羡林曾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因此,文革时期,即使季老被拉出牛棚批斗,他也没诋毁祖国,没有忘却良知,季老用良知的纱线给人们带来精神的鼓舞,告知人们良知对一个人的重大意义。
人生需要那荷底风声般的良知纱线去和恶之纱线交错,给人们带来希望、安静、纯洁、鼓舞。
人生的纱线
寒山问食得:世上有人轻我、贱我,如何处置?
食得回答说:你只忍他、让他,再过几年,看如何?
从佛陀的偈子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世间有人作恶,有人忍让。这让又何尝不是一种善呢?人生就如同纱线一般,善恶交织,无论是己善己恶,还是他善他恶,关键还是在于你自己如何处置善与恶,若是我们能够弘扬真善美,抨击假丑恶,人生一定会更美好。
南怀瑾解读庄子时曾经说过:在物质文明发达与精神文明匮乏的尖锐对比下,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一个新的危机中,那就是善与恶的危机中,贤人果真是异于常人,南怀瑾先生的解读往往能透过象说出本质,我们处在缺乏信仰的快餐时代,“扶不扶”成了一个问题,“捐不捐红十字会”也成了一个问题,社会上有恶人,我们的善良无处安放。
其实,善与恶都是个体的事情,最终还在于你的抉择而不大环境,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守心中的善性。
林清玄在送我们一轮明月:盗贼和禅师的对话其实就是善和恶的对话,盗贼在偷东西,禅师却关心盗贼的冷暖,最终感化了他。由此可以知道,善能感化恶,作善人好还是做恶人好呢?用我老师那句质朴的话说:有毛谁想做秃子。话土理不土。行善必然不易,而从恶到善,一定会有更多的痛苦,也会有许多割舍,但善带给我们的就不仅仅是名声,更多的是心灵的净化。做人难,做好人更难。用郑板桥的话说: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古语云:善恶有报。础润知雨,事出有因。先贤的话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他们在训诫:人生路上,要种下善因,结下善果。
罗素说:善良是世上最不值钱的东西,但她又是最宝贵的东西。依我看,我们的慢慢人生路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不值钱但最尊贵的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