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 同步检测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秋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 同步检测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19 06:3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世说新语
——2020年秋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18分)
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雪骤(

差可拟(

无奕女(

王凝之(

2、下列词语中画横线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陈寔(shí)
太傅(fù)
何所似(sì)
B.柳絮(xù)无奕(yì)
谢道韫(yùn)
C.雪骤(zhòu)
俄而(é)差可拟(nǐ)
D.期行(xínɡ)
主凝之(níng)
尊君在不(bùi)
3、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B.元方入门不顾(顾忌)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舍弃)
4、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待君/久不至
B.元方/人门/不顾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尊君”是敬辞,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称自己的父亲。
C.《咏雪》体现了谢道韫的才思敏捷。
D.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6、填空。(6分)
(1)“
”“
”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父亲友人的句子是“



”。
二、文言句子。(30分)
《咏雪》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三、真题演练(12分)
(一)阅读文段,完成1-5题(8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2分)
(1)
俄而雪骤
骤:
(2)公欣然日
欣然:
(3)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
(4)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
2、请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节奏。(标1处)(1分)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4、如果你是这场咏雪比赛的评委,你觉得谢朗和谢道韫,谁的比喻更好呢?为什么?(2分)
5、假如你穿越到东晋,置身谢家,你认为这个家族怎样的家庭氛围?结合文章内容分析。(2分)
(二)阅读文段,完成6-8题(4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解释文中画横线的词的含义。(1分)
(1)太丘舍去
去:
(2)日中不至
至:
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答案:

zhòu
chā

nínɡ
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D项,"不"在此处是通假字,同“否”,应读。
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的能力。B项,”顾”指回头看。
c
【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语句朗读节奏的能力。C项正确的停顿应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王凝之”是人名,中间不能停顿。
A
【解析】本题考查积累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而非他本人编写。
5.(1)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默写文章语句的能力。易错字:拟、絮。
6【[示例】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拟写对联的能力。注意本题中上下联要结构相同。
二、
《咏雪》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们谈论文章的义理。
一会儿雪下得更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
谢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
过了正午那位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丢下而离开,离开后才到。
陈元方那年七岁,在门外嬉戏。
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
(元方)回答说:“等您好久没有来,已经走了。”
朋友便很生气地骂道:“不是人哪!跟我约好了一起走,丢下我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您没有来,这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他的手,连头都不回。
三、(一)
1、(1)急(2)高兴的样子(3)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4)大体
2、未若/柳絮因风起【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语句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构。此句译为: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根据推断出正确答案:未若/柳絮因风起。
3、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4、【示例一】我觉得谢朗的“撤盐空中"的比喻更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呈现上扬的姿态,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描写景物首先需要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示例二]我觉得谢道韫,的“柳絮因风起"的比喻更好。这个比喻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空中差可拟”一句中的比喻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因风起”的比喻就好在意蕴深刻。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章的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是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来谈依据。如果认为“撒盐空中"的比喻更好,可从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的角度作答。如果认为“柳絮因风起”的比喻更好,可从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的角度作答。
5、从“内集”“讲论文义”“欣然”“大笑”等内容可以看出,谢家的家庭氛围是融洽、和谐、欢快、轻松、富有文化气息的。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通读全文,从“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这个家庭是一个温馨、和谐的书香门第。从“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家庭中弥漫的是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二)
6、(1)离开(2)到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词义。
7.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进入家门,没有回头看他。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先明确句子的大意,再落实重点词语的含义。惭:感到惭愧。引:拉,牵拉。顾:回头看。
8、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友人惭”是因为元方义正词严的那一番话,注意要用原文的语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