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小故事1:
孔子误会了颜回
有一次,孔子被困在陈、蔡一带,一连七天没有尝过粮食的滋味。
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梦见祖先了,也许他会保佑我们。你拿干净的饭来,我要祭祀祖先。”
颜回一听,连忙说:“不行。刚才我看见有柴灰掉到锅中,弄脏了饭粒,扔了可惜,就拿起来吃了。”孔子叹息道:“人相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信的时候;人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可靠的时候,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春秋时代,鲁国有这样一条法规:凡是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旅行,看到有鲁国人沦为奴隶,可以自己垫钱把他先赎回,待回鲁国后到官府去报销。官府用国库的钱支付赎金,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子贡到国外去,恰好碰到有一个鲁国人在那里做奴隶,就掏钱赎出了他。回国以后这个学生既没有张扬,也没去报销所垫付的赎金。那个被赎回的人把情况讲给众人,人们都称赞这个学生仗义,人格高尚。一时间,街头巷尾都把这件事当作美谈。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不仅没有表扬这个学生,还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责怪他犯了一个有违社会大道的错误,是只为小义而不顾大道。
小故事2:
孔子指出:由于这个学生没有到官府去报销赎金而被人们称赞为品格高尚,那么其他的人在国外看到鲁国人沦为奴隶,就要对是否垫钱把他赎出来产生犹豫。因为垫钱把他赎出来再去官府报销领奖,人们就会说自己不仗义,不高尚;不去官府报销,自己的损失谁来补。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好假装没看见,从客观上讲,这个学生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在外国做奴隶的鲁国人被赎买回来。
一天,有个人,路过孔子的宅门前,看见孔子的一个弟子在扫地,想到孔子的门生一定不差,就问了个问题,“请问你知道一年有几季吗?”孔子的弟子觉得很奇怪,这个人怎么会问这样幼稚的问题,就说到:“很奇怪,是人都知道,一年有四季。你难道不知道吗?”来人,气冲冲地看着他,“怎么会是四季呢?明明是三季啦!”孔子弟子一愣,不会吧,怎会有人把四季说成了三季。这个人一定是个神经病,不然就是个白痴,于是,就和来人据理力争起来。两人争得面红耳赤,不得结果。
小故事3:
最后,孔子弟子说,我们找个人来评判,如果,你说对了,我给你磕三个响头,如果你输了。麻烦你给我磕三个头,怎样?来人,当然乐意。孔子弟子很自信,想到,随便是谁,一定会知道一年原本就是四季的。结果,这时候,恰逢,孔子出来了。他一听弟子,说了来龙去脉后,把来人仔细打量一番,最后说道:“孩子,你给这位先生磕头吧!”弟子不解,十分诧异。来人可乐了。“磕头磕头!我就说了吧,一年就是四季的!”弟子不服,看着师傅。孔子说:“快磕吧!我叫你磕,你就磕!不要废话了!”
于是,弟子,只好听话的给来人磕头。来人,赢了后,悠哉着离去。孔子弟子这才问师傅,为什么也要那样说一年为四季啊?孔子道:“你没看见那人浑身上下一片绿色吗?那是个蝗虫啊。春天生,秋天死,他那里看见过冬天!”弟子这才恍然大悟。
心想,是啊,给这样的人,哪里还能有道理可讲。幸好是师傅过来点醒了自己,不然,就要和这样的人,扯上一天,一辈子都无法扯清啊!
11.《论语》十二章
进一步熟悉文言文,体会其与现代文的不同。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
结合对孔子生平与思想的介绍,正确理解《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学习目标: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内容包括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和方法等。《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文字简约质朴。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将其与《大学》、
《中庸》、
《孟子》合称为“四书”。
知识链接:
了解作者: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后人尊其为“至圣先师”“圣人”,并被公认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逾矩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一箪食
好之者
曲肱
逝者如斯夫
笃志
字词积累:
yùn
wú
chuán
yú
wǎnɡ
dài
dān
hào
ɡōnɡ
fú
dǔ
重点实词:
1、一词多义
例句
意思
(1)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2)而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
博学而笃志
替
做,当
表顺承,然后
表转折
表并列
例句
意思
(3)其
择其善者而从之
仁在其中矣
(4)知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他们
这
了解
得到
(1)学而时习之
2、词类活用: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饭疏食,饮水
名词用作动词,(
)
名词用作状语,(
)
形容词用作名词,(
)
名词用作状语,(
)
每天
学过的知识
吃
按时
新的理解和体会
3、古今异义:
例句
古义
今义
(1)有朋自远方来
朋友
(2)吾日三省吾身
数词,三
(3)可以为师矣
表示许可或可能
(4)思而不学则殆
几乎,差不多
(5)饭疏食,饮水
疏通
志同道合的人
多次
可以凭借
疑惑
粗糙,粗粝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疏通文意: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按时温习。时,按时。
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同"悦",愉快。
生气,恼怒。
指有才德的人。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人称代词,我。
每天。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替人谋划事情。
竭尽自己的心力。
诚信。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
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迷惑,疑惑。
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顺从意愿。
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七十岁可以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
三十岁能有所成就,
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
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上天的意旨,
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疑惑。
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可以凭借这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即颜回(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能忍受。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
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
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代词,·······的人
喜爱,爱好。
以········为快乐。
喜爱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以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人。"
孔子说:"懂得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喜爱学问和事业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吃。
粗粮。
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胳膊从上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介词,对,对于。
像浮云一样。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
弯着胳膊当枕头,
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好的方面,优点。善,好。者,......的人
看到他们的不好的地方,改掉自己也具有的缺点。"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好的方面向他们学习,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河边。川,河流。
往,离去。
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指军队。
改变。
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一个平民百姓,不可以改变(他们)的志气。"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坚定志向。笃,坚定。
恳切的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切,恳切。
仁德。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定(自己的)志向,
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文本探究:
1、本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珍惜时间
2、本文在论述学习方法时强调了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强调了学思结合与复习。是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等语句中看出来的。
3、阅读文章,说说颜回的“贤”表现在哪里。
好学精神;安贫乐道;乐观的人生态度。
4、《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你还知道哪些?课外搜集一些,与同学分享。
“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
本文分别从学习方法、
、
、珍惜时间四方面来谈,告诫我们学习是为了更好地
。
课堂小结:
做人
学习态度
修身做人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