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光的反射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同步练习(2课时) 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光的反射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同步练习(2课时) 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18 19:10:15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光的反射
知识点1 光的反射现象
1.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①阳光下树的影子;②水面波光粼粼;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④树荫下的圆光斑。其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填序号)。?
2.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下列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知识点2 光的反射定律
3.[教材图片题]小芳观察“光的反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OB一定是反射光线
B.AO一定是入射光线
C.入射角一定是30°
D.反射角一定是60°
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
A.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也增大10°
B.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反射角为90°
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D.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反射角为60°
知识点3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平时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光在该物体表面发生 
 反射的缘故;这种反射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用久了的油漆黑板常会因“反光”而看不清写在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 
 造成的;而毛玻璃黑板则不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因为光射到毛玻璃上,发生的是光的 
 。?
7.太阳光线与水平方向成60°角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太阳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为达到要求,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小应为 
 。?
8.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当液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右移动。?
9.如图是关于小猫和小聪的一幅漫画,图中两条光线的夹角是60°,则小聪观察小猫光路的入射角是 
 ,此现象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
10.如图所示,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看上去发 
 (选填“亮”或“暗”)的地方是积水,你判断的理由是 
 。?
11.[徐州中考]自行车尾灯能将照射过来的光,原方向反射回去,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
)
12.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桌面右端用力向上提桌面,使桌面绕点O转动到与水平面成5°夹角,则此时(
)
A.入射角增大了5°,反射角也增大了5°
B.标尺上的光斑向右移动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1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5°
13.[常州中考]如图所示,AB、CD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点光源S(保留作图痕迹)。
14.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小胡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块平面镜平放在桌面上,再把一块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① 
 ;② 
 ;?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A沿EO入射时,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
(4)实验中要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是为了 
 。?
15.[河北中考改编]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转,如图1所示。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 
 、激光笔和铅笔;?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为探究反射光和入射光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的操作是 
 ;?
(3)使光束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 
 ;?
(4)如图2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90°,则平面镜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16.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置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M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此时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光斑向D点的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与此研究方法相同的实验有 
 (写一个即可)。?
第2课时 光的反射
知识点1 光的反射现象
1.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①阳光下树的影子;②水面波光粼粼;③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④树荫下的圆光斑。其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②③ (填序号)。?
2.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下列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D
)
知识点2 光的反射定律
3.[教材图片题]小芳观察“光的反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C
)
A.OB一定是反射光线
B.AO一定是入射光线
C.入射角一定是30°
D.反射角一定是60°
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B
)
A.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也增大10°
B.当入射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时,反射角为90°
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D.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反射角为60°
知识点3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平时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光在该物体表面发生 漫 反射的缘故;这种反射 遵循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用久了的油漆黑板常会因“反光”而看不清写在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 镜面反射 造成的;而毛玻璃黑板则不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因为光射到毛玻璃上,发生的是光的 漫反射 。?
7.太阳光线与水平方向成60°角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太阳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为达到要求,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大小应为 30°或60° 。?
8.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50° ;当液面 下降 (选填“上升”或“下降”)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右移动。?
9.如图是关于小猫和小聪的一幅漫画,图中两条光线的夹角是60°,则小聪观察小猫光路的入射角是 30° ,此现象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可逆的 。?
10.如图所示,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看上去发 亮 (选填“亮”或“暗”)的地方是积水,你判断的理由是 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
11.[徐州中考]自行车尾灯能将照射过来的光,原方向反射回去,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
A
)
12.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桌面右端用力向上提桌面,使桌面绕点O转动到与水平面成5°夹角,则此时(
C
)
A.入射角增大了5°,反射角也增大了5°
B.标尺上的光斑向右移动
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1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减小5°
13.[常州中考]如图所示,AB、CD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点光源S(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如图所示
14.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小胡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一块平面镜平放在桌面上,再把一块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①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② 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A沿EO入射时,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 存在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
(4)实验中要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是为了 寻找普遍规律 。?
15.[河北中考改编]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转,如图1所示。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 量角器 、激光笔和铅笔;?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为探究反射光和入射光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的操作是 将纸板F沿ON向后折(或向前折),看其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
(3)使光束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4)如图2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90°,则平面镜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45° 。?
16.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置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M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此时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光斑向D点的 右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与此研究方法相同的实验有 探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实验 (写一个即可)。?第一节 光的反射
第1课时 光的传播
知识点1 光源
1.以下物体:①太阳、②镜子、③闪电、④闪闪发光的宝石、⑤水母,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属于光源的是  
 。?
2.少先队员们正在湖边进行篝火晚会以庆贺自己的节日,在一片银白色的月光照耀下,燃起了一堆篝火,少先队员们的目光中流露出莫大的喜悦。以下能称得上光源的是(
)
A.少先队员们的目光
B.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C.湖面上映出的篝火
D.在湖边燃烧的篝火
知识点2 光的直线传播
3.[教材图片题]如图是用激光电筒照射水和玻璃砖时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4.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C.“一叶障目”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D.太阳光射到地球表面的路线一定是直线
知识点3 光速
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地球跟太阳的距离约为1.5×1011
m,那么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需要  
 s。?
6.设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2,在普通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v3,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v1B.v1>v2=v3
C.v1>v2>v3
D.v1=v2=v3
7.下列物体:①玻璃、②萤火虫、③燃烧的蜡烛、④自行车的尾灯,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
8.用步枪练习瞄准时,当眼睛看到步枪标尺缺口与枪前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了,这是利用了  
 原理,日食月食的原理与该原理  
 (选填“相同”或“不同”)。?
9.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在空气中  
 
 。如果某次闪电后4
s听到雷声,则闪电处离人耳的距离为  
 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10.如图所示,在晴天的中午,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不那么明亮的光斑,这些光斑的成因是由于光沿
  
传播,光线通过树叶缝隙而形成的太阳的  
 (选填“像”或“影子”)。?
11.高压输电线路上,一座座铁塔矗立在大地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铁塔在地面上的影子清晰可见。从日出到日落,铁塔在地面上的影子缓慢地  
 (选填“顺”或“逆”)时针转动。?
12.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13.“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为了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甲、乙两同学都用画示意图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如图a、b。在你看来,他们所画的图 
正确,图  
不正确;原因是  
 
 
 。?
14.如图所示,对下列光现象的解释或描述,错误的是(
)
A.阳光照射下,树林中形成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燃烧的蜡烛属于人造光源
D.日偏食是由于光线发生偏折形成的
15.小亮看到闪电后12.3
s听到雷声。已知声音每3
s传播的距离约为1000
m,光速约为3×108
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这种估算方法(
)
A.是正确的,因为光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
B.是正确的,因为声音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
C.是错误的,因为光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
D.是错误的,因为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
16.[教材习题变式]如图所示,一行人经过一盏路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长
D.逐渐变短
17.画出在墙壁MN右侧通过中间的窗户能完整看到物体AB的空间范围,并用斜线涂上。
18.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小圆孔和一个小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蜡烛和灯丝,可以看到蜡烛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蜡烛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4)月食奇观时,小桐借助甲实验装置对“”形月亮进行观察,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的像的形状是  
 。?
第一节 光的反射
第1课时 光的传播
知识点1 光源
1.以下物体:①太阳、②镜子、③闪电、④闪闪发光的宝石、⑤水母,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②④ ,属于光源的是 ①③⑤ 。?
2.少先队员们正在湖边进行篝火晚会以庆贺自己的节日,在一片银白色的月光照耀下,燃起了一堆篝火,少先队员们的目光中流露出莫大的喜悦。以下能称得上光源的是(
D
)
A.少先队员们的目光
B.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C.湖面上映出的篝火
D.在湖边燃烧的篝火
知识点2 光的直线传播
3.[教材图片题]如图是用激光电筒照射水和玻璃砖时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
4.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光在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C.“一叶障目”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D.太阳光射到地球表面的路线一定是直线
知识点3 光速
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 m/s,地球跟太阳的距离约为1.5×1011
m,那么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需要 500 s。?
6.设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2,在普通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v3,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C
)
A.v1B.v1>v2=v3
C.v1>v2>v3
D.v1=v2=v3
7.下列物体:①玻璃、②萤火虫、③燃烧的蜡烛、④自行车的尾灯,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② ,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③ 。?
8.用步枪练习瞄准时,当眼睛看到步枪标尺缺口与枪前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了,这是利用了 光的直线传播 原理,日食月食的原理与该原理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
9.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在空气中 光速比声速快得多 。如果某次闪电后4
s听到雷声,则闪电处离人耳的距离为 1360 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10.如图所示,在晴天的中午,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不那么明亮的光斑,这些光斑的成因是由于光沿 直线 传播,光线通过树叶缝隙而形成的太阳的 像 (选填“像”或“影子”)。?
11.高压输电线路上,一座座铁塔矗立在大地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铁塔在地面上的影子清晰可见。从日出到日落,铁塔在地面上的影子缓慢地 顺 (选填“顺”或“逆”)时针转动。?
12.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同一直线 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13.“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为了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甲、乙两同学都用画示意图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如图a、b。在你看来,他们所画的图 a 正确,图 b 不正确;原因是 图a控制井口相平,井口直径相同,图b没有这样控制变量 。?
14.如图所示,对下列光现象的解释或描述,错误的是(
D
)
A.阳光照射下,树林中形成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燃烧的蜡烛属于人造光源
D.日偏食是由于光线发生偏折形成的
15.小亮看到闪电后12.3
s听到雷声。已知声音每3
s传播的距离约为1000
m,光速约为3×108
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
km,这种估算方法(
A
)
A.是正确的,因为光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
B.是正确的,因为声音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
C.是错误的,因为光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
D.是错误的,因为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
16.[教材习题变式]如图所示,一行人经过一盏路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B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长
D.逐渐变短
17.画出在墙壁MN右侧通过中间的窗户能完整看到物体AB的空间范围,并用斜线涂上。
答案:如图所示
18.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小圆孔和一个小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蜡烛和灯丝,可以看到蜡烛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蜡烛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4)月食奇观时,小桐借助甲实验装置对“”形月亮进行观察,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的像的形状是 C 。?
同课章节目录